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湘公路(后来的国道319线中段)上有一个著名险关——梅子关,是原四川省出川往东南方向的必经咽喉之地,位于黔江境内。
黔江梅子关,一个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的地方。1935年,国民政府为了加强西南地区的交通建设,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作准备,动工修建川湘公路(四川綦江县雷神店到湖南泸溪县三角坪,全长886公里),这条公路对于军队、物资运往前线以及西迁的机关、企业、学校师生、逃难的百姓撤退往西南大后方具有重要意义。川湘公路上的梅子关路段,以其险峻的地势和重要的战略位置而著称。
梅子关,坐落于黔江区石会镇梅子村与城西街道册山社区之间。往昔,从彭水郁山镇前往黔江县城的古道,需翻越靠近武陵山的大梅子关;而从黔江白石、石会镇进入黔江县城,则需穿越中间的小梅子关;川湘公路(即后来的国道319线中段)则是翻过靠近八面山一端的梅子关。
梅子关之名,颇具传奇色彩。
清代乾隆年间,四川川东道张九镒游梅子关,于《退谷诗钞》中留下诗句:“问关梅止渴,到此了无梅……”暗示梅子关之名或许与梅子无关。上世纪50年代,社会学家潘光旦在土家族识别调查中,揭示了“梅子关”得名的真相。原来,土家语中的“梅子”实为“别兹”的音译,土家人自称“毕兹卡”或“别兹卡”。
梅子关,这个地势险峻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山峰如剑,刺破青天白日,云雾缭绕其间,如同历史的轻纱,轻轻拂过梅子关沧桑的面庞,它静静地伫立,仿佛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默默地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往日的硝烟与战火。
史料记载,清咸丰十一年(1861),翼王石达开部将傅丞相、李检点率军入川。八月,沿乌江逆流而上,抵达彭水,意图穿越黔江与主力会师。黔江知县胡明晋闻讯,一面急报酉牧,并求援于绥宁协属各营,一面派五品都司谭健率六七百营兵乡勇,镇守大梅子关;同时新募二百兵丁,由李香率领,防守小梅子关。李香素常招纳亡命之徒,聚众结盟,受命后敷衍了事,草草设防,并谎称太平军将至,引兵丁归乡,致使太平军几乎不战而胜小梅子关,并乘胜追击,夹击大梅子关。太平军声势浩大,角声震天,旗帜蔽日。大梅子关守军惊恐逃窜,谭健阵亡,兵勇死者数十人。太平军顺势进攻县城,胡明晋等官员弃城而逃,隐匿于八面山。教谕李曾白怀抱官印,自缢于学署。八月九日,太平军攻占黔江县城,驻守二十余日后开往湖北。这一历史事件,充分展现了梅子关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
民国24年(1935),国民政府为抗战,动工修建川湘公路,实行义务征工筑路。黔江段于1936年开工,在没有任何现代化机械设备辅助的条件下,主要依靠大量民工的人工劳动,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手凿、肩挑、拖动石碾子等修筑。公路在老窖溪中穿行,沿着两面大山,蜿蜒盘旋,十分陡峭,绕过36道拐,72道弯。梅子关,山上没有什么树木,全是光秃秃的风化页岩,公路外侧是悬崖峭壁,最高处距坡底有数百米高。路道只能过一辆大货车,两车相逢错车十分困难。我未曾谋面的祖父就是那些在崇山峻岭,悬崖绝壁中挥汗如雨的民工之一 ,他们用简陋的工具,一锤一锄,开辟出这条连接川湘的生命线,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因为当时条件极为艰苦,生活困难,他们中很多人作出了牺牲,没有看到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全国解放。我祖父在梅子关修公路生病后回家,缺医少药,去世时二十多岁。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此地时有翻车事故发生,但人车过往依旧热闹。甚至有戏言称:“梅子垭头日过千条好汉。”
1989年10月,在小梅子关下方开工建设梅子关隧道,到1992年9月8日建成通车,历时三年。昔日的天险梅子关,如今已成为石会镇、黑溪镇、白石乡、黄溪镇等地往返黔城的交通要道。
现在的川湘公路(国道319线中段)黔江段已升级为二级公路,并且不再经过梅子关隧道。从黔江城出发,往西穿过梅子关隧道后连接的是乡、镇级公路。我老家一带,村组公路已经硬化并通达各家各户,产业路遍布山间坡地,甚至祖父的墓前也有了通车的公路。
现在的黔江,交通网络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有319国道,还接入了高速公路、铁路网,并拥有了飞机场,极大地加强了黔江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尽管梅子关公路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但它所承载的历史故事和先辈们坚韧不拔的精神,依旧深深铭刻在当地人们的心中。每当经过梅子关那蜿蜒曲折的山路时,风声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让人不禁缅怀那些为这片土地付出过努力的人们,想象先辈们在天之灵那温柔而坚定的目光,他们的笑容里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黔江梅子关也因此成为一个令人永远怀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