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骆林森的头像

骆林森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0/14
分享

老家的竹园

秋日,回到老家。晨起,透过厨房的长条玻璃窗,一幅翠竹画图展示在眼前。深绿色的竹节或垂直或稍稍倾斜地从下往上穿插,浅绿色的枝叶疏疏密密恰到好处地展示着千姿百态,令人赏心悦目。这幅自然生成的实景竹图,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视角,可以观赏出不同的效果。走出户外,竹园的景色更是迷人。初升的太阳光芒穿过竹园的疏枝密叶,薄雾在一根根竹子之间浮动,青青的竹竿、绿绿的竹枝和嫩嫩的竹叶一并散发着沁人心肺的清香。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小猫咪在小竹林里穿来穿去,这农家竹园的画面也就添加了不少动感,多了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

为了家里有个小竹园,妈妈曾在门前河岸边多次移栽竹子,但始终是既长不高,也长不多。那年早春的一天,妈妈找来几根粗壮的竹子根,在老家房子后面种下。这块地本来是小菜园,土特别肥,竹子根遇上肥沃的土壤,当年就钻出来粗细不一的好多根竹笋,长成高低不一的一根根竹子。之后的两三年,竹子的根越伸越远,竹子也越长越旺。起初,只是房子后面长满了,之后突然拐弯长满了房子东侧的巷子。这种竹子大的可用做撑船的篙子,小的可用做锄头、钉耙的柄子,只是如今它们在农村已经很难派上往日的用途。竹园里的竹子发了狂似地疯长,控制其过度生长的办法,只能把多余的竹子砍掉,并在春笋一露头的时候就挖出来食用,送给左邻右舍分享。上次我回到老家,正好遇上雨后春笋,品尝了最新鲜春笋的味道,临走还带了不少竹笋回到城里。

站在老家的竹园边上,我又回想起老家当年那个长满细竹子的园子。时光回到40多年前,我家老宅的平房后边,有一块方方正正、两间农舍大小的竹园。竹园周围有排水沟,既可防水涝,也可防竹子根乱串侵扰了其它植物的生长领地。小竹园里的细竹子高过平房屋顶,常年茂密。远远望去,因为有了这个四季常青的小竹园,我的老家平添了三分春色。

进入冬天,房前屋后树上的叶子全都被西北风吹落在地上,显得些许苍凉。唯有竹园里依然是绿影扶疏,温和怡人。这个季节,我和弟弟们常常在竹林里穿梭,即使是寒风刺骨也会觉得暖意浓浓。大地回春,竹园成了特别富有生命力的世界。绵绵的春雨,不紧不慢地洒落在竹叶上,一片片竹叶立马长起精神,显得格外翠绿。停留在竹叶尖尖上的雨珠,也显得绿绿的,亮亮的,可人极了。春雨过后,一株株竹笋破土而出,一心向上,尽显一种生命的力量。隔天再来看,竹笋早就长得高过了我们的个头。这个时候,我们生怕碰坏了竹笋,只是在竹园周围转来晃去。夏日,我们喜好烧上一壶天水,用嫩嫩的竹叶泡上大碗茶,钻进竹园里谈天说地,憧憬着美好的明天。这竹叶大碗茶,清淡而不失雅致,清平而不显寒酸,且具有解渴清凉、去热清火、安神定心等功能,它是我们老家人喜好的一种茶饮。

这竹园里的竹子,更是与家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时候,我随意到竹园里砍一根细竹子,削去枝叶和竹梢,就成了我的钓鱼竿。每年的农闲季节,家里都要请几个篾匠,花上两、三天时间,专门用竹园里的竹子编筐编篓,编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种竹制品。那些年月,家里装粮食用的箩筐,干农活用的畚箕、竹篮,晒与筛粮食用的竹薄子、筛子、簸箕、簸篮,厨房用的淘米篓、蒸笼、蒸篓、蒸角儿,做针线活儿用的匾子,床上用的竹凉席,小宝宝睡的摇篮等等,都是这竹园里的竹子编成的。一次做竹篮,一个篾匠用了两天工夫就做出了形状各异、大小不等、功能不同的篮子十好几个。又直又长,粗细适中的竹子,会留着做蚊帐竿。再次的竹竿,也可用于插篱笆,或用着搭扁豆、豇豆棚的架子。老家竹园里竹子编出的竹凉席,使用年份越久远会越凉爽,也越舒适。离开家乡许多年之后,我还从老家找到一个老凉席,把它带到都市里,回味童年与老家竹园有关的感觉。

随着时代的变迁,慢慢地竹制品远离了农村人家的生活。竹子原先的那些功能渐渐被金属或塑料制品所替代,我老家原来的那个长着细竹子的园子也终于不见了。后来,我每次回到老家,见不着细竹园,总会感到一丝丝的失落。

如今,让我和弟兄们感到特别欣慰的是,妈妈又给我们栽种一个新的竹园。“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小楼与竹林相依,家人与竹园相伴,有这样一个老家,怎能不让我魂牵梦绕。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