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好饭不怕晚。同样,好书也不怕晚。与临沂作家庄园编著的《靖一民作品研究集》的握手拥抱,经历了一波三折。
去年三四月份,从微信里得知,有我写的一篇小短文,收录到《靖一民作品研究集》中了。靖一民老师身体的原因不能将书寄至,我便计划去他家去取,但是我住在老城区,而靖老师住在新城区,中间有一段较大的距离,不太方便。我知道该书2022年3月出版了,疫情的原因,当时无法邮寄。去年我去市政务大厅办事空档,约定时间后,结果有两次靖老师不是在医院就是有事,没有取成。近日春节假日期间去临沂新华书店闲逛购书,意外的是:在新华书店的“临沂作家作品专柜”里,这本《靖一民作品研究集》赫然在列,我不由得赞叹:甚妙!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用不着去靖老师家取书了,这书不就在眼前嘛!我毫不迟疑,赶紧购买,再者也为个人出书在经费上的支持,尽一份绵薄之力。
于是掏出手机,配合书店工作人员扫码付钱。然后喜滋滋的,出门骑车回家。过了沂蒙路走了一段路,我低头无意识地扫了扫车筐里的书,忽然发现那书不见了,只有一同购入的另一本《北大国学课精讲》还在,那本书呢?那可是和另一本书一同放入车筐的啊!我回忆。咋不见了?我赶紧停车找寻,然后原路返回,也没有找到。原来车筐盖没有压紧,放到下面的《靖一民作品研究集》一书在车子颠簸行进中滑落掉了。于是急忙折回书店补买了一本。
这时候,内心思量,这本书的获得真得是很不容易。人们常说,好东西总是姗姗来迟,好事多磨嘛 。生活中,有些事要珍惜,就如获得《靖一民作品研究集》一书的过程,费了些弯绕,还好天遂人愿。内心告诫自己:拿到书了要好好研读。编者庄园编辑出版它时,除了承担了出版费外,也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进行了研究并精选。这本书更是全国读者读靖一民作品的一个大集结。
靖一民在文学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表现在多方面。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有机会参加山东省民间文艺研究会组织的采风活动,开始涉入民间文学的研究领域,并在《民间文学》《故事会》等国内大刊发表故事作品和研究论文。后来,他又把主要精力转移到纯文学创作上,确立了自己的文学追求:写人生、人情与人性。从此之后,他不论写什么体裁的文学作品,都会站在人性的角度去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揭示主题,使其作品能更深刻地反映社会与人生,陆续在海内外报刊上发表了小说、散文、文学评论等1000余篇,出版了《说给风听》《夜雨秋灯》《爱情与背叛》《情依风中》等14部文学作品集,成为较有影响的作家。
在小说创作方面,靖一民的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黑色的爱》《流不尽的“红嫂”泪》《玉碎》《远山的回声》等,短篇小说有《请把爱情还给我》《毁船》《一缕青丝》《月难圆》《继母》《没有消逝的琴声》等。这些作品对婚姻与人性的冲突进行了深刻反思,在不同时期发表后,都曾产生了广泛影响。以《流不尽的“红嫂”泪》为例,小说在《雨花》杂志1990年第二期显要位置发表后,曾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文学大家王鼎钧、邵燕祥都曾撰文予以赞同,《中国青年报》与《山东大学报》还进行过激烈争论。尽管此文已经发表30多年了,但至今仍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和史料价值,不仅时常被人们提起,还作为靖一民的代表作被收入各种典藏。
我读了靖一民的《说给风听》后,开阔了视野,除了敬仰之外,更多的是收获。靖一民所读过的书,都在他的脑海中镌刻下太多痕迹,直接影响到了他的写作。所以,他在《王的悲剧)中,才会以史料为据,指出《史记》中的屈原,是司马迁塑造的爱国诗人,有夸大、虚构的成分。且不说这个结论是否符合历史事实,但至少可以证明,其读书之多,分析之细,思考之深,研究之精。这种“见微知著”的求知精神,是值得读者和学者们学习的。由此他得出论断:“武士的刀锋,文人的笔锋,是绝对不能轻视的!”。
《悲情母亲》一文中,令人看到了一个悲情母亲:“她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知道钱对于人生是多么重要,所以有时为了钱才会放弃尊严和亲情。”不由得感叹,贫穷,不仅扭曲了其母亲的人生,也剥夺了她作为女人应有的尊严。
靖一民由于长期劳累,积劳成疾,50岁时病倒了,心脏做了搭桥手术。在住院时,躺在手术台上,经历了手术的生死痛苦,他悟出了许多平时无法感知的人生道理:“人在不生病时, 并不知道健康是多么重要,为了能出人头地,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去拼搏。可一旦病重住院了,才会大彻大悟:在死亡面前,一切名与利、荣华与富贵、高贵与低贱都变得毫无意义。既然如此,我们何必费尽心机去追求那些高不可攀的东西呢?我们又有什么必要争权夺利,甚至相互倾轧去获得那些蝇头小利呢?人比所有的动物都聪明,但人却不如动物会算账。大多数动物都是温饱即满足,它们不会为储存食物而费尽心机。而人的欲望却没有边际,在温饱之后还会为名为利苦苦奋斗,所以会活得很累。但生命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论贫富贵贱,当生命终结时,谁也带不走丝毫财富。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去计较点滴得失呢?”
翻阅靖一民的作品,会发现他为几位文化名人立过传。此有一事,在文坛上引起震动。
读过早期出刊的《小说月报》的人,大都会记住王思玷的名字。他在该刊连续发表的七篇小说,都以其饱蘸激情的笔墨,比较真实地描绘了20世纪 20年代初期鲁南农民的痛苦生活,被茅盾先生赞为“活的人生图画”。但这位曾引起广泛注目的作家,人们尚未弄清他的生平情况,就“像彗星似的一现就不见了”(茅盾语)。新中国诞生后,人们也没查到他的下落,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大谜案。据靖一民介绍,大约是1989年深冬的一天,他正坐在书房里写作,一位身材瘦弱的老人突然慕名来访。询问来意,方知他是王思玷的侄子,名叫王伦和,是一位退休教师。这位老人向靖一民介绍了王思玷的详细情况,并留下了部分与王思玷有关的资料。送走王伦和之后,靖一民便放下手头的写作计划,约枣庄的朋友王善民共同做这项工作。经过半年多的查阅资料、实地考察,他们编纂、撰写出了12万字的文史研究集《午夜彗星》。带着这本书稿,他们来到了北京。在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原主任周明的帮助下,向著名作家冰心汇报了发现王思玷的经过。冰心老人非常高兴,欣然为该书题写了书名。然后,他们又拜见了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马良春先生。他抱病审阅了书稿,并为该书作序,称赞此书“为现代文学史填补了空白”。1991年,《午夜彗星》由人民中国出版社出版发行,在海峡两岸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靖一民的作品,著名作家王鼎钧、李存葆、王火等前辈撰文都表示肯定,王鼎钧称赞其“文笔朴实,风格厚重”;李存葆称“靖一民散文集中不乏独具艺术个性的佳作,这意味着他在散文创作方面尚有不容小视的潜能”;王火赞其“只要思想闪着光,人生的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文学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离开了文学创作,我的生命会变得毫无意义,所以我才不愿停笔,仍每天都坚持写作。请相信,在属于文学的舞台上,我愿意永远盛装出场,哪怕是没有观众,我仍会把独有的唱腔留给这个世界的!”。 靖一民自言。
编者最后指出,这是一本尚未完成的研究集。因为靖一民仍然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着,而且他晚年的作品质量更高,更值得我们研究。所以,在这本书问世之后,还会继续关注靖一民的文学创作,搜集整理他的相关材料,为有志于研究沂蒙作家的学者们提供更多的资料。
该书到手,虽历经一番周折,由此提醒我珍视这本得来不易的文学珍品。我且慢慢品读、思考、消化、吸收、提升、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