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有一些民谚,曾经塑造我的旧日时光。值得饶舌的是许多民谚最初是从我己故老母亲的言谈中听来的,耳濡目染记忆犹新。说者无心,却潜移默化引导我成长。
我的家乡对于教育孩子有两句相对立的谚语,妇孺皆知。牛大自耕田与桑树条子从小育。前者提倡对少年对儿童不必管教太紧,让孩子放飞天性,等其长大成人自然会驾驭生活。后者坚持孩子个性有较大幅度的可塑性,教育就得从娃娃抓起来,所谓桑树条子从小育。幼桑枝条柔软,有柳条的韧性。长壮变老,木质坚硬细实,是牛倌制作犁辕的上等木材。老桑树的枝丫做成丹钩,梱草尤其收得紧。我老母亲就是力推趁小育桑树枝条的一方。
父亲是40年代初的老教师,多在外地少在家,和他一起生活的日子不多,记忆模糊,甚至有些陌生。记得最清楚的是小学寒暑假里,父亲叫我背诵《今古贤文》,《新增广》,我最喜欢毛主席诗词,故烂熟于胸。多年后做中学教师,也没少在学生面前得瑟。让我念念不忘的还是老母亲日常挂嘴边的民谚。老母亲她是一个三四十年代的初小生,有个不错的裁缝手艺,一辈子为人缝纫衣裳。与母亲朝夕相处二十四年的日常生活里,常常听到她脱口而出乡村民谚。不是有意识说给我听,而是日常对话语境下的自然表述。每每想起来,依然津津有味。
与邻里亲戚闲聊,动辄就说不蒸馍头蒸口气,这几乎成了老母亲的口头禅。当然,会说这句话的不啻我母亲。其实她是要表达一个普通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人活一辈子,要紧的是有志气。人若输了志气,得过且过事事平庸还可忍,单怕畏畏缩缩怕这怕那不愿进取。没有志气,也是懒惰的表现。一旦懒惰成性,人品就低下,在社会无法自立。
跌倒抓把泥,也是老母亲教育我的常用语。这句话她从没有正面对我说过,总是用在对别人家孩子的羡慕上,举例必用。比如看我有时懒散了,她就会说:看人家张三李四跌倒抓把泥云云。我明白老人家的心思,恨铁不成钢。她希望儿子不虚度光阴。要有不服输的心气。求人都是假跌倒自己爬,并能在挫折中不失时机因势而为。当我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老母亲会说,男子汉,宁倒酱缸不倒酱架子。不仅鼓励我不要轻言放弃,还让我明白做人的格局要宏大,而不能太小家子气。这其中的内涵是后来我做教师悟出来的。做人做事的格局还包括留有余地。与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同理。俗语说得好,庄稼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三成丢。只有麦上场稻进仓黄豆扛在肩膀上,才能说丰产丰收。
我高中毕业回乡劳动,父母合力想让我学个手艺。老母亲特喜欢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学什么呢,农村人无师自通的三脚猫手艺很常见,诸如打铁箍桶,剃头师傅泥瓦匠,打草鞋带编竹篓,学缝纫做皮匠,索粉条磨豆腐,杀猪开油坊。通常学木匠、瓦工居多。这两门手艺我没兴趣。我想学针灸,能当个赤脚医生也体面,父母很是欣慰。于是给我买了一本针灸的书,一张人体穴位图,一具石膏人体模型。让我利用边角时间先摸索起来。因无专业师傅指点门径,终未入门。老母亲不甘心,成天唠叨学个羊癫疯,过河还不要钱呢。我也知道靠土里刨食吃的人有个三脚猫手艺总能安身立命。正巧,生产队要一个人开拖拉机,手扶的那种。农忙田间作业替牛;农闲公路运输代船。父亲带着我去向生产队长说,没费什么周折就成了。那是1974年,我是当地少见的持证手扶拖拉机驾驶员。拖拉机开的得心应手。老母亲很是高兴。她还是不忘提醒我认真练习技术。光会开不算本事,还要会拆会修。显然,这也是老母亲的经验之谈。她的缝纫机小毛小病从不请人,全凭自己动手。眼看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她说,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重千斤。动手就是实践,只有动手才识得甘苦,也才知道珍惜劳动成果。母亲深知动手对于手艺人的意义。她希望我读书,不想我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百无一用的书生。艰苦的岁月里,我学会挑猪菜拾火草,田地里做农活,秋收夏种田间农作物管理。阴天下雨,搓绳给自己打过草鞋。切实感受到劳动的艰辛,百般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更是培育了深厚的农村情结。
虽有个司机手艺,未必能像木工瓦匠一生有饭吃。老母亲要我珍惜珍惜再珍惜。她说,生产队最贵重的拖拉机把你开,是看在你老子教书先生的薄面,多少人家看着呢。说换人就换人就出洋相了。处事不必太较真,夹着尾巴做人。我理解老母亲的用心,这不是教我圆滑,是让我学会培养情商。她叮咛我为人处事不能梱不住螃蟹捆鸭蛋。每听她搬出这句话,我总报以一个会心的微笑。把点颜色你就开染坊,几乎成了老母亲的口语。
民谚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寓理其中,充溢德行操守和哲理。其中蕴藏着幽默的劝诫功能,于通俗中蕴藏着成长密码,生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