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弦文的头像

弦文

网站用户

诗歌
201808/14
分享

古蔺知青(诗词48首)


  《序》
  七律·忆古蔺
    重庆市赴四川古蔺知青从一九七二年元月下乡,到“四人帮”倒台后七七年底大返城,历时整六年。
  凭窗举目绿凝山,
  往事如昨泪涌颜。
  古蔺山高悲路远,
  巴渝崽少叹童年。
  同经六载风霜苦,
  共历一生魂梦牵。
  纵是西东今各各,
  茫茫人海祝平安。

  第一章 告别故乡
  长相思·送别
    一九七二年元月,重庆市二十中,三十五中“新三届”初中毕业生,胸戴红花,从建设厂码头乘船离渝赴古蔺,那年我们十四——十八岁。
  花满滩,旗满滩,江畔沙滩涌人山。笛鸣挥手间。
  娘泪潸,儿泪潸,船去人喧渐渐蔫。山城寒雾湮。
 
  如梦令·进山
     四川古蔺县位云贵川三省交界处,苗汉杂居,属高寒贫困山区。红军长征曾途经此地四渡赤水。
     一路船车相续,江阔路遥疲郁。昨日到南田,今往古蔺山去。山去,山去。瞠目龙蟠虎踞。
 
  第二章 异地他乡
  山 居
      国家本为各队知青点拨有专款建房,但大部份队都挪作它用,将就队上原有公房作为知青房。
  木屋瓦苔青,松山脚下依。
  四壁杉木板,风霜百年期。
  屋旁菜园绿,屋后竹林稀。
  房前晒坝边,芙蓉桃李敧。
  左邻五保户,右邻会计居。
  阁楼种子库,楼下知青栖。
  穿坝过小桥,石径伴河溪。
  沿河方田叠,对山杉松嬉。
 
  冷水河
    我们公社四面环山形似锅底,这一河流由一个岩洞消水。每年高山雪融加之降水,沿河庄稼均被淹没,直至周后,洪水才能退。
  山溪跌入冷水河,
  河水坠入岩洞没。
  水落低处归大海,
  人落低处走阡陌。
 
  第三章 一封家书
  写 家 信
     我们六个女知青分到一个生产队。
  朝阳透格窗,照我六女子。
  条桌围坐定,各自铺信纸。
  咬笔泪成行,踌躇不知始。
  我终颤握笔,草书寥寥字。
  姐妹相互抄,六信共一式。
  一笺扎根言,满纸思乡涕。
 
  上云山
     云山接川黔公路,那里有集市,邮电所。

  青石羊肠道,崇山峻岭中。
  绝顶出世界,石径盘山通。
  自古贩盐人,往来莽林匆。
  云程二十里,家书寄一封。
 
  第四章 初试柴刀
  春雨
    古蔺有黄金原始森林,盛产松杉等木材。可惜我们队的成材树,在五七年大炼钢铁和“文革”乱砍乱伐中已被砍尽。
  清风拂树馨,
  春雨沐草青。
  柔枝逐戏鸟,
  润草赛虫鸣。
 
  砍柴
    队上的山林均划给各农户养护和作柴山,知青特许可去各户柴山砍柴。
  山间春翠艳阳鲜,
  阖家砍柴总动员。
  漆树春醒不见芽,
  误为枯枝当柴砍。
  砍得漆树三大捆,
  齐心协力滚下岩。
  回家烧锅火不着。
  满堂烟熏泪涟涟。
  隔日再看众娇女,
  人人线眼肿红颜。*
  *漆树过敏。
 
  第五章 一年之计
  天净沙·春耕
    春耕是个大忙季节,谁都不许在家窝工,知青也不能例外。
  落月,沉星,朝霞。晓岚,茅舍,桃花。
  山道,哞牛,犁耙。旭日垭挂,驾牛人去山洼。
 
    江城子·积灰肥
    即去山林烧柴灰积肥,两人一组,一农带一知青。
    山林深处去烧灰。树摇晖,鸟翀飞。劈块荊坪,砍杈垒枝堆。燃起枝堆任自爇,颜翳帽,卧林窥。
    午阳暖照睡袭偎。迸星飞,更眠催。一觉阳西,垛杳烬成灰。背篓装盛夕锦罩,随鸟唱,凯旋归。
 
  七绝 春播
    古蔺山多田少且山地多为石灰岩风化石,包谷为主食。
  畬灰粪拌篓背岩,
  满溢箕肥挂臂肩。
  一把灰肥三粒子,
  春播秋穑乱石间。
 
  试验田
    两年初中所学无几,大多 时间在学工学农学军中晃过。
  矮杆玉米新品种,
  学历最高知青种。
  日照红壤绿苗秀,
  化肥过施烬成冢。
 
  采桑子·上茶山
    古蔺盛产高山云雾茶,可惜没能好好加工、开发。
    茫茫云雾层层锁。兜系腰前,背篓背肩。踏着晨曦上茶山。
    行云缭绕双足裹。俯仰云烟,赛似神仙,疑是身临世外天。
 
  下冰雹
    我们哪知那场冰雹竟使队里小春颗粒无收。
  哗哗屋顶瓦骤响,
  我疑蟊贼已上房。
  唤醒女伴出屋看,
  天降冰雹打瓦狂。
  左邻对天谷米抛,
  右邻朝地麦面扬。
  我伙观景哈哈笑,
  邻人望田泪汪汪。
 
  第六章 苗家儿女
  赶苗场
    每年七月初七苗族人都要聚到区里赶一次苗场,那天是他们的节日。
  七月初七赶苗场,去看苗胞找对象。
  场与往日别无它,唯多苗女穿梭畅。
  跻身卖物街沿边,笑瞧苗女个个靓。
  背篓装来所有衣,穿身换套巧手亮。
  衣裙蓝麻自染织,白线手绣花各样。
  一套衣裙穿一遍,场头场尾跩一趟。
  苗郎笙乐场上起,捧吹芦笙掀舞浪。
  半蹲半站弓身跳,忽伸脚踩人足上。
  围观人众谁被踩,同喜同乐心花放。
 
  第七章 脸朝黄土
  薅草
  儿时读《锄禾》,背背而已。
  三伏弓身伺包谷,
  铲薅杂草培根土。
  头入林笼地热蒸,
  背负炎阳烈焰毒。
  咸汗如雨刺眼倾,
  焦唾似火燎脏腑。
  掘得泥坑渗水喝,
  方懂粒粒皆辛苦。
 
  薅秧
  手扯稗子苗,
  脚踩光棍草。
  腿钻绿蚂蝗,
  噬血贪不饱。
 
  收工
    如果说队长号令出工是呐喊,而他那声“收工”就是唱歌。
  暮色搂山偎,
  思乡羡鸟飞。
  敛眉峦叠嶂,
  荷锄戴月归。
 
 
  第八章 艺术细胞
  宣传队
    知青很多大队都组织了业余文艺宣传队,演的都是样板戏。
  才艺知青聚一堂,
  白日出工晚登场。
  广阔天地炼红心,
  样板戏里英雄忙。
 
  赏笛
    知青中不乏音乐爱好者,那琴声笛声,今犹袅袅。
  开轩问夕阳,山月正东上。
  晚风送悠笛,依门隔河赏。
  长调水潺潺,短韵山昂昂。
  对山吹笛郎,可晓知音仰?
 
  心恋
    知青一般不敢在农村谈恋爱,怕影响前途。
  情窦初开花正妍,
  心仪却似陌路见。
  入伍临行河边遇,
  脉脉相视终无言。
 
  第九章  我要上学
  夜读
    在本该上学的年龄不能上学,是无数知青心底永远的痛。
  同伴鼾声声,风雨夜挑灯。
  身虽坠草莽,心天鸿鹄升。
  读书好夜静,神清感悟深。
  渴吸涓涓流,胸纳大海奔。
  画女

  绘竹风送爽,点梅蕊绽香。
  珠本蚌中长,奈何黄土葬。
 
  第十章 每逢佳节
  中秋
  山后跃银轮,普天同一辉。
  身为异乡客,望月独生悲。
  遥遥空中月,寂寂嫦娥杯。
  寒光洒我床,梦里去寻归。
 
  鹧鸪天·家书
    手捧家书绢泪湿,字字句句唤儿戚。夕阳西下思归雁,暮月东升盼聚时。
    心切切,意期期。山重水覆叹别离。欲将坎坷倾浓墨,
却把苦忧报作僖。
 
  第十一章 长夜难眠
  夜行
  会散归步疾,月下影历历。
  山伴杉林吼,小路更凄寂。
  路旁坟丘耸,发立心鼓急。
  喘息闩门笑,活人畏画皮。
 
  借宿
  借宿进农舍,屋内网烟尘。
  破席露禾草,薄被疤絮横。
  瓦风似利刀,割脸痛难忍。
  意欲被蒙头,难耐浊气闻。
  辗转卧不眠,为何穷农人:
  日晒雨淋劳,披星戴月垦;
  种棉无被盖,种粮谷糠哽?
  未明急起身,偎灶驱寒冷。
 
  第十二章 背负收获
  西江月·秋收
    秋收时节,每天早吃一顿饭上山,将山上包谷收回队里仓库,连夜便要将当天包谷剥完壳分到各户才能收工。 
   日落山归收黍,月出仓去壳剥。人蛙秋获悦相说,香溢饥肠咽唾。
      老迈倾出奋助,孺子竭力争摹。新粮入库点炊锅,月立中天云没。
  黍;玉蜀黍,即包谷。
 
  背公粮上云山
    好友教授父来蔺探女,途遇送粮队伍,此情此景不忍见女当即返渝。
  足蹬草鞋怀抱拐*,
  百斤麻袋耸背肩。
  直上七百覆云梯,
  一步一坎汗雨涟。
  *一种用于站立支撑背篓歇气用的八字头木拐。
 
  第十三章 饱汉饿汉
  怜雏鹳
  树下拾得俩雏鹳,
  宰鹳烧锅忙解馋。
  屋里嘴香阵阵笑,
  老鹳寻儿声声惨。
 
 
  混饭
      古蔺农民一天只吃两顿饭,早上吃一顿出工,晚收工回吃第二顿。一年口粮二百来斤毛粮(包谷红苕洋芋湿谷)。知青国家保一年四百二十斤大米,第二年就随队分粮,饥饿也就成了家常。
  青黄不接五月荒,
  饥腹抹羞进农房。
  野果藤根谷米糠,
  哽咽下肚谢大孃。
 
  顿顿安
    队上杀得起年猪的人家很少,但只要有农家杀年猪总要煮些肉及内脏款待帮忙杀猪之人。逢此时知青必去蹭吃,称此吃为顿顿安。
  四指白膘块块香,
  笑嚼肥油涤馋囊。
  一年几回顿顿安,
  四季涎口望断肠。
 
  谢昌立
    昌立家邮来一斤水果糖,在那城里都每月人一两,凭票供应的年月,我和另一女知青居然一口气吃完那斤糖。
  四十山路跑一趟,取回邮包喜若狂。
  除去衣物还有糖,有福同享大家尝。
  在场男生高风让,眼瞅两女一扫光。
  人生酸甜苦辣过,唯记那包水果糖。
 
  第十四章 少药缺医
  赤脚医生
    在农民眼中知青个个都是医生。知青用家里带来的常备药给农民治病。
  方圆十里横,乡医只一人。
  农病求知青,知青治各人。
 
  产妇
    个别知青在农村与农民结婚,也只能与当地农妇一样自己生小孩。
  床前一木盆,盆中搁小凳。
  产妇凳上坐,自产子在盆。
 
  第十五章 问地问天
  无题
    原本以为知青下乡是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的。可两年后已有知青陆续上调返城,于是知青间为自己能得到推荐名额,开始勾心斗角。
  独自坐河皋,委曲泪暗抛。
  清泉潺潺去,心静天自高。
 
  钓
    看着同伴有人调回城,知青常用“久等必有善”自慰。
  聚睛河中料,日晒毒蚊咬,
  久等必有善,姜公也曾钓。
 
  蝶念花·天问
    无论招工招生招兵,均由生产队,大队,公社层层推荐,一年只有几个名额。
    进校招工名额少,入伍征兵只把男儿要,雾途道塞茫渺渺,天涯何处寻芳草?
    回返故乡春盼早,冬尽花开只恐朱颜槁。可怜乡关慈母老,望穿秋水何时了?
 
  第十六章 千锤百炼
  十六字令·扶钎
    开山修大堰,初学打钎,最惧扶钎。
    钎。挥臂抡锤碰撞间。心惊颤,她偏我手冤。
    钎。大堰山腰劈石穿。渠浇灌,山中块块田。
 
  铲田坎
    此系包工活一人一湾梯田坎,十来个劳动日,一个劳动日几分钱。
  赤足挽裤至腿间,
  冬晨薄冰覆田阡。
  足踏冰屑如针扎,
  水没腿疹痒心钻。
  举锄仰面铲高坎,
  杂草沃田盼来年。
  抬头天下层层坎,
  低头田中一片天。
  *遇冷过敏荨麻疹。
 
  第十七章  天地之间
  瓦窑工
    我们队唯一的副业就是一个全部手工烧作低效廉价的瓦窑。
  平地垒起小丘山,
  瓦窑日微腾白烟。
  出瓦一早工一天,
  男活自荐女同参。
  瓦夹长凳凳腿间,
  一早扛运几十圈。
  节能出窑立装窑,
  浑身衣衫无处干。
  广厦千间瓦遮雨,
  窑工汗雨倾盆天。
 
  掘煤工
    山民家家都在堂屋挖个地炉一年四季用煤火煮茶,烤火。
  煤窑星罗散山中,
  洞口米高似弯弓。
  俯身侧首洞里瞅,
  几星亮光闪幽幽。
  煤工跪爬近洞口,
  油灯一柄叼口中。
  脖套绳索拖筐船,
  筐载乌金四百多。
  赤身裸体煤工出,
  羞女躲进竹丛中。
 
  第十八章 殊途同归
  大返城
    一九七六年十月,中共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十年文革”结束,知青全部返城。
  平地惊雷响,打倒“四人帮”。
  知青大返城,感恩党中央。
 
  叹女伴
    口粮不足六人散伙,蔑席分屋各吃各。我与此女同屋同吃住。大返城前夕,她已发病。
  屋后竹林淌山泉,木屋潮湿蛇常现。
  地板缝隙朝下看,一条红蛇终年伴。
  女伴常嚷肩发麻,哭求队长仓库干。
  不背太阳不背山,众女妒嫉遭人怨。
  冷嘲热讽实难堪,仍旧下田又上山。
  一日喷吐病突发,乡医催促回城看。
  辗转一路五六天,爬也要见亲人面。
  见到亲人住进院,半身不遂立瘫痪。
  惜女春
    她因已婚不能随知青大返城,临别她正在队里苕地捡苕根。
  出身黑五类,心绝无路回。
  嫁农背乳儿,苕地拾根魁。
 
  悲少年
    他所在知青点就在我们赶云山场的路边。我已记不得他的名字,只知与我同年,那年我们十六岁。
  初识少年在云山,买只仔鸡养下蛋。
  月余仔鸡初始啼,雌雄不辨落笑谈。
  再识少年知青点,殷勤相邀茅屋前。
  闲聊半天道实情,邀女只为缝被单。
  又识少年粮仓间,气绝仰卧面如炭。
  仓库漏雨竿移瓦,惨遭雷殛殇谷边。
  终识少年青冢边,谁家父母不心酸?
  同队知青大返城,萧瑟草没古蔺山。
 
  赞女杰
    知青大返城时,她已是区妇女主任。
  口若悬河好文章,
  弱不禁风炼成钢。
  一生华年献贫瘠,
  坦荡扎根挺山乡。

2006.12初稿

2018.8修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