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缪文中的头像

缪文中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2/29
分享

“龙行龘龘”引发的思绪

“龙行龘龘”引发的思绪

文/缪文中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春节期间对亲人朋友表达美好的祝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盼。

龙年伊始,万象更新。新年有礼,微信必读,今年亲朋好友发来的祝福语中,竟然发现一些“生僻字”,“龙行龘龘(dá dá)”、“前程朤朤(lǎng lǎng)”、“生活䲜䲜(xian xian)、“事业燚燚(yi yi)”等等。这些带有生僻字的词组,让我这个搞文字工作的人也一脸茫然。若不是后面有拼音标注,或许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读音,更别说其中的意思了。

于是朋友圈里有人庆贺:“龙年伊始,就是认识了好几个生僻字,这是第一大收获。”

有人吐槽:“乍一看,还以为是茅山道士画符的专用字,不知道是谁从哪个旮旯角落里捣鼓出来的?”

有人担忧:“要是以后教科书上多了这些字,小朋友的九九八十一难中,岂不是又多了一道坎。”

其实,这四个带生僻字的词组,是对人生非常形象的描述。

龙行龘龘,描述了一个人在事业上,如同龙一样腾飞,不断前行、攀升,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前程朤朤,描述了一个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和追求,不断向前,拓展事业版图;

生活䲜䲜,描述了一个人的生活中状态,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不屈不挠地面对生活;

事业燚燚,描述了一个人在事业上的热情和激情,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好的发展。

对于在新年祝福语中用惯了“五谷丰登”“三阳开泰”“财源滚滚”“福气满满”“好运连连”“福寿绵绵”的我来说,也是耳目一新,再次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虽说中华文化大部分产生于封建社会,但其中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尊师重教的思想、孝道观念的传承等。

于是......

我想起了在不同场所的敬辞,对他人的各种尊称。

想起了去年热播的动画片《长安三万里》,片中多次出现高适翻阅《河岳英灵集》的片段。《河岳英灵集》是唐玄宗时期殷璠编选的诗选,其中汇集了当时24位诗人的234首诗歌(今存228首),而片中李白、王维、王昌龄等人的诗词均收录其中,这让中华诗词以更形象的方式深入到广大群众的视野中。

我也感受到了近年国学的风靡。许多高校成立了“国学院”,有些地方甚至学前班就开始进行国学熏陶,民间对经典文化的传承和讲习活非常活跃。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同学在学习《周易》《道德经》《阳明心学》,其他修行类、教养类、康养类、文旅类的活动更是层出不穷,国学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的一个新热点。国学的复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的具体表现。

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对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就是展现中国人民的精神志气,提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化,对传统文化认同程度有所偏离。这是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我们最不缺的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能力。所以,我们能在社会生活中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机遇。比如,当你心烦意乱时,听一曲禅音,会使你迅速安静下来。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对内心、精神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正好能为人们提供这方面的寄托和指引。再者,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抖音等平台的推动下,中国优秀传统文 化正以更多的方式传播给世界,为世界带去东方文明的饕餮盛宴。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朝朝暮暮、岁岁平安”。新年祝福语,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递进,从儿时听着爷爷“吉祥如意”、“心想事成”的祈祷,到父亲点香祈福时口中的“迎春纳福”、“五福临门”,再到如今“金玉满堂”、“年年有余”的现实,“事事顺心”、“四季平安”永远是咱们老百姓不变的初衷和共同的企盼,纯朴而简单。

当我再次咀嚼“龙行龘龘(dá dá)”时,朋友又给我发来下面这些祝福语:“志气玱玱”、“功名玓瓅”、“智慧棽棽”、“创新鱻鱻”、“福禄穰穰”、“德行穆穆”、“岁月峥峥”、“人生璨璨”。

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