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村庄,往往让人想起成堆的秸秆,泥泞的道路,随处堆积的柴火,牛羊遍地走,整个村子静无一人,袅袅的炊烟,鸡鸣狗叫是村子活色生香的主题,我曾经这样想过。
一个秋日高照,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和作协的董立华老师,文史研究会周喜斌会长,一同去丁山屯作协的李克峰老师家做客,我们坐在出租车沿着一条羊肠小路,观看着路两旁一望无际的枯黄的苞米秆子,有的苞米被掰完只剩下空秆立在那里,有的苞米依然挂在上面,车仿佛行驶在枯黄的秸秆丛里,像在画里走,自己也成了画中的风景。让我禁不住想起生产队那些劳动的场景。
深秋的景象已经在这里显现,也许再过不久一人高的苞米秸秆将一行行倒下,农民们把他们捆成捆,剁成剁,用于牲畜的饲料。苞米收进每家每户的粮仓里,这里将是一片休养生息的原野。
想像中,车子已经来到李克峰的农家小院,他因路上耽搁,晚于我们到达。他的母亲笑盈盈的出来迎接,她是一位十分健谈的老人家。一见我们就说“欢迎欢迎李克峰的朋友”。老人极其乐观,她穿着喜庆的中国红透笼的胶料外衫,显得整个人年轻气爽。开口就告诉我们她今年已经77岁了,哪里也没有毛病。天天跳舞,有时还让儿子开车拉去市里跳舞,现在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听她一说真是羡慕极致,感觉乡村特有的日光浴,让她黝黑,布满皱纹的脸上透着城市里人少有的红润与豁达。
老人见我们对她的健康感兴趣,一再夸她年轻,精气神足,颇为自豪地说:老伴85岁,除了车祸落下腿脚不好的毛病,身体比她还棒实。正说间李克峰85岁的老父亲拄着拐杖出来迎接我们,一见面就说“今天不谈文学,咱们就谈谈关于人生”他的话一出口,就不由得令人震惊,一个85岁的农村老人家说出“文学”一词,多少令人刮目相看,也让我感觉这位老人的不凡。思忖间,朋友李克峰开着电动车赶到,他接着介绍父亲自己研制小发明获奖的事,老父亲有个发明获国家专利,《专利证书》放在室内左上角。室内正中摆放着邓小平像。他老父亲非常崇拜邓小平,说:”没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还说“毛主席让我们站起来,邓主席让我们富起来,习主席让我们强起来”。我们虽与老人初见,预感他的谈吐不凡,有了认知的默契。老父亲干净利落,眉宇间透着智慧,那是不落俗套人墨守的涵养,这应该是一位了不起的新乡村老人,普通中带着超脱世俗的境界。
跟随主人进到院中,这是农村特有的大庭院,整洁,宽敞让人感觉舒服,迎面而来的是步道板铺就的光滑地面,清扫得干干净净。
一入门正对着是一趟红铁皮房盖的砖房(正房),高雅的白水泥外墙面,讲究,耐脏。中间是车库式的遥控门。
左侧是二层小白楼(厢房),父母住在一楼,二楼是他夫妇与孩子的居室。一楼的入户口外围是一个圆拱形的塑料棚,冬日起着保温,夏季起着纳凉防雨隔潮之用。小楼的夹缝间还有一个可以通向后面菜园子的放柴火、杂物的木制仓房。里面堆满了柴火,农村的柴火是必需品,是让炊烟延续的根。房子后面是一个足够一家人吃新鲜蔬菜的小园子,让人感到随手可得的亲切。用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一看就是地道的过日子人家。李克峰一边自豪地介绍他的父亲,住房结构等,一边把车直接开到一个白色的卷帘门跟前,见他用手一按按钮,白色大气的卷帘门缓缓打开,里面放着一台黑色轿车依然绰绰有余,其余地方露出各式各样的农具和维修零部件,李克峰告诉我们他为徒方便和省钱才开电动车而不开轿车的。
意犹未尽间李克峰还用沾沾自喜的口吻说,看看我新盖的铁仓库,我们又把目光移向入门的左侧,那有一个深绿色用方管焊接的大仓库。一路看到许多庭院都有类似的铁皮大篷子。该仓库采用上挂式推拉门,里面规规矩矩,且做了几个间隔,摆放着农用工具,零用品等。我似乎看到了一个劳作的景象在这偌大的仓房里进行着。这应该说在农村比较不错的小院,应有尽有。我们几个带着惊喜与羡慕的目光对这个农家小院连番视察,庄稼人历来视土地为金子,逢土必种,逢苗必栽,蛮有道理,赞不绝口的同时,都在想,年老时拥有这样一个庭院真好,我们不仅为如今乡村的变化欣慰,也为农村小院的诗意浓浓,羡煞不已,农村的生活早已今非昔比。
随着主人走进门里,老人就把我们领到洗手的水龙头面前,他说只要水龙头一开就会出热水。我们果然按照他的方法,出的是热水。朋友说,他的父亲几年前有人采访了他的专利,为他写了专题报道。题目是《我们村的土专家》。整个篇幅播放了半个多小时。老人说起自己的发明津津乐道,可见他在研制过程经历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是他一生的话题与骄傲。
朋友的母亲和她的一位秧歌队女朋友,准备了一桌酒菜守候桌旁。我们入座,这都是农家小院的东西,后菜园子里的蔬菜、脆生生的紫心萝卜,嚼起来嘎巴溜脆,还有附近水库里的刚刚打上来的新鲜活鱼,凉拌黄瓜,本地猪肉焖子。李克峰的母亲一口气说了一堆富有食欲的菜名,我们的胃已经翻山到嗨了。我们在边吃边聊中,老父亲把他的家谱拿了出来,他对我们说,他跟他的孙子已经说了:"他去逝后,不留骨灰,骨灰洒向大河”。他的孙子问:为什么不留?老父亲有点义正言辞地说:"人活一世,要唯物主义,不要唯心,不需要形式上的东西”。这位既平凡又开明的父亲有着如此的胸怀,让我们觉得开明的背后是智慧的沉淀。朋友的母亲还抑制不住对老伴种种感激,对我们说,自己的衣服几乎都是老伴给买。老伴嫌她“钱锈”。就经常自作主张换着花样给她买漂亮衣服穿。在两位老人交谈中,始终感受着身体健爽的二老相敬如宾,尽享天伦之乐,令人羡慕的氛围。朋友的父母身体如此硬朗,也给予我们一些启示,勤劳,豁达或许是一个人长寿的秘诀。
我们在谈话间提到了《大雪之都》和《苇沙河的风》,说起这两个刊物,我变得很激动,一定要让李克峰把刊物拿来看看。先是看到了《大雪之都》,打开这本书我十分感慨,这是意外收获。那上面有我的名字,让我想起言功主席曾经让编辑任淑芹(网名小锅)老师,加我微信征集作品给她。当时我一心想要发书,不想把作品给别人,我只是挑了几篇抗疫情的作品,我的作品醒目地与伯辰老师的名字在一起。王峰与伯辰是主编,杨文利编委,如今读起来想起那些挥毫泼墨的时光,禁不住内心昂奋。是的,文学之路漂泊十年,是一个又一个文学界的老师推荐,我终于走在了作协行列中,《苇沙河的风》,看到了徐钊,瑞霞,爱辉,还有周会长的名字。几年前我们在不同的文集里,用文字表述着心中的感慨,这使我猛然之间与所有老师拉进了距离感。也感谢《大雪之都》让我们的作品流传下来,曾用文学的视角窥视时代,成为时代的讴歌者,挥手之间自己在诗歌的道路走过了几个年头了。来李克峰家做客即在两位老人身上看到了他们一家人的乐观上进,也让我一个文艺人融入回忆与联想中……。深感不虚此行。原来曾在那些默默的时光里,写过的那些诗篇不是没有人记得自己,它们已经与岁月一同铭刻在文字里。
曾经觉得炊烟和热气腾腾才是农家最美的风景。如今从农业机械化到农业自动化与智能化,已经驶入快车道。李克峰的母亲跟我们说,国家出资,村委会给安装室内卫生间,第一次失败了,水往上走,不往下去。未来还会有新法子,她们养足精神等着那一天。
吃过饭,我们带着意想不到的收获离开他家,开车在村道上兜风,屯走头约一里多地就是煤窑岗,说起煤窑岗还有点历史,清朝时期就被发现并开采,小日本侵华时也曾掠夺此资源,省勘探队已将勘测的结果存入数据库中;在往前走200米左右即是五七大学原址,现合并为尚志市职业技术高级中学,当年在此读书的学生,现在已成为市里各机关单位骨干和干部,残桓断壁今犹在,仿佛依稀可见当年的朗朗读书声。
这里人家的近200户,但是每家都有一个大大的铁皮棚子和铁丝网粮仓,里面堆满了苞米。漫山遍野的苞米地和水稻田。让我感觉到。丁山屯是以生产苞米和水稻为主的村屯。
改革开放的春风洒满神州大地,人们的生活也变成了快节奏。有的人走出村子去到城市谋生。在“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理念,百年大计呀!孩子们都去了市里学校读书,接受教育。前几年烧柴烧煤,自从煤改气、煤改电,少了那一把火,也少了炊烟的弥漫,人们在慢慢接受和适应中。想想吃饭间得知老人培养出优秀的两个儿子,一个在市里政界,另一个虽是农民,但努力向上,在文学的领域里耕耘。
种地都比打工强已是不争的事实。农民边务农边打短期工,灵活运用已是致富所在,李克峰务农闲暇时期,还会季节性的出去打工,挣得一份工钱,如今农村增收致富的路越走越宽。农民不需要在羡慕城里人拿工资了,有本事的农民挣双份工资。哈,真的是无论何时勤劳是致富之根本。
丰收后落入安静的村庄,宁静之中有着热烈与汗水的流动,财富与智慧的堆积,在寂静中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年复一年周而复始,而只有生长在此地的人们按照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推动着农作物高质量的发展。
接着我们参观距丁山屯三公里的孔雀园。这是个比较有名的孔雀饲养基地。在这个寂静的山村里饲养孔雀,不愧是生财之道,农民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勤劳致富,足见胆识与魄力。朋友说别小看这些孔雀,亚布力滑雪场每年举行孔雀展览,这些孔雀可是做了大贡献的。我们不由得对这些孔雀,以及饲养孔雀的人肃然起敬。孔雀园平时是不会开放的,它们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修整才可以开放。而伺养员不厌其烦,精心饲养,等待的过程是需要耐心与倾注心血的。人生有爱,胜过一世繁华,真的不假。想不到小小的不起眼的丁山屯,有着那么多可贵与深藏其中的宝贝。也让我们一致认为:深山里藏着无价之宝。人们的生活在提高,乡村的朴实单一的生活,每天都在重复,但他们又怎么不是乐在其中呢?
城里人习惯了都市繁华,总觉的去农村在好吃的佳肴也不过是偶尔体验一下。可是这些务农的人们就是在这样的单调生活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田而食,日晒雨淋地把单调的生活过成了诗,丁山屯的家家户户依旧固守在那一方热土,经历着年复一年的耕种与收获。
即将离开丁山屯时,回头四望,在一片余晖笼罩下的山村,安静得除了一望无际的待收割庄家,这里的宁静让人预感丰收以后的恬适,悠闲生活已经开始。
而我的心里一直在感激此行收获,那就是李克峰,他珍藏的《大雪之都》,与《苇沙河的风》让我想起不厌其烦的编辑们,由衷体会每一位写者的敬业与可贵。丁山屯之行,这是意外的寻根之旅。
正像李克峰随性做词道:
深秋时节至丁山
五谷丰登入眼帘
如今农村变化大
情不自禁写诗篇
再见了丁山屯,我还会再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