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灿国的头像

王灿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4/16
分享

又闻长鞭响声声

 

近日回老家,在泮河大街东首南上高的公园里,欣喜地听到了久违的长鞭声,“叭叭叭”是那么清脆,像过年的鞭炮,震耳欲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家很少油漆马路,多是土路,路上也鲜有汽车,就连拖拉机也不多见,独轮车,地排车居多,最多的当然还是马车,不然咋称马路呢?那个年代,每个生产队都有马车,根据富裕情况,数量不等而已。

赶马车的人,斜坐在马车前辕,高扬着长鞭,不时地甩动鞭子,发出“叭叭”的脆响,神气十足,好不威风。小孩远远地观看,神情无限仰慕,那时我特心疼拉车的骡马,鞭子打在身上该有多痛呀!后来才知道,那长鞭的响声,是作为鞭稍的牛筋,在瞬间打破声障,产生音暴发出的响声,并不是真的打在骡马身上。所谓鞭策,就是高级驾驭,是人与牲口的心领意会,是最好的鼓舞与激励。驾辕的骡子安分守己,拉车的骏马扬鬃奋蹄,听到鞭子响,自会更加拼力向前进。

如今社会,汽车像自行车一样涌入了每个家庭,马车早就去民俗博物馆里养老歇息了,那清脆响亮的长鞭声,只停留在了电影《青松岭》的记忆里:“长鞭哎那个一呀甩吔......叭叭地响哎......哎咳依呀,......”

好奇心驱使我寻声找去。公园里有各种健身器材,有不同的活动场所,老人小孩各得而其所,玩得不亦乐乎。甩鞭子的人在哪呢?我踏着一条硌脚的鹅卵石小道,踏上了石拱高桥,过了人造小河,来到泮河大街人行道的北侧,在这里,道路绿化与公园连成了一体,几棵大柿子树圈出一空旷场地,几位穿汗衫短裤的汉子,正挥舞长鞭,甩出一道道鞭影,暴响一声声脆鸣。

仔细一瞧,原来我都认识,是吴老大、宋老三他们,过去在生产队,他们都当过队长,也赶过马车,现在已是奔七十的人了,可体格依然健壮,看上去雄武有力,全身仿佛有使不完的劲。上前寒暄得知,这是他们别具匠心独创的一套锻炼方法。原先他们都比较胖,行动迟缓,腿脚不灵便,跟不上小青年暴走的步伐,又不愿与广场舞大妈争奇斗妍,只好找来当年的长鞭,甩起来过把瘾,既听响声,又锻炼身体,这一来二去的,体魄逐渐强健了。

甩鞭也慢慢演变成了一门艺术。看得我羡慕不已,想拜师学艺,也好一展身手。他们说,这可不是简单的事,一学就能会,要抡起长鞭甩出响声来,稍不注意就会伤到身体。我只好请教一二。他们介绍要领:首先,要凝神聚气,把两腿叉开,双脚抓地,站稳如松。然后,身子左拧,左臂极力后摆,右手握鞭高举过头,然后深吸一口气,旋起长鞭,环舞一圈,向右扭转腰身,猛然下甩,随着一声鞭响,吐出那口气来。就这样,一吸一吐,一旋一甩,有条不紊,身似蛇扭。十几鞭下来,四肢伸展,经脉通畅,全身舒坦。

我拱手致敬,祝福他们锻炼好身体,并且多传授一些徒弟,这么好的技艺,可说是一体育项目,申请非遗也不过分。他们哈哈大笑,说,好多城里人都来学习,老少都有,练得已经相当不错了,若不信,可以去城里的大公园看看。

后来我逛了泰城几个大公园,果然听到了那“叭叭”的长鞭声,看来这甩鞭运动正方兴未艾哩。我想,人们不仅只为怀旧或是锻炼身体,可能还有更深层的意思,就像“鞭策”的意境似的,人与社会相处,需要和谐自然,休戚与共,这样,才能使得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永久流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