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不老
盖吉忠
在我的心里,母亲总是那样的年轻。如同日月星辰,高悬在儿女的心中,永远光照人间。每逢家庭有难事、愁事,在母亲的额头总会泛起一道皱纹。这道皱纹是母亲为家庭生计奔波最好的见证。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笑脸面对生活,作为儿女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母亲永不老。
世上只有母亲最伟大,母爱最无私。只有两周岁的我,并不知道正在经历什么,不知道在车水马龙的哈市,我们不能回家。每过一辆公交车,都盼望父亲出现,不停地说:“是俺爹来了!”我们每天很晚的时候都要哭闹的去等车,盼望着某一辆车门打开,从车里走出父亲,我们就可以回家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和一个年龄相仿的小孩同住一个地下室,(病友),每天都很好奇,我只记住小孩穿的袜子很好看,更不知道为什么长长的针扎我,我会用粗鲁的语音骂医生,医生听不懂,还夸我懂事、坚强。
关于那段经历,是从母亲片断回忆知道的,有些是母亲说出来的,有些是无法说出的,只能装在内心深处。
母亲每次回忆,都会提到姥姥的死。
为了不耽误父亲种地,母亲只好自己在医院照顾我,那时我年龄尚小,不知道母亲的辛苦,也看不清母亲为我的病情发愁。每天打完针,母亲都会带着我到医院对面的山坡上坐着,看天上的云,天上的白云飘飘,飘走了母亲的愁绪。秋风送爽,树叶随风摇曳。远处的田野庄稼已经成熟了,母亲长长的叹了口气,我也不知道母亲是为了什么?母亲自言自语道:离家很长时间了,又到秋天了。我感知母亲是想家了,我看见秋风吹来,母亲的头发又白了几根。
在那样的日子,母亲简直是度日如年。有一天,父亲终于来了,父亲的愁容就像天上的云又重新聚拢来。父亲说,姥姥的病情很重,回家的车票已经买好。母亲收拾东西,心绪乱的很,母亲也感到姥姥凶多吉少,自言自语道:这个老太太恐怕没了,母亲揣测着。收拾完东西后,我们三人匆匆地上了火车。
等到火车到站的时候,父亲掏出一块白布,那是给母亲的孝,他说姥姥没了。听到了这个噩耗,母亲哇的哭了,这个不幸的消息瞬间在车厢里蔓延。这个消息太突然了,我们离家的时候姥姥还好好的。
下了火车,母亲和父亲拿着东西,带着我回家奔丧。有时候从一个悲伤中又步入另一个悲伤,心情是何等的没落。姥姥的去逝,让母亲暂时放下带我们看病的失望。在姥姥的丧事上,只有母亲哭的最凶,有对失去母亲的悲哀,更有没在母亲身边的自责,更有对生活的不公,母亲要把所有的悲哀都喧泄出来,把压在内心的烦恼都倾泻出来。姥姥常年患肺心病,经常上不来气,可谁知,病情严重走的这么快。
母亲说到这里,声音哽咽了。我还小,不知道什么。只能看到母亲的泪如同断线的珍珠,一粒粒滴落到地上。姥姥最惦记的是我的母亲,就盼望着我们的好,在临走的时候,还不时叨咕着小一一小一一云家的孩子怎样了,声音微弱,从字里行间能知道说的什么意思,人走了,眼睛还瞪着。
那一次去哈市,是姥姥从电视机里获知的消息,姥姥把这消息告诉了母亲。并叮嘱母亲到哈市的医院能把我的病治好。母亲听到这个消息,带着我去哈市医院治疗。
母亲在临走的时候,去看望姥姥。姥姥把母亲送到村口,姥姥和母亲的个头差不多。姥姥穿着黑大挂,绑着裤腿。她反复叮嘱母亲:“能看好就看,不能看好马上回来,别让孩子受苦。这就是孩子的命,你要认命,别整天哭哭啼啼的,以免让人见笑。”
姥姥的这些话,在母亲的心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后来的日子里,每次遇到困难时,就会想起姥姥的话语,这些话语成为苦难中母亲的中流砥柱。
母亲每次回忆到这里,都会说:“谁知母亲走的这么突然。”泪水便会在眼圈里转,有时会流下来,有时流不下来。
母亲说:“我这个姑娘白养了,两个老人离世时,我都没在场,没有尽到孝心。”特别是你姥爷去世时,你身体弱,我正在医院照顾你。
母亲每次想起二位老人的离世,都是伤心不已,悔恨到了极至。这种心情就像一根钢钉钉在了她的心上。
母亲和女儿这两种角色,在我的母亲心里却成了冲突,命运让她不可调和的疼痛,这种疼痛是深深的。让她一生都不能忘却。
对母亲的愧疚,是不可治愈的伤。因为这种伤不能随着时间的推迟而结痂,反而随着母亲的苍老而扩大。
或许因为愧疚,母亲的兄弟姐妹中,只有母亲念念不忘姥姥姥爷,说起姥姥姥爷的好,二位老人没有享到福,可是日子渐好,两位老人都离开了人世。这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姥姥去世时,我才两岁,在我的记忆中,姥姥只是一个黑色的身影。
小时候母亲说,我也只是听听,等你长大了,经历了各种事情后,才知道母亲讲述以前那些事的良苦用心。
在母亲的讲述中,我仿佛知道了姥姥的生活,跟随母亲的情感,我感受到了过去的事情。褪了色的往事在今天又鲜活了。虽然这些都已成过往,但是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姥姥虽然不识字,但是姥姥说的话我依然记着。“哄死人不偿命,”“家和万事兴”等,这些话语就像一盏灯,永远照亮我前行的路。
如果问母亲的精神支柱是什么?那无疑是姥姥。尽管她已经去逝几十年了,但她仍然活在母亲心中,陪伴着孤独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