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有一个名叫大马石的小山村,这里山路崎岖,土地贫瘠。有人说,这里的村民不够幸运,生来就要经受困苦的洗礼。可他们又是幸运的,大山深处,有一位人人称赞的“深山乡医”在呵护着他们的健康。他就是大马石村的乡医王炳章。
我一定要学医
王炳章1950年出生于博山区池上镇大马石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偏远山村,小山村里没有医生,乡医院里也只有几个大夫。有一次,王炳章的母亲生病了,他冒着大雨心急火燎地跑去请医生,可人家嫌山路难走不肯来。任凭王炳章三番五次的哀求也无济于事。因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母亲不幸早逝。为了不让身边的亲人重蹈母亲的覆辙,王炳章下定决心要学医,并且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如果学成了,只要病人喊一声,一定随叫随到。”
1965年,村里建起了简陋的卫生室。1969年,王炳章如愿到卫生室开始跟着别人边干边学。白天没有多少时间,晚上就抱着几本医书在煤油灯下学习。因为父母相继生病去世,家里兄弟姊妹又多,没有钱读书。他只在乡村小学读了4年复试班,有很多字还不认识,学医的难度可想而知。一本《新华字典》被他翻得破破烂烂,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硬是把那几本医书一点点地啃了下来。为了学习中医,他不但苦钻医书,而且在村卫生室的自留地里栽种桔梗、黄芩、丹参等多种中药材。从药材的栽种、管理到炮制,他一步步摸索学习。
1971年,博山区组织乡医培训。王炳章得到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当时区医院还在源泉镇,离大马石村40里路,来回只能步行。有时遇上下雨天,山路湿滑泥泞,一不留神就会摔倒。王炳章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参加学习,从未间断。当时,他是最勤奋的学员之一。有一次,老师讲的一个知识点没听懂。晚上,他躺在被窝里反复琢磨,辗转反侧到半夜还是睡不着。他索性起身穿衣,敲响老师的房门。老师问清原因后,被他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所感动,非常高兴地给他开了“小灶”。直到问题弄明白,他才回宿舍安心地睡下。
经过刻苦学习,年轻的王炳章逐渐在村卫生室挑起了大梁。他一直记得当初自己立下的誓言,不管病人什么时候叫,总是马上去卫生室。吃一顿饭被打断两三次是常事,半夜出诊的事也常有,但他从来都没抱怨过。他经常说:“身体舒服了,谁来找我?不赶紧去可不行。”
不再当书记,专心做医生
1975年,当时的李家乡党支部书记找到王炳章,对他说:“小王,你干得不错,在群众中威信也高。写份入党申请书吧。”在领导的信任和关怀下,这个25岁的年轻人加入了共产党。1977年,乡党委任命王炳章为村里的支部书记。
王炳章一上任就赶上山村通电工程,他和村里的几个党员没白没黑地忙活着跑手续、搞施工。有时候赶不回来就在博山县城住下。他曾经保存着当年用过的一个账本,里面记着他们那时在县城的花费,一个人一顿饭只吃两个火烧,喝一碗稀饭,每人花费不到两毛钱。几个月忙下来,他瘦得扛着一根扁担站到磅秤上也只有96斤。妻子心疼地埋怨,他却笑笑说:“没事。谁叫咱是党员来,还是书记!”
电线终于拉到这个位于博山区最南部山坳的偏远山村。夜晚,电灯明晃晃地亮起来,村民的生活条件得以改善,日子有了奔头。村支书王炳章的辛苦付出,大伙儿都有目共睹。出人意料地是,在党员大会上,王炳章主动提出辞呈,不再担任村支部书记了。一片惋惜声中,大伙提出疑问,王炳章解释说:“支部书记事情多,累点我倒不怕,我就怕耽误了病人。我还是一门心思当医生吧。”
1979年,王炳章辞去村支部书记职务,把全部精力放到了卫生室的工作上。为了提高业务水平,他决定学习针灸技术。没有条件参加正规培训,他就再次啃起他的宝贝医书,只要有点空闲就打开随身携带的穴位图琢磨。后来,张汉三、任经传两位老大夫给了他一些针灸入门指导,他如获至宝、用心领悟。先记穴位,然后无数次在自己身上试针,终于掌握了针灸技术。还是凭着这种刻苦钻研的劲头,经过勤学苦练,只读过4年乡村小学复试班的王炳章于1989年考取了乡村医师证书。
卫生室达标,更得好好干
1992年,博山区开展农村卫生室达标活动。村里给卫生室提供的是两间多年失修的小房子,达标是不可能的。王炳章想要为卫生室建几间新房子,苦于没有地基。问题由村支部反映到乡党委,有关领导得知为了建卫生室需要审批地基,非常重视。土地使用手续很快就批下来了。经过王炳章几个月的辛苦操办,新的卫生室建起来了:门诊、治疗室、中药房、西药房、病房,一切就绪。大马石村卫生室在博山区卫生局的达标验收中顺利过关。他乐得逢人就说:“没有党委领导的重视,新卫生室不可能这么顺利地建起来。卫生室达标了,我更得好好干。”
王炳章擅长用针灸治疗中风,附近村子的病人都很信任他。中风病人行动不便,他便约好时间上门治疗。为了出诊方便,他从微薄的家庭收入中挤出钱买了一辆摩托车。从那开始,他就经常骑着摩托车在十里八村的山路上来回奔波,很苦很累,但他乐此不疲。经过他的针灸和中药治疗,不少行动不便的中风病人能够下地走路了。陈疃村一位姓王的病人,开始治疗时只能整天躺在床上,后来逐渐康复,现在已经天天上山放羊。郝峪村一位姓张的病人,当初也是病得连路都走不了,经王炳章治疗后恢复得很好,现在竟然能开车了。
冬天经常大雪封山,弯弯曲曲的山路更加难走了。王炳章在车轮上缠上旧布条防滑,坚持在铺满积雪的山路上四处奔波。家人劝他暂停出诊,可他说那些按疗程治疗的病人一天也不能耽误。
曾经因为路滑,王炳章在出诊的山路上摔倒了,胳膊疼得抬不起来。他好不容易扶起车子,强忍着疼痛,艰难地赶到患者家里。第二天,他的胳膊伤势越发严重,疼得撑不住车把,他竟然自己掏钱打车赶到患者家里为他针灸治疗。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病情逐渐好转,一家人对王炳章充满了感激。
提起自己医治过的患者,王炳章总是欣慰地说:“他们重新站起来,开始新的生活,我真的替他们高兴啊。”
到王炳章这儿看病的人,丝毫不担心医药费够不够的问题。带的钱不够,就先欠着,什么时候有了什么时候再来还上。王炳章的抽屉里常年放着厚厚的一沓欠费处方签,有时候进药的资金都周转不过来。有时,一些老人再来看病,不好意思地说:“唉!上次的药费还欠着呢。”王炳章却不在意,仍旧热情地打招呼:“没事。咱先看病,看病要紧。”
最近几年,很多年轻人离开山村外出打工,附近村里有不少留守老人。他们年纪大了出门不方便,身体不舒服就给王炳章打电话。接到电话,王炳章一定会及时上门给他们看病,有时候还得再返回去给他们送药。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因为不放心老人,经常给王炳章打电话了解情况。他一点也不嫌麻烦,总是仔细地向他们介绍老人的近况,挂电话前还不忘嘱咐一句:“有空多回来看看老人啊。”
王炳章自己也是70岁的人了,仍然是一接到患者电话就发动摩托车。家人劝他不要再这么辛苦,他摇摇头说:“我是医生,有病人等着,怎么能不去?”
王炳章总说自己做得还不够,他只希望在村民遇到病痛的时候,给予他们及时有效的治疗。但是,大山深处的那些留守老人,已经从王炳章这里得到了足够多的温暖和关爱。
50多年的时光过去,昔日的小王大夫变成了老王大夫。凭着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王炳章多次获得“博山区优秀乡医”等荣誉称号。《淄博日报》《福利中国》等报刊杂志都报道过他坚守山村行医的事迹。大山深处,王炳章是村民生命的坚实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