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骆林森的头像

骆林森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1/20
分享

老家人的善良

这次回到老家,一走进家门就发现地上的盆子里一大一小两条鲫鱼正在欢快地畅游。大的鲫鱼超过一斤,小的鲫鱼少说也有四两。我问妈妈:“这鲫鱼是买的吗?”妈妈说:“是西边邻居缪明山钓来送给我的。还有好几个邻居钓到鱼都要给我送一份。这些年我鱼没有少吃。”这两条鲫鱼,打开了我对老家人善良的记忆。

45年前的冬天,我参军离家的那个早晨,气温骤降至零下2度,河里结了冰,地里的麦苗被厚厚的霜覆盖着。然而,我的心头是热乎乎的。走出家门不足百米,邻家一位奶奶喊我:“孩子,去当兵就不要老是惦记着家里。我煮了几个鸡蛋给你带着路上吃。”鸡蛋刚出锅,还有点烫手,这般温暖让我眼含泪花。到了公社新兵集中乘船的点上,送亲人参军的父老乡亲挤满了公社门口的一条街。亲人们的恋恋不舍,让我们这些第一次远离家乡的新兵们觉得既甜甜的、又酸酸的。甜甜的感觉是因为家乡父老敲锣打鼓为我们送行,酸酸的感觉是因为与亲人们恋恋不舍的道别。公社党委书记蔡炳标走到船上,与我们32名新兵一一握手道别,嘱咐我们:“一定要安心部队,担当起保卫祖国的使命与责任,期盼你们早日传回立功喜讯。”运送新兵的简易机动船终于出发,在家乡的李骆河、新建河等河道内穿行。有位新兵跟我说:“你妈妈是送行对队伍中哭得最伤心的一个。”我告诉他:“她不是我妈妈,我称她婶婶,是我工作单位的一位阿姨。我妈妈是一个容易抹眼泪的人,她怕儿子也跟着掉眼泪就待在家里。”

当年,老家同一个生产队里的30多户人家,亲如一家。父老乡亲善良得特别纯朴,真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白天不锁门,夜间不栓门。不少人家的门本来就没有门栓,我家厨房的门也是门栓基本不用,需要关门的时候就用一张凳子顶在门后边,既方便家人进出,也不感到不安全。平时,乡亲相敬,友好睦邻,不论是走到谁家,有茶就喝,有饭就吃。逢年过节,相互走动,胜过亲戚。谁家有喜事,大家一道热闹,一起开心。谁家遇困难,人人伸援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谁都不袖手旁观。孤寡老人有人主动照顾,学龄前的孩子有人帮着看管。乡亲们说,一个队里的人家不是一家姓,胜似一家亲。

分享是一种善良。一次,一位长辈带着我们几个小学同学在在地里为生产队捡蚕豆。这位长辈分给我们一人一个煮熟的野鸡蛋。那个年月,野鸡蛋是非常稀罕的东西,他是在草地里发现后捡到再与我们分享的。有个小同学没有把野鸡蛋的壳子剥去,就把野鸡蛋吞进了肚子里,大家笑得他面红耳赤。在分享中享受快乐,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在分享中学会分享,在分享中走向善良。之后很多年,我们同学见面,还常常说起这件分享野鸡蛋的趣事。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有不少私家的东西是公有的。比如蒸馒头用的大型蒸笼、蒸年糕用的糕厢。谁家有就借谁家的,不用支付任何费用。比如竹园里的竹子。那年月老家人家用的淘米篓、洗菜篮、草篮、箩筐、筛子、箥箕等等,都是竹编的。但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家有竹园,没有竹园的人家需要用竹子就会到有竹园的人家去无偿自取。至于少根钓鱼用的竹竿,更是谁都不用犯愁,言语一声任你挑选。又比如新鲜蔬果。不管是谁家的自留地长出的蔬菜瓜果,邻家没有的会主动采摘好送到邻家。我家没有长什么果树,但杏子、桃子、梨子、柿子成熟的季节,总有邻家送上门来。谁要是到人家去采摘,这家的主人还会出来帮忙。还比如家用的家具、农具等是可以相互借着用的。一家要请客,通常会向邻家借桌椅板凳、餐具之类,甚至会向紧挨着的邻家借用请客的餐厅,散席之后还会为远路的客人到邻家借宿。

从前在生产队劳动,虽然是各挣各的工分,但相互之间从不斤斤计较。要收工啦,不论是干什么活,干得快的都会帮助干得慢的一道把活儿干完。谁家自留地有耕地、插秧、收割、脱粒等农活忙不过来,大家都乐意不图任何报酬地帮上一把。如今,过去的生产队编成了一个村民小组,互相关爱、互帮互助的好民风得到了传承。分田到户,但分田不分家,仍在农村务农的“劳动力”把地里喷药、施肥、收割、播种等重活都包揽了,不用年长者操心。建设美丽家园,更是展示着善良的力量。村里建立了扶贫帮困专项基金,助医助学,救急救难,传承着“大家慈善”的好风气。村子里通往镇上小学、中学的道路因为一条大河的阻隔,学生们每天上、下学都要多走两公里路。终于,有了好心人捐资建桥,也有了好心人掏钱修路……

老家人的这些善良,总是让我魂牵梦绕,也成了我沿着善良之路前行的源头活水。

首发于《中国社会报》2021年1月20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