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晓因
父母年愈古稀,生活一向非常简朴,加上母亲身体又不好,常回家看看就成了我的必修课。
为了吸取去年春节不能回家的教训,腊月初五这天,趁疫情还不是特别紧张,我们一家人从运城回到家乡,看望父母。
每次回去,父母总是嫌我买这买那的,说是乱花钱。唯独这次,对我带回的“礼物”非常惊喜。
母亲问:“现在还有这?”
父亲说:“好,咱又能喝蔓茄汤了!”
“蔓茄”是我们这里的土话,它的学名叫蔓菁,是油菜的根茎,长得很像小人参,只有在寒冬,尤其是大雪后,才能吃出它的甘甜之味。我拿的蔓菁是前几天逛集时偶尔看到的,本想多买点,可人家只拿了20多斤,瞬间被几个老年人分了。看来年龄大的人都喜欢吃。我父母也是从吃蔓菁的岁月里走过来的,对蔓菁很有感情。
母亲告诉我,粮食奇缺的那些年,蔓菁就是他们的保命粮。每年进入阴历十一月,她就开始在沟坡边、路边、地畔、房前屋后等四处寻找蔓菁,因为刨的人多,她总是早早地去,迟迟地回,去迟了就被先去的人刨完了。几天下来,两只手就像沟壑边的老枣树皮,干皱粗糙裂满了口子,甚至夹带着血丝,洗手的时候,钻心地疼。那年冬天,她刨了两大瓮蔓菁,一直吃到第二年地里长出了新鲜野菜。
母亲说,蔓菁可以蒸着吃,烤着吃,熬粥更是一番风味。
父母的话让我想起第一次喝蔓菁汤的情景。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的爷爷奶奶相继谢世。为了不再住破旧的房子,父亲咬紧牙关在艰难困苦中,盖起了五间大北房,家里只能靠野菜裹腹。寒冬的一天深夜,我被屋子里弥漫着的一股馨香味馋醒了。只见父亲坐在炕沿,唏嘘地吹着碗里冒着的热气,母亲给我盛了半碗说:“喝点蔓菁汤吧。”蔓菁汤是用玉米面拌成的,比我们平时喝得野菜汤稠了许多,尽管稠,但还是能数清碗里的蔓菁条。喝第一口,味道有点怪怪的,真难喝。勉强喝了几口,苦中夹甜,越喝越香。那种香气至今还令我回味。后来才知道,父亲要拉着小平车到几百里外的北山去拉炭,供我们一家人的做饭和取暖。深夜动身,次日天黑才能赶到煤窑。那“稠”的蔓菁汤是对父亲的特殊照顾。每每想起来,我就感到无比的心酸。
外祖母生前曾对我说,我父母历经三年自然灾难,又遭遇“家难”,是蔓菁给了他们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蔓菁汤虽然后味香甜,但吃多了会让人发“胖”。所以父母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调剂我的生活。
眨眼间,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蔓菁也作为特定时期的产物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面对琳琅满目的餐桌食品,人们却总是难以忘记他们的救命食物。我的父母就是其中之一。
2000年的立冬那天,大雪纷飞,我们聚家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蔓菁。父亲说:“怎么突然有种想吃蔓菁的感觉。”我说:“冬天还有蔓菁?”父亲说:“蔓菁的生命力极强,即使地冻三尺,它的肉身也是活的,暖的。现在挖出来吃最甜最香最有营养。咱村外的路边就有。”
父亲扫开地上覆盖的厚雪,十几颗经过霜打的绿色樱子呈现在眼前。好在地只是冻了个表皮。很快就挖到了十几根蔓菁。父亲如获珍宝亲自动手,把蔓菁清洗干净,切成小节,掏好小米,又放了几个红枣。很快屋子里弥漫着缕缕清香,蔓菁的特有味道加上小米的香、红枣的甜,更令人垂涎欲滴。父亲仔细品尝了一口说:“过去是喝,现在是品。两个时代,两种味道。”我不明白。父亲说:“喝,是为了填饱肚子,饥不择食。品,是静下心来,念念不忘。”
饱时不忘饥时苦,富贵常记贫贱寒。只有时刻不忘过去的艰难,才能珍惜今天的幸福,才能养成了节约粮食、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再喝一碗蔓菁汤”,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慢慢地品尝,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难忘蔓菁汤,难忘过去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