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三月羊的头像

三月羊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4/12
分享

比兴弦外有余音

我国古典诗歌,从《诗经》、《楚辞》开始就广泛运用比兴手法。自刘勰开始,历代诗歌理论家对比兴手法均有研究。刘勰说“比显而兴隐”。他认为“比”是形象化的比喻,其特点是为了说理、表意而打比方;而兴是一种含有比喻的形象,它的特点是起情,其比喻是委婉曲折的,比喻的含义只能从形象中去琢磨,去体会;它作为隐喻形象的根本特点就是通过比拟把形象的某个特征突现出来,使形象具有一定的比喻意义。因为运用了比兴手法,阅读古典诗歌,有时如同猜谜一样。如果这个谜语太费解,就会妨碍读者理解诗歌的真实意旨,只有恰到好处的比喻,才使诗歌既不肤浅平庸,又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在鉴赏的过程中得到认识和发现的乐趣。以比兴手法创作诗歌,其表达意旨的方法一般间接而有寓意。形象的字面意义仅仅在于指出诗歌真实的转义,同时在字面意义和转义之间,总是存在着部分的类似或类推的可能,所以,有人将比喻称为“形象的形象”这是不无道理的。从这点上看,比兴是诗歌的生命。“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把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用“似剪刀”形象地描绘出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全诗只有一个比喻,但就是这个比喻却把全诗的主旨表达了出来。显然,妙就妙在把抽象的情感转为生动的形象,空灵有余味,全诗也活了起来。综上所述,在诗歌创作中,运用“比兴”手法恰到好处,便可达到“言近而旨远”的审美效果,用以增扩诗歌的审美内涵。

我国古典诗歌中,有些名篇佳作,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形成诗歌整体“谜面”,而将诗歌的真实“谜底”完全隐藏起来,手法含蓄,构思精巧,读者要费尽心思琢磨,才能明白其弦外之音。且看张藉《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事夫誓以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表面上看,是一个有夫之妇委婉地拒绝一个男人的情意缠绵的爱恋,似乎是男女情事。此诗还有一副题——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这给了读者一个重要的提示。诗人以谨遵妇道的“妾”自比,微辞谴责割据军阀李师道(君)不守礼法的轻薄之举(赠妾双明珠),但为了不过分刺激“君”,托言为君情意所感,特将明珠系在红罗襦上,以示珍重。毕竟妾身是有夫之妇,且丈夫(良人)又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妇道难违,即使情感上偶有矛盾,也决心与丈夫同生共死,最终作出还珠明志的选择。全诗通篇运用比兴手法,轻松地化解了一道政治难题,使李师道无话可说。用《节妇吟》为正题,是整体构思的需要,目的在于明志,使本来十分严肃的题旨变得百般轻松,读之忍俊不禁。掩卷之余,唐代一些正直的知识分子在政治生活面前的矛盾心态也由此一览无余。

运用比兴手法写作的诗歌读来极有生活情趣。试看唐人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张籍既是好友又是考官,在即将参加进士科举考试时,希望得到张籍的指点。诗人以一个新嫁娘的口吻,描写其即将拜写公婆前鞠促不安的心态。由于拜见公婆是新娘子的大事,于是早早起了床,在红红的烛光里细心打扮,等待天亮去向公婆行礼。妆成,心里又犯嘀咕:自己精心的打扮是不是很合适,能讨公婆喜欢么?十分的拿不准。故梳妆完毕,画得双眉后,只好问问守在身边的丈夫的意见了。因为是新娘子,口气不免有点羞涩。“低声”一问,便是极其合情合理的事,描写极其准确细腻。仅仅以“闺意”看,这首诗也是非常优美的。张籍后来写了《酬朱庆馀》作答,诗中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长相姣美,歌喉亮丽,肯定会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朱庆馀不必为此次考试担心。运用比兴手法作诗,往往“言近而旨远。”“旨远”容易“言近”难。‘言近”是“旨远”的载体,“旨远”要借助于“言近”表达出来。再看唐人秦韬玉的《贫女》一诗,就是在贫女浅近自然的独白中,掩藏着贫士们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意旨,读之令人心酸。“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这首诗历来以语意双关,含蕴丰富而为人传诵。主人公以贫女自况,嗟叹自己出身蓬门陋户,尽管纯洁朴实,却因贫穷而一直无媒人问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人作嫁,何日得驾彩云归啊。“为他人作嫁衣裳”历来传诵,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和社会意义。

诗歌运用比兴手法而见微知著,引发弦外余音。诗歌创作中,比兴手法就象《天方夜潭》里的神灯,具有无比神奇的力量,只要一照耀,奇迹立刻出现:深奥变得浅显,晦涩变得明朗,抽象变得感性,干瘪变得丰满,直白变得含蓄。诚如元好问所言:“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