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宋宝荣的头像

宋宝荣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8/11
分享

道德亭记

   宋宝荣

道者到也循道可通万物而自然

德者得也唯德方是自然才载物

这是西山道德亭前柱子上的一幅篆书联。褐红色的柱子上用石绿石青油漆写成,漆层厚薄不一,颜色斑驳陆离,不知道重涂了多少遍。

西山是一座花岗岩体小山,四周高山环抱,山上树木杂生。在半山腰上,有一个小亭子,人们称其为“道德亭”,又称“老亭”。

西山并不出名,它上面的亭子也不出名,但附近的人们登山游玩儿,总要转一个弯儿,去抚摸一下道德亭,这几乎成了一种习惯,以至于道德亭的石柱的中间以上部位被人们摸的溜光圆滑,几乎成了象牙,就连亭子前面的石阶也被踩上了不少石坑。

道德亭还真不知道修于什么年代,更不知是什么人建的,但绝对很早。

亭子的底座,是用整块花岗岩雕凿而成的,三个柱子的地方还直接雕刻成了柱基,中间凿洞,木柱就立在石洞中。石洞下有对称的两小孔,可能是排水防止柱子腐朽用的。西北角的花岗岩较低,就另外找了一块巨石,雕凿成其他三个底座的形状,也有对称的排水孔,但上面立着的却是一根花岗岩石柱,就是被人摸光滑的那根,应该是后来人补上的。

四根柱子上部有卯榫,用木梁相联,上部形成飞檐亭冒,上铺琉璃瓦,琉璃瓦多有破损, 破损处多生长着杂草。微风过处,悉索有声。

道德亭不属于寺庙,寺庙有神佛庇佑,能在历朝历代幸存。道德亭能长存,则在于道德。大道至简,无人觊觎。这也是另一种有与无的道理吧。

道德亭的后面,左右两边各有一棵古柏,一大一小,生在花岗岩的半石坡上。树干粗壮,似擎天立柱。树枝虬曲,如舞风蟠龙。老去的树枝多突秃枯空,活着的树枝则苍翠繁茂。几条裸露的树根如钻山甲,使劲地挤进狭窄的石缝中。树冠掩仰宽阔,随枝突兀,虽年久沧桑,但枝叶繁茂,纵有千年沧桑,却似青春年少。

花岗岩山体,土壤贫瘠,营养匮乏,柏树生长极其缓慢,这么粗壮高大的柏树,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风雨雨。

东面柏树略矮,树枝横生,东南一根枝丫,一臂探出,如帚拂地。昭示众人,迎接宾客。

西边柏树,树干挺立,略有掩仰,如擎天之柱。树枝繁密,万条喷发,更显生机。自下而上,层层苍翠中,间以几条老干。正似一位白发苍苍的智者,在蓝天白云中,迎风沐雨,坚守道德。

树上系满了红布条,堆堆挤挤层层叠叠。中国人的智慧,就是永远充满希望,事事向好的地方想,处处往好的方向干,并且总有办法。即使是一根红布条,也要踮起脚,伸直胳膊,努力的系上树枝,无论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家人,绝对诚信诚意。就是这么轻微的红布条,将亲情系在一起,同甘共苦,战胜困难,取得胜利。这也是一种生存的道道吧。

道德亭简单,朴素。

故常无,用以观其妙。一个妙字,包含了古人无穷的智慧。

始于无则常有,无是动力。始于有则常无,有则累坠。俗人往往忌无而尚有,而圣人往往顺其自然。就像天空,只有无云的情况下,太阳和月亮才现出真貌。

道德亭没有历史。

得道之人不欲见贤,所以老子与青牛都隐去了,不知所终。然而,道德二字却无处不在无人不知,即使这小山上的破亭子,依然留有魅力。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道德亭后的两棵古柏,古拙虬曲,绝无栋梁之材,正因为如此,才不至于被人取材了去。

一汪山泉,从亭傍滑过,缓时叮咚有序,急时哗哗无章,将这静寂的道德亭,时时摧醒,不让它永久的沉睡了去。而道德亭呢,也正好有了时时唱歌的玩伴,一年一年地打发掉埋藏在心里的寂寞和孤独。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道德亭历经风霜雨雪,因其生存有道,依然挺立。阳光依然普照,泉水依然流淌,柏树依然苍翠,游人依然向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