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天朗气爽,几个朋友相约野炊。
车队在一支叮咚迎候的傍山溪泉边停下。有人招呼大伙下车,尔后添了一句,山上面便是归云洞。
哦,这里就是盖苍山下东仓的小丹山南麓,南宋右丞相叶梦鼎曾经清心静气读书的地方!
叶梦鼎,字镇之,号西涧,浙江宁海人,出生于南宋开禧年(1200)。嘉熙元年(1237)以太学上舍试入优等。初授信州军事推官,后在袁州、吉州、隆兴等地任地方官。景定三年(1262)任兵部尚书,兼国史及实录修撰。次年,调吏部尚书。咸淳三年(1267),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叶梦鼎秉持“廉耻事大,死生事小”的人生哲学,正气凛然,刚正不阿,清政廉明,危如累卵之时担当为国,成为后人为学为仕为官为人的楷模。
我踏着步道而上。阳光像山中的空气一样清新,树木葱郁,有鸟的鸣叫声声入耳。至山腰深处,果有一洞,但见洞口高阔,形如大张的狮口。“岩高数丈,其形穹窿,时有云气”,故洞名曰“归云”。洞岩侧畔,悬有两道约20余数米的瀑布,似白练飘垂,珠玉飞溅时,原本幽静的林间顿时有了哗哗然的生动喧响。洞不大,高约20米,宽6米,纵深仅12米,危岩悬空,似岌岌欲压,洞里体感适宜,一片阳光哗啦啦泼进来,照亮了漫漫洞中岁月。
退出来,在洞口的巨石上站定。我觉得,这里景致虽好,但穷乡僻壤,终究不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然而,叶梦鼎却将这里作为他修身悟道、砥砺心志的“道场”,追求人生目标和价值的出发地,确实有着难能可贵、非比寻常的精神和勇气的。故后人有诗赞曰:“丹山岙里归云洞,梦鼎求知隐幽中。为相一朝彪史册,千秋凛气颂高风。”
750年多前,这里应该是崇山峻岭深处,没有平坦的车道可以便捷抵达山下,人迹罕少,林木茂密,野兽形迹出没。一个年仅十六七的瘦弱少年拨开丛生的荆棘,背着沉沉的书囊、米袋和一些杂物,一步一步地爬上山来。他在世外般的归云洞住下,一住十天、半月,不为其他,只为读书。这个少年,就是叶梦鼎。
小小年纪,只影单身,唯青灯伴读,他却不知孤独。是书的世界里,那些先贤们举着思想的熊熊火炬接踵而来,或谆谆诱导,或促膝探讨,与他在洞中作彻夜的长谈,竟使他无暇尝一尝什么是寂寞,什么是孤独!
他也不知害怕。他的内心已经未有一丝的空隙,可以让雷鸣、风吼和森林排山倒海的啸响挤占进来,让禽兽张望和掠过洞口那诡异的影子一闪而过。他在自己的精神土地上埋头耕耘,后来《西涧集》中的主张和思想想必就是在这个时候一点点地蓓蕾、萌芽……
读起书来,他冷暖无知,饥饱不觉,读到了忘我无我的境地。至今,当地民间仍然传颂着一则他读书成痴的佳话。一日夜半,他感觉腹生饥饿,才想起忘了吃晚饭,连忙起身做饭,哪知炉膛冰冷,炭火燃尽已熄灭多时。任凭天资聪慧,也难为“无火之炊”啊!他只好提着一只灯笼到山下岙里王村去讨火。对方村民听说来意,不禁哗然大笑道,你手提的灯笼不是火吗?叶梦鼎这才如梦初醒,拍打着大腿:“早知灯是火,饭熟已多时!”
一直以来,我也曾颇为自傲地以有墨在手、有韵于心的“读书人”自居,而此时,面对归云洞,后背刹时起了一片火辣辣热烫烫的焦灼感。
朋友们在附近的林间走动,采摘野果,搜寻枫叶,小风不时把一阵阵惊喜传扬过来,连我身边树的枝叶也被感染到了,飒飒地抖擞。当然,少年梦鼎一定也是天性烂熳的。我能够想见,许多个清晨,他或许就站在我现在站立的位置,遥望东方,迎接一个个辉煌日出;一只斑烂蝴蝶飞过,他会丢下柴禾,紧跟着追逐一回;片刻小憩,仰望浩瀚星汉,他也会孩子气地揣摩一番吧,他是明亮的这一颗,还是遥远的那一颗……
理想去缔造生活的美好的人,一定无比热爱生活。
宁海虽然地处浙东山陬海隅,却向来崇尚读书。人不负书,书必不负于人。故史上大师大家大儒辈出,郑霖、叶梦鼎、胡三省、舒岳祥、方孝孺、柔石、潘天寿等等,方孝孺更是被誉为天下“真读书种子”,而成为“百鸟中之孤凤”的一代大儒。
如今,由于科技的发展,阅读也有了多样性的方式,但小城文气依然,小城人崇尚读书的品质秉承如初。全民读书月,“作品分享会”、“阅读马拉松”、“读书征文”、评选“阅读之星”等一波又一波读书活动,播撒着浓浓的书香。书的灵透、书的雅致、书的睿智,宛如雨露和清风,日润月濡,小城人的情怀和灵魂也便有了淡淡的书卷气……
读书是快乐的。有人说,将来可以用芯片植入等高科技手段获得知识,快捷而高效,我不以为然。王小波在《思维的乐趣》中就这样说过:“知识虽然可以带来幸福,但假如把它压缩成药丸子灌下去,就丧失了乐趣”。读书过程给我们身心带来的愉悦和心智完善,是任何智能设施都无法赋予和做到的。
将目光再次投入洞中,我仿佛看到少年梦鼎倚着岩石捧书而读的姿势,他专注的神情欣悦而灿烂。
归云洞有些简陋,没有岩熔奇观、地下悬河,也没有令人仰止的摩崖石刻。但是我想,其实也不需要这些,因为,归云洞是让人缅怀和瞻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