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缪文中的头像

缪文中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8/08
分享

招蜂

“一向年光有限身”,早就想探究五叔招引蜜蜂的秘方。

今天终于成行。一早,坐上五叔的东风小康,沐着曦光向义西草大坪方向前行。晨曲中打开车窗,清风亲吻着脸颊,令人舒适而惬意,香樟树在道路两旁列队,接受我们的检阅,每一片叶子都精神抖擞,向我们敬礼。

1

驶入宽阔平坦的四海大道,车流虽不大,五叔却一直保持着平稳的车速。柔柔的曦光透过挡风玻璃照在五叔身上,深蓝色T恤衬托出的头顶显得油而光亮,棱角分明的脸庞上爬满了粗细交叉的皱纹,两道浓眉下的眼神刚毅沉着。看见路边金华方向的指示牌时,五叔回忆起二十年前和我一起去金华交通驾校学车的情形,而后聊起了近些年的生活状况和家长里短,把我沉醉在窗外蓝天白云里的思绪拉了回来。

五叔今年六十一岁,在家排行第五,青年时是个力壮如牛的铁匠。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他改行做了啤酒批发商,并买了一辆“天目山”牌的机动三轮车。于是婶婶坐守店铺,他顶风冒雨给代销店送货。那时候,批发商不多,也不会送货上门,因此五叔送货上门的销售模式深受开代销店老板的欢迎,我们前洪乡辖区的代销店都成了他的客户。五叔为人随和,送货及时,价格公道,服务又好,因此名声鹊起,随后,他的业务范围延伸到了周边柳青、东河和后宅等多个乡镇。他这一送,就是二十多年。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生活的艰辛,岁月的磨砺,使五叔的头发渐渐脱落,以至于寸草不生,成了邻近乡村有名的“光头强”。我曾听到很多人说,你这个油光可鉴的“光头强”五叔就是个聪明绝顶的人。

“长江后浪推前浪”,自五弟参加工作后,五叔才慢慢放下他肩上那副沉重的担子。但他却闲不住,扛起锄头,把以前荒地重新开垦,整理得井井有条,种上了各种瓜果蔬菜和五谷杂粮。

七八年前,我偶然发现,五叔竟然成了蜜蜂的好朋友。于是,他的生活里多了一份乐趣,开始了田园生活以外的甜蜜事业。他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脑子很灵活,蜂箱和一些工具都是他自己亲手制作的。近年来,我们兄弟几家都沾光,经常能尝到五叔采收的那份原汁原味的蜂蜜。真是甜在口中,暖在心里。

2

过上溪后,进入岩口湖库区,车沿着蜿蜒曲折的湖边公路继续前行。车窗外,岩口湖像一面不规则的镜子,镶嵌在高低起伏的群山之间,一弯碧波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粼粼波光,像是一群美人鱼眨着神秘眼睛在打探我这位不速之客。湖畔的美丽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鳞次栉比的新房掩映在湖光山色中,斑驳的倒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声中回荡。

不经意间,十几辆车从我们旁边鸣笛超过,五叔却保持着30公里/小时的速度,不紧不慢的前行,他告诉我,你先把景色赏个够,回家用文字把它保存下来。

五叔,你太抬举我了,我担心自己脑子里的墨水不够用啊!

车出黄山村,从九曲十八弯的山间公路盘旋而上,行使了二十多分钟后,到达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仙坪村。

3

资料显示:仙坪村是义西最偏僻的山区,坐落在海拔800多米的山腰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耕地稀少。自2000年实施异地奔小康以来,仙坪村已经实现了下山脱贫,走上了小康生活。如今,原仙坪村旧址已实现退宅还耕,退宅还林。

我们在一处房门上挂在锁的旧房前泊车。一条母黄狗带着小狗从屋后摇着尾巴迎了上来,原来,五叔隔三差五来这里,已经跟它们熟识了。母狗朝我打量了一番后走开了,小狗却粘着我,似乎知道我是来这里玩的,缠着我的裤脚要我带它去玩。

甩开小狗,跟五叔来到山林前,驻足四望,但见:蓝天白云下,群山连绵起伏,青松翠竹在微风里摇曳身姿;老屋身旁,两棵桃树果实累累,绿叶轻抚着桃子,桃子却在风的唆使下与阳光捉迷藏,一会儿露出调皮的笑脸,一会又羞涩地躲进枝丫间;郁郁苍苍的劲松脚下,幽草翩翩起舞,自我陶醉,蚂蚁旁若无人,逍遥自在;停僮葱翠的林间,山雀清脆的呼唤声声声入耳,群蝉合奏的进行曲蛊惑人心......

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一文中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此刻,大自然的壮美让我悠然,大自然的情怀让我释然,大自然的语言让我坦然。

触景生情,诗兴大发,我即赋一首七言绝句如下:

白云游弋结成团,小树轻言顾自欢,

泉水不知山顶趣,入流还欲激回澜。

意犹未尽之际,一个熟悉的身影闯进了我的眼帘,定睛细看,竟然是一头尘封在记忆中很久的金华两头乌,它带着五六只小猪仔在草丛中穿梭,无忧无虑的觅食。我毫不犹豫就打开相机,把它们风姿绰约的身影分享到了朋友圈。

4

大自然的景色令我沉醉。

嗡嗡嗡......忽然,耳边传来蜜蜂的声音。有几只从身边飞过,瞬间转移了五叔的视线,触动了他那敏锐的神经。

五叔转回头对我说:“你看那飞行姿态,肯定是刚采蜜归来,跟上它们!”

于是,我们循着蜜蜂前进的方向一路追随,走了三四十米山路,转过一个小山坡后,它们竟然消失了。

我一声叹息。而五叔却露出笑容,坚定地对我说:“蜜蜂的窝就在附近。”

五叔跟蜜蜂打交道七八年了,很熟悉蜜蜂的生活习性,对蜜蜂的气味更是特别敏感。

在附近观察了几分钟后,我们进入松林继续搜寻。刚进入松林不久,他就指着前面一间老房子兴奋地对我说:“肯定在那里!”

原来,松林里有一间仙坪人下山脱贫后留下的老房子,墙头的红砖有一部分已经脱落了。

我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五叔,问他:“蜜蜂怎么会把家安在一所破房子里啊?”

五叔告诉我,吃住是动物生存的保障,我们人类需要,蜜蜂也一样。蜜蜂是群居昆虫,有较强的社会性,它们每天出去采蜜,采了蜜就会飞回一个固定的地方。但是,当一个蜂群繁衍规模太大造成拥挤时,它们就会分群。

我们来到老房子里。房子已经荒废好久了,房顶的瓦片已经残缺不全,几根椽子摇摇欲坠,房间里的野草已有半米多高了。五叔环顾了一周后对我说:“在那里!”

果然,在靠南的墙角上,离地两米多的墙缝里钻出来几只蜜蜂。

五叔叫我拿着蜂板,暂时离开远一点,以免受到蜜蜂的攻击。他带上面罩,取出细格子网袋,轻轻地走到墙角,用右手慢慢拆开墙上的红砖,一块,两块,当拆到第三块的时候,里面的蜂群开始涌动,纷纷往外跑,说时迟,那时快,五叔左手把网袋朝墙孔一罩,右手扶住网袋,蜜蜂们大都飞入网袋。随后,他叫我把蜂板递过去,放进了网袋,嘴里不停地安慰网袋里的蜜蜂:“不要吵,不要闹,我带你们去新家。”

说也奇怪,听了五叔的话,网袋里的蜜蜂都静了下来,乖乖地聚集在蜂板上。

难道五叔懂蜂语?我一脸疑惑。随后对五叔增加了几分崇敬。

转念一想,我们都已进入小康社会了,或许蜜蜂们正期盼着改善生活条件吧!

后来,五叔告诉我,他在蜂板上抹上了一层白糖。

5

当五叔前往其他地方招引蜜蜂时,我抽身来到路边的仙坪水库,下水体验了一把高山水库中的水温和静谧。“身世沉浮随浪去”,躺在碧波中仰望蓝天白云,耳边是虫嘶鸟鸣蝉伴奏,悠闲惬意之感油然而生。“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仙坪的气息是那么纯净自然,令我流连忘返。

上岸,五叔也刚好返回,他手里却多了几样东西:清凉解暑的“六月雪”,凉血解毒的车前草,被誉为仙草的灵芝,袋里还有富含营养的野生猕猴桃,味道鲜美的竹荪......看来是大山深处,藏宝无数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再次得到印证。

下山路上,山风送来淡淡的清香,富含氧离子的清新空气让我禁不住闭上眼睛,做了几个深呼吸。翠黛的群山叮嘱我,赶上好时代,莫负好时光!

6

这次,五叔共招引了一千多只蜜蜂。我知道,回家后,即使房价再高,五叔也一定会为它们营造一个温暖的家。我相信,在五叔的悉心照料下,它们一定会在新家安居乐业。

于是,我跟五叔相约,待到产蜜季,第一时间让我尝尝这批蜜蜂所产的蜜。五叔欣然答应,他说我也是迎接它们下山的人。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终至所归,这是我跟五叔去招蜂的最大收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