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缪文中的头像

缪文中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0/26
分享

风从义乌来

风从义乌来

—义乌作协赴临海采风随感

缪文中

“落红漂染青翠,万物增添彩装”,风把秋天绘成了一幅多彩的画卷。天,蓝得很透彻;云,飘得很洒逸;阳光,温暖又怡情;青山,靓丽而迷人。

秋意正浓,岂能辜负?我乘着舒爽的清风,跟随义乌作家协会采风团一行八十余人到临海,感受了东湖公园里曲桥、亭台和楼阁所沉载的厚重文化,领悟了台州府城墙(江南长城)残存的墙砖所经受岁月磨砺,重温了紫阳古街上那些即将消失的生活习俗,进而感叹:千年古城又是“太微启灵宇, 紫殿含祥风。”

风从哪里来?又吹向何处?带着这个疑问,我走进了东湖公园。冠顶“台州园林之首”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而导游的步伐却总是那么匆匆,走马观花。踏进骆临海祠时,导游显得有点拘谨了,因为她面对的是骆宾王故里的文坛精英和骆氏后裔。在骆宾王铜像面前,我们向客居异乡的圣贤恭敬施礼,虔诚叩首。

骆宾王是义乌的骄傲。他七岁赋《咏鹅》诗,流传千古,妇孺皆知,并成为中国唯一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科书的儿童诗;《讨武曌檄》被誉为“亘古一绝”。在初唐风雨激荡的年代里,骆宾王并不是一个驾驭风云的政治人物,而是一个经常被风雨吹打浇淋的落魄者,久戍边城、屡遭贬谪、入狱为囚,这些经历造就了耿介正直的品性和敢作敢为傲然风骨。作为“初唐四杰”之一,他与王勃、卢照邻、杨炯一起,荡涤六朝文学颓波,革新初唐浮靡诗风,扩宽了唐诗的题材,加深了唐诗的思想意蕴,使唐诗增加了刚健高昂,为盛唐文学的繁荣吹起了改革的东风,为故乡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义乌近代三杰《共产党宣言》首译者现代教育家陈望道、文艺理论家诗人冯雪峰、历史学家吴晗无不受他的文风影响,而“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义乌精神正是他品性的传承和拓展。

如今,由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浙江省作家协会、义乌市人民政府主办每年一届的“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已成为全球儿童诗歌界的盛大赛事,也是先贤遗风的传承和发扬。

登上被誉为“江南八达岭”的台州府城墙瞭望台,但见四周群山绵延起伏,像一个母亲紧紧地把临海城抱在怀中;东湖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的长城脚下,光彩夺目。“曲径披风不觉暑,清尊浣月最宜秋”,习习秋风里,亭台温婉,湖水绮丽,垂柳依依,情意绵长……

抚摸着城墙上历经沧桑墙的砖,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戚家军”抗击倭寇时的烽火边城和刀光剑影。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戚继光从山东备倭南调至浙抗倭前线,在战斗中,他发现手下士兵懦弱而畏敌,战斗力不强兵员,一筹莫展。当听闻义乌人血气方刚威武勇猛时,他亲自来义乌,在义乌知县赵大河的配合下,从义南赤岸一带招募了4000人,组训了一支英勇善战的军队。这就是令倭寇闻风丧胆的“义乌兵”。戚继光记曰:“是年(嘉靖三十八年)秋罢臣旧兵,使往义乌,民心风偃,义士云集。”可见,“戚家军”的主力是“义乌兵”。

风起云涌多少英雄,风吹云散几度沧桑。驻足古城墙,耳边依稀传来远去的鼓角铮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从淹没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的黄尘古道上朝我走来:俞大猷、王春泽、王如龙、王惟中、陈大成、陈子銮、陈文澄、陈禄、叶大正、金科、童子明……这些优秀的义乌儿女,为了国家的安宁,背井离乡,在戚继光带领下先后在台州、福建等地冲锋陷阵、浴血杀敌,荡平倭患,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他们像一颗颗星星,闪耀在历史的天空里,也让“义乌兵”这个义乌人的群体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璀璨的一页。旋尔刮起一阵阵“义乌兵”的虎将雄风,激励着故乡人民不断奋发进取。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时空在变,乌伤大地上的英雄气却从未改变。勤耕好学的义乌人民,继承了先辈们敢闯敢干的精神,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把义乌这个原浙江中部的贫困县打造成了举世闻名的“国际商贸城”,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模范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成功的样板,让鸡毛飞上了天。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紫阳古街上,俊男靓女熙熙攘攘,宋代服饰的管理人员让我穿越了时空,走进了现实版的清明上河图。在现代科技和古典雅韵的碰撞中,我品尝了素有“浙江第一豆腐”名号的临海白水洋豆腐,丝滑柔嫩的豆腐让我体会到了台州人民的勤劳勇敢和真诚友善,这种味道所包含的特性正与义乌精神完美契合。

“兴善门”城门口凉风习习,一道熟悉的风景映入眼帘。一面面鲜红的“戚”字旗在古城墙上迎风飘扬,我想,吹动“戚”字旗飘扬的不仅仅是自然风,还有骆宾王的文风和“义乌兵”的雄风。从义乌吹来的发展经验和“绿水青山展新颜,乡村振兴谋共富”时代新风,给临海经济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风从义乌来,吹到临海,吹向全国。

2023年10月24日 20:30初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