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黄花菜(张文进)
作者:张文进
“衣冠虽着黄,却未伴君王。心牵在黎庶,甘奉一身香。”这是一首赞美黄花菜的优美诗句。
据史料记载,镇原黄花菜栽植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了。如今的镇原黄花菜,早已“声名远播”,不但走俏大江南北,而且出口东南亚等国。有资料显示,上个世纪80年代,镇原境内黄花菜年总产量一度高达一千万斤。镇原农村各地都有着栽植黄花菜的传统历史,而庙渠乡是镇原“黄花基地”所在,现在黄花菜每公斤卖到近50元,年为国家创造相当可观的外汇收入,同时也拉动了该乡经济发展。
黄花菜又称“金针菜”,欲开之前,其色泽金黄,形如巨针,因此而得名——群众对它的钟爱由此“可见一斑”。晋代御史中丞周处说,“怀孕妇人佩其花,则生男,故名宜男”,所以“宜男”便成了它的别名。除外,黄花菜还有“萱草”,“女儿花”,“忘忧草”等浪漫高雅的别名。然而,叫花也好,称草也罢,它并没有能够登上“花卉世家”的大雅之堂。但其终究还是“菜”——以花色金灿,可口的美味、丰富的营养备受人们青睐,在招待宾客、家庭宴会上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黄花菜喜光、耐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在小麦成熟之前,即可进行采摘。采摘必须在当日早晨开始,届时,全家大小一齐上阵,或筐子,或篮子,比的是速度,耐心,同时考验手的灵巧和协调度。但不论怎样,你必须得在其开花之前采摘完毕,否则真要“萱草花开”时,其经济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此后用塑料薄膜进行封闭处理,让其在太阳底下暴晒脱水;如果遇上阴雨天,则需要蒸煮,然后即行晾晒程序。晒后的黄花菜,条长,色白,大小均匀,形状一致为上品。晒干的成品,要隔潮密封保存,一旦有了好的市场价格,即可外卖。镇原黄花菜,特点是花苞长、色泽黄亮、肉厚、味美纯正、营养成分高,为当地“特产”,被外贸部命名为“镇原黄花”。
镇原黄花菜之所以有名,还与金口品尝并钦定为御菜的皇帝有关。相传明代正德年间,镇原人许理进士及第,博得皇帝赏识,任职京城。当他离京省亲时,皇帝对他说,镇原是干旱贫瘠之地,生活在那里的百姓必定很苦,你代朕向他们问好。许理恭敬承诺。许理回到家乡后,向乡亲郑重转告了当今皇上的问候,乡民遥望京都,感激圣上记挂他们。临近返京时,憨厚纯朴的乡民想给皇上捎点东西,表表山乡臣民的心意,他们觉得,猪牛羊肉,京城不缺,鱿鱼海参,这里没有。经许理同意,最后选定三样山乡特产:小蒜、旱烟、黄花菜。到京城后,许理就把这些礼品送交御膳房。正德皇帝逐一品尝,他喝了小蒜炒的小菜汤,感觉清香扑鼻,余味无穷;吸了旱烟,认为烟味醇正,解闷过瘾;黄花菜配制的菜肴色味俱佳,美不可言,大加赞赏,还叫侍从嫔妃分享。经御医鉴尝,认定黄花菜有镇静、清热、明目之功能,皇帝当即吩咐御膳房把黄花菜定为御菜。这样一来,镇原黄花菜就身价百倍,九州闻名,不仅贡奉京都,更热销全国。
镇原农家里,不论大家小户,山川平原,庄前屋后,边角地头,都适宜种植黄花菜,每户多则几亩;少则也有数行的规模,但即便如此,自食或送亲友,总是绰绰有余。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黄花菜栽植面积逐步增加,许多农户依靠黄花菜维持家用,特别是妇女靠黄花菜的收入支付针头线脑、日用百货等急用物品的款项,补贴了家庭相当一部分开支。与此同时,黄花菜在国际市场上打开销路,收购价格一路上扬,从而大大激发了群众栽培的积极性。黄花菜栽植由庄前屋后、边头地角向大田成片扩展。
进入新世纪,镇原县委、县政府为了加快农民致富增收的步伐,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挖掘特色产业潜力,经过反复论证,将“黄花产业”定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加大产业引导和扶持力度,推动产品深加工,黄花菜从一种山野小草发展为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逐步向精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县已有 7万多户农民栽培黄花菜,占总农户的70%以上,总面积将近6万亩,被国家指定为“黄花菜生产基地县”。
如今,在镇原大地上,这“心牵百姓,甘奉清香”的黄花菜,犹如黄土地上淳朴善良的庄稼人一样,倔强坚韧,生生不息,将乡民的日子催生的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