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盖吉忠的头像

盖吉忠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05
分享

清明寄哀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在民间广泛传承,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篇。这首诗写出了人们对逝者的无限哀思。在清明这个节日里,苍野间、空气里还残存着冬的气息,空气中弥漫着人们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老天也懂得感恩,天公作美。天朗气清,春姑娘如约而至,踏着轻盈的步子徐徐地向我们走来。田野里黄牛悠闲地吃着去年残留下来的玉米秆,这时牧童的短笛也成天嘹亮地响着。杨柳吐绿,笑迎春风。春风像久别的亲人抚摸着行人的脸腮,像母亲的手,抚慰着我们的心田,大自然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清明节,是传统的踏青节。古代文人借郊游踏春之兴,挥毫泼墨,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写出了人们的悲痛之情,连乌鹊对死者有哀思之情。清明是祭祀逝去的亲人,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人们会在寒食节到清明节这几天,祭扫坟茔,慎终追远。其实清明节与寒食节原本是两个不同的节日,扫墓原是寒食节的内容,因为两节相连,渐渐地扫墓改在清明节进行。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下达诏令:将扫墓祭祀活动编入“五礼”,使得清明扫墓活动更加深入人心。

白居易的巜寒食野望吟》诗就描写了寒食扫墓的情形。诗人笔下的清明,旷野苍茫,古墓累累,凄风劲吹,纸钱乱飞,说尽了生死离别。黄土之上,人在哭泣,九泉之下的亲人却寂静无声,道尽生离死别的苦痛。

清明节,既是踏春游,饱览河山。也是最能勾起人们伤心的节日。逝去的亲人,阴阳两隔,泪湿衣襟,亲情难舍。这一天,人们为了祭祀逝去的亲人,外出务工人员和海外游子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祭奠亲人。以示人们对逝去者的缅怀之情。各级政府也会对英烈举行公祭活动,缅怀英烈的丰功伟绩。祭祀的人们带上果品、纸钱、鲜花。祭祀死去的亲人,祭品送哀思,愿先人在无病痛,天堂无苦恼。有的地方还时兴在坟头插柳枝,来寄哀思。据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介子推,他力保国君重耳出逃19年,割股作汤,忠心耿耿。后来重耳做了国君他却被遗忘,他与老母在绵山自耕自织为生,最后被大火烧死在山中的枯柳树下,人们插柳,说是替他“招魂。”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的说法,这是民间的传统说法,人们几千年来一直在传承。可见清明节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人们纷纷走出室外,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所以人们坟头插柳也成为一种祭祀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扫墓祭祖,野外郊游,春天赏景外,大家还去野外挖野菜。春天正是野菜冒头的时候,野菜的种类很多,这是大自然对人们的馈赠。家乡的老人常说“清明吃一草,百岁不显老。”。究竟是什么草这么厉害?这种草在野外一薅一大把,它就是艾草,也叫艾蒿。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野草,全草可以入药,有消炎止血,化痰止咳之疗效,也有祛湿散寒等作用。老人经常薰艾,就是艾草。现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纷纷走出室外,去挖野菜。人们习惯了大鱼大肉的生活,吃腻了,总想换换口味,人们吃野菜,是改善生活的需要。人们以前吃野菜是生活得迫不得已。现在吃野菜是为了健康,寻找以前的味蕾,来弥补精神生活的空缺。

清明时节也是农村进入春耕的前奏,布谷鸟的声声啼叫,催促人们赶紧播种插禾。大田里随处可见牛犁在田中耕种,田野里犁铧深松泥土,吟唱着丰收之曲,牛在人们的吆喝中负重前行,演绎着动人的田野之歌,农民耕种在希望的田野上,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

春种序幕刚拉开,孩子们也开始忙碌起来。小伙伴到柳林里采柳枝,编成头环,佩戴在头上。有时把柳枝做成口哨,吹响口哨,柳笛声声奏响了欢乐的乐章,欢声笑语在空中飘荡,小孩子们无拘无束地玩耍,快乐的童年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人们永恒的记忆。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二十节气之一,在中国的文化史上源远流长,我国政府把清明节设为法定假日,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见其重要性。

“清明年年至,风气岁岁清”。就像她的名字一样,但愿人们常把清白留世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奏响时代凯歌,朝着胜利的方向永远向前!

注:有些史料来源于百度,“五礼”指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和嘉礼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