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桂林
子夜梦乱。清晰再现游览桂林时写的一首小诗,曰:四山皆有佛,三楼空余愁。二水钟灵秀,一树知春秋。
那次,先后游览了衡山,韶山,老君山和桂林山水。十几年前的山水行程历历在目。
四山指的是老君山、衡山、桂林诸山及韶山,山山有寺有佛有香客,香火最旺的数韶山,山上寺庙内外鼎沸,山下大街小巷随处盈盈。三楼指的是沿途的黄鹤楼、岳阳楼以及花明楼,于是想起“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沧桑之愁;“去国还乡忧谗畏讥”之愁。二水指的是漓江和洞庭湖。洞庭湖北通巫峡南接潇湘气象万千;漓江水清纯沏是桂林山水的一张名片。一树指的是桂林的大榕树,传说是刘三姐抛绣球的地方。大榕树遮天蔽日,冠盖二亩余,盘根错节枝繁叶茂,气根垂空如胡须飘拂,枝干旁逸若飞龙破雾,寿高1400余年,见证了华夏近半春秋文明。
续梦木匠白石老人正为他的“迟三夜读图”画作配诗:“文章早废书何用,莫怪吾儿瞌睡多”。大致上是调侃读书无用,而精义稍逊郑板桥。板桥画的竹子挺拔有节,也有诗句道尽教书甘苦,“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板桥是教书先生从政,所以称自己“青云客”,因而遮却当年“傍人门户过春秋”的教读之羞。虽是激愤语,也不难看出教书先生当年的卑微。盛世断无此叹。
日月光华,普照读书作文,崇尚文明道德。染翰操觚,咀嚼英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必是读书人知行合一立言的途径。
晨起,梦悠悠而散。取来当年日记查看,无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