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之前,我见过的邮票面值都是几分钱的普通票,常见的长城和北京民居面值8分,孤陋寡闻的我居然不知道还有特种邮票和纪念邮票。后来受一个同事的影响,业余爱上集邮。买了一本邮票集,对着目录逐一看过去,才发现上邮集的都是特种邮票和纪念邮票,反而没有普通票。
当时的纪特邮票,题材大都是生肖花鸟,山水建筑,人物史事等。面值在几角到几元之间。好像少有小型张和四方连。于是,纪特邮票,小型张,四方连,首日封,纪念封等等,脑子里与集邮相关的名词术语也逐渐多起来。
虽说不太专业,内心里明白,能选作邮票的必定是好素材。好山好水,珍禽奇曽,好古迹,好史事,好人物。大都是我没见识过,没游览过,更是无缘拥有过。看见古长城,想起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诗句,做梦也想攀登。多少年后的1992年大暑那天,我终于登上八达岭长城。走过烽火台,抚摸壮硕灰青的城砖,眺望远方的天空,确有思绪万千,情不自禁的感觉。然而,除了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句之外,再念叨不出半句新诗。邮票上的长城简直就是长城的实物缩影,雄伟壮观的内涵愈加深入。
北京民居,檐牙叠啄的建筑,粉黛交错的色彩总是新鲜。看看自家住的坯墙草舍,泥泞土路,忍不住神驰八极,幻想着住进这样门户里的感觉。在我花甲过后,借换房之际,我把县城的老商品房出手,换到临近小镇上一幢独立的两层小楼里。天花屋顶是我家,地板围墙也是我家,近邻也更亲近。感觉真的不一般,尽管还不是方便上市的大产权。无所谓,价廉物美舒适,终归达成了少年时期的愿景。
集邮过程中,一册一张一方一版都有兴趣。邮政公司每年会把当年发行的纪特邮票,按发行次序编成册,编辑目录,方便查阅收藏。一册之中,一般会有一张年度重点推出的小型张,构图色彩精美,甚至还统一编号,见到了心情为之一动。后来的生肖邮票还设计成四方连,小面值精制作,十字孔线分割,入目鲜活大气。除此之外,我偶尔也会收藏重大历史题材的某张邮票一个整版,面值二角,一版总计十元,无需费多大财力。如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一百周年邮票等。现在看来,收藏整版小面值纪特邮票应是集邮者的上上策。
具有重大社会历史意义的纪念邮票更让我醉心。1997香港回归,普天同庆。邮政公司及时推出4张纪念邮票,总票面60元,其中一张为50元人物金泊邮票。为收藏这张纪念邮票,我先后跑了当地邮政公司数趟才买到。
得知我业余爱好集邮,一些亲友也自告奋勇帮我张罗。碰到与集邮相关的信息及时反馈给我,甚至亲自帮我购买。为纪念中国邮政开办一百周年,江苏省邮政公司在南京举办邮品展销会,中国邮政发行了8张大清邮票影印件,令我心想往之。但是机关工作繁忙,无以成行。电话向在南理工的大学同学周彪诉求。周同学干净利落地回我三个字,交给我。我以为只在展销会当日去买一下,那知道为购买这份邮品,周同学以南理工一个院长的身份,半夜骑车赶去市里虹桥展销会上排队才如愿。其中一张编号158621的小型张《龙门石窟》使我耳目一新。斯人已去,留给我一纸袋沉甸甸的同窗情谊。
远在联合国工作的侄儿得知三叔我爱好集邮,特地把联合国2OO一年发行的一版12张邮票寄我,编号为00453。联合国这版邮票让我的集邮爱好走向了国际,我的集邮视野随之拓宽,一直精心珍藏着。
盐城七县市电话号码升至7位纪念,我第一时间收到在市邮政公司工作的学生张萍寄来的首日封。首日封上贴的两张邮票,面值2角,一生肖猪一汉字猪。让我激动不己。这是学生送给老师的一份最为高雅的礼品。
县移动公司年终征求用户意见,我的两条建议一不小心得到重视。公司给我寄来两份生肖鼠四方连,直让我如获至宝。我女儿也跟着凑热闹,把她单位印制的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邮票册送我收藏,填补了我集邮的空白。
方寸天地,恰好大千世界。普通人集邮集的一份闲情,一份雅趣,一份旧日时光。回顾我集邮的爱好看似偶然,其实延续了青少年时期形成的乐趣。那时,偶尔收一封书信,信封上的邮票不知去向,留下一方胶糊的痕迹。被剝走的肯定是一枚好看的邮票,每每心生不快好几天。我也剝过别人信件上的邮票,但必经人许可。虽说集的是二手邮票,墨色邮戳下花花绿绿的画图很美。年少时还集过火花、烟纸呢。常见的火花是一座宝塔,烟纸就多了。飞马,玫瑰,红金,经济,大铁桥,大丰收,大运河。偶尔集到一枚大前门,要兴奋好几天呢。没事的时候,把一叠火花烟纸和为数不多的二手邮票翻出来看看,心情莫名地愉悦起来。最感兴趣的是读邮戳,千方百计把模糊的邮戳弄明白出生地。好似刚从那座城市旅游回来。山水田园胜地,都己盖上了自己的影子。
进入网络时代,打发空闲时光主要是写作,写散文写诗。不说成就,作为兴趣一直延续至今。自有电脑上网,写博客开始,集邮的兴趣便搁置了。不过,闲时翻翻珍藏的十来本邮册,每每心旷神怡,那些隐藏的记忆倏忽间漫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