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于世涛的头像

于世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7/07
分享

僧格林沁陵墓游记

僧格林沁陵墓游记

文/于世涛

最早知道僧格林沁是在电影《火烧圆明园》里,蒙古王僧格林沁和英法联军头领巴夏里在通州谈判桌上谈崩了,僧帅一气之下和巴夏里较量摔跤,他把巴夏里扔到了水池里,当时看着真给力。

而真正了解僧格林沁是我在天津工作期间,去万辛庄旧书市场闲逛时,买下了长篇历史小说《星星草》,上下两部,是由当代女作家凌力而著。在这部书里,把僧格林沁说成是清廷的“鹰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刽子手,杀人如麻的恶魔。太平天国北伐军名将林凤祥、李开芳均被僧格林沁生擒,北伐军全军覆没,大都死于这位蒙古王之手。咸丰帝特封僧格林沁世袭罔替的“博多勒噶台亲王”,是清朝唯一一位八旗之外的“铁帽子王”,只有皇子才能享此殊荣,足见其在晚清朝廷上举足轻重的位置。

书中还介绍,同治四年僧格林沁追剿捻军赖文光、张崇禹部,孤军深入至山东曹州,陷入捻军重围,僧格林沁被捻军十六岁少年张皮绠砍死在稻田里。噩耗传到京城,振动朝野,同治帝和慈禧亲自参加祭奠。伴随着僧格林沁的战死,八旗蒙古骑兵就此消失,满清“亲王”能够上马征战的人没有了。

前些年去法库县四家子乡出差,有人说当地的公主陵村是僧格林沁陵寝,但早已遭到破坏,如今仅剩一个又重又大的驮龙碑,又叫“圣旨碑”,上面阴刻着当年同治皇帝亲笔手书的圣旨,汉、蒙碑文六十句,至今能辨认清楚。这个墓碑,成为僧陵的唯一遗迹。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和几个同事一起来到僧陵遗址参观。当地老人介绍说,当年僧王陵墓占地七十多亩,分内墙外墙两层院落,有御碑楼、大门、过厅、更房、朝房、飨殿等古建筑群体,非常壮观。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一个普通农家院,院墙上挂着一个牌匾,上书“僧格林沁碑”,是一九九六年七月十七日沈阳市政府颁发的。进入大门,院里很洁净,迎面就是五米多高的墓碑,碑身好像是断过,有明显的裂痕。整个墓碑被一个不知名的动物驮着,有点像狮子,但又不是狮子。墓碑后面的平房里住着守墓人,叫白庆荣,六十多岁的老人,一生未婚。据说他家祖上就来此地守墓,这里当时是科尔沁左翼前、中、后三旗的郡王祖陵园寝。

白庆荣介绍说,王陵被毁于1948年冬天。当时民间流传,僧王爷战死时头颅被捻军割走了,只剩尸身无法下葬。皇帝下旨,给僧王爷打制一个金头,然后下葬。当地一些流民,公然刨开僧王陵寝,见王爷尸身未腐,遇风变黑腐化,可头颅不是金的。人们从墓里挖出金银财宝无数,绫罗绸缎大批,被老百姓拿去扭秧歌,鲜艳如初。民间传说,当时还出土一个“九龙杯”,倒上酒后,杯里有九条龙游动。后来也不知道这“九龙杯”弄哪去了。

告别了僧格林沁墓碑,我感触颇深。一代豪杰,蒙古科尔沁草原上的雄鹰,曾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中,痛击英法联军击沉敌舰4艘,重创敌舰6艘,击毙击伤洋鬼子484人,还重伤英军海军司令贺布。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清军抗击外来侵略者所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当时受到马克思的撰文称赞。应该说,僧格林沁既是封建朝廷的忠臣良将,也是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 好在还有一位忠实的白先生日夜守望着墓碑,每天给这位叱咤风云的僧王爷烧香、上供、叩头、祭奠,想必老王爷的在天之灵也该安息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