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当到腊月十五的时候,父亲都要忙着给人家熬糖稀。糖稀是一种食品,用来做酥糖、炒米糖、花生糖、黄豆糖等。
现在回忆起来,父亲算是一位老乡贤,虽然自家没有开过糖坊,但做糖的工具一应俱全,有做酥糖、炒米塘、欢团的工具,因为父亲熟悉制糖稀的技艺,乐于助人不收分文,所以在腊月里忙得不可开交。
父亲告诉我:过年做糖离不开糖稀,制作糖稀工艺并不复杂。首先,将糯米秤出10斤或者15斤,浸泡一天后淘洗干净,下锅煮成糯米饭,铲出锅巴。把糯米饭用冷水稀释,按照比例放入麦芽粉拌匀,掌握糯米饭的温度,这是关键所在,然后盖上锅盖,铺上棉被,锅灶堂里撒些草木屑慢煨保温,火候适宜,不宜过大。一般过12小时可起锅,中途打开锅盖,用手试温,顺便取出几粒米饭,用手指轻轻一推,米粒只剩下米皮就可以打捞出锅。出锅时用纱布制成的袋子,将糯米汤压紧去渣,再将压出的糖水放入锅中,用火熬煎,熬到一定的程度,水份蒸发,最后得出来的就是糖稀了。
想起父亲当年熬糖稀的情景,记忆犹新。常常站在灶台边观看,不时指指点点,问这问那,现在回味起来,如同自己的人生路。人生路上多坎坷多磨炼,经历一番风吹雨打,艰难困苦的糖稀式熬炼,才能真正体会生活中的百般滋味。
暑假,我把一双儿女带到田边干农活。炎热下,用镰刀收割早稻,用电动脱粒机一把稻一把稻地上机脱粒。在烫热的水田里栽双晚稻,累了跑到池塘边的柳树下休息,毫不心痛,告诫他们说:“如果你在上课时打瞌睡,就想想此时劳动的辛苦!”教育孩子要以实实在在的形式去教育,他们才长记性。
生活就是平平常常,平平淡淡,粗茶淡饭,日久天长,不可风起来雨起来。生活中,夫妻俩互敬互爱,俗话说:“桌子板凳一样高!”也就是说夫妻俩平起平坐。生活中,夫妻俩日久天长,不可能没有争争吵吵,俗话说:“日头打破头,晚上睡一头!”也就是夫妻俩没有隔夜仇。
说到这里,使我想起五十年前的邻居,一个远房爹爹的辈份,我们见面喊爹爹。爹爹和奶奶经常吵架,在村庄里是出了名的,奶奶逞些强,一旦吵起来就用棍棒打爹爹,而爹爹穿着棉袄弓着背给奶奶打,从不还手,仿佛不打得他似的。奶奶不仅打他,而且还不让爹爹睡家里,去睡下屋。有一回,爹爹跑来告诉我母亲说:“珍珍子,还真怪,昨晚没有讨打,一晚上没有困着!”
我在一旁听着,觉得有点怪,等爹爹走后。母亲说:“争争吵吵,一生到老!”
毕竟是结发夫妻,经历过人生风风雨雨也不容易,要是如今的小夫小妻,不知道离过多少回婚了,对“家”的意识太淡薄了。
生活中,夫妻感情是经过长期磨合而成,象熬制糖稀一样,去掉杂质,去掉水份,去掉夫妻间的一切不醇的思想杂念,最后留下的是真情实感,勤俭持家,白头偕老到永远!
再说熬糖稀,一般吃过晚饭后开始,锅灶洗干净,把糯米糖水经过大火燃烧,等熬煎好用葫芦瓢舀出糖稀,再用温火慢烧,锅里会结成象锅巴一样的糖壳。用锅铲铲起放进冷水里,就成了自家土制的糖果,吃起来风味挺不错的!儿时的我为等吃这种糖果,候到半夜,那是因为嘴馋!
2023年9月3日夜写于金家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