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苜蓿菜,留下一串串沉甸甸的记忆
张文进
苜蓿菜是指用紫苜蓿的嫩茎叶做成的菜,苜蓿含有大量的铁、钙、钾、蛋白质和维生素。是我国古老的蔬菜之一,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素有“食物之父”的美誉。
苜蓿菜清热利尿、舒筋活络、疏利肠道、排石、补血止喘、改善肠胃、降低胆固醇、改善糖尿病之功能。
生在农村长大的人们,都知道苜蓿菜是一个好吃的菜,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苜蓿菜在生活紧张的年代救了多少条人命,随着时光的流逝,许多美好的记忆都被岁月的车轮碾碎了,模糊了,甚至淡忘了,惟有家乡的苜蓿菜深深的烙印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一串串沉甸甸的记忆……
我的家乡在陇东庆阳农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村前村后、山沟墚卯的土地上随处可见大面积种植苜蓿。每当人间芳菲二月间,在蒙蒙细雨的滋润下,苜蓿的叶瓣就顶破了地皮舒展开来,嫩芽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像羞涩的少女一样腼腆。
待到五月端午,苜蓿的叶子长齐了,苜蓿花也就开了。远远望去,绿绿的、蓝蓝的一片,苜蓿花点缀在茂密的绿叶之间,一阵轻风吹拂,扑面而来的是那沁人心脾、让人陶醉的甜甜的浓香。
如果你到苜蓿地里仔细观看,就会发现一大片蓝色的花蕾,到了中午太阳正红的时候引来了南来北往一大群密蜂爬在苜蓿花中採集花密,就像过会一样你来我去,这蜂儿来时一身空,回时携带花蕊和甜甜的糖,十分热闹,每年到了夏季放蜂的人早早搬到此地放蜂。
如果每天你从苜蓿地经过,伴随着和风轻舞,一股股苜香就会随着微风扑鼻而来。立时,村前村后的空气里,都弥漫了淡淡的甜香,蜜蜂嗡嗡嘤嘤地忙了起来,蝴蝶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小鸟儿也叽叽喳喳地嬉闹,整个村庄都在甜甜的醇香里醉了……
记得小时候放学回家,每到这个季节,村里人都会忙中抽闲,每到苜蓿芽出土后,人们拿着小刀一个一个的拣回一小笼苜蓿芽。回到家中炒吃,蒸菜馍,菜拌面等,吃起味道新鲜可口,受到家乡人们的欢迎。
我生于1958年,正是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后来听老人常讲,大多数农民没粮吃,人们春夏吃的是苜蓿菜,冬季将晒干的苜蓿磨成面吃,苜蓿菜救活了多少条人命。
到了六十年代的那个时候,父亲在外工作母亲在生产队里参加劳动,一大家十多口人靠挣工分吃饭,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母亲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她把苜蓿菜拿到厨房清洗干净,再用凉开水加点盐冲泡一会儿,然后撒上面粉 ,让菜与面粉充分融合,再放入锅中蒸熟。开锅之后,她熟练地将苜蓿菜装入盘中,撒上盐、香油和汁,一道美味的苜蓿菜便出炉了。这时,一家人津津有味地喝着玉米粥,吃着黑窝窝,就着香喷喷苜蓿菜,那口感堪比当今的山珍海味儿。
如果你要感觉到苜蓿菜更香,小时候母亲将拣回地苜蓿菜切粹用少量地大肉和面三者拌好再加盐调枓等在锅里蒸出来更好吃。
到了盛夏时节中午,人们在凉树底下乘凉一边闻闻这苜蓿花带来的香味,一边谈论着“三国”、“水浒”、“淮军”……从远近奇闻到农作物长势,从邻里长短到粗犷的玩笑,使单调的生活变得充实和满足。
苜蓿菜不但人能吃,还能喂牲畜喂猪喂鸡等,后来,为了发展家庭经济,我家办起了养猪场,我们在校学习,靠母亲一人喂养,放学回来,我们下沟揪苜蓿,每年给国家交售生猪五六头。成了当地有名养猪能手。
苜蓿菜的用途更广,记得过去的生产队喂牲畜,苜蓿是主要来源,生产队除了荒沟荒坡种植苜蓿外,还利用好地种植苜蓿,包产到户,养牲畜的人越来越少了,但种植苜蓿的面积也随之减少。只有在庄前屋后小面积的存生。
如今在开春过后,常到街上跟集,发现有人提着小笼满街叫卖苜蓿菜,一些人围着抢购,苜蓿菜到任何时候是乡村人们的喜欢菜,现在种植的面积少比较稀奇。
似水流年,岁月蒙尘。 苜蓿菜在五六十年代人们的记忆中非常明显,如今给人们留下念念不忘。
镇原县临泾镇
张文进
1821964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