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一座典型的江南城,素以“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模式立于世间,即便到现在,当高楼大厦大行其道,苏州还是谨慎而周全地保留着平江历史街区的平层屋宇,给世人永留一份苏式生活的清新庭院,在忙碌的生活间隙,来此依然可以捡拾几多“梦回平江府”的悠闲,濡染一种“烟雨醉江南”的优雅。
一条平江河纵贯平江街区南北,像一条脉搏。狭窄的河道律动着古老的底蕴;滋养着岸边的草木;回响着袅袅的评弹;浸润着天光云影和屋桥连廊的倒影;悠荡着一条条小巧玲珑的江南船,橹声欸乃,流水清幽……
舟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行于平江河上,便是入得江南图卷,绵绵不绝。那画的底板也许是河边一个镂花窗棂,里边坐以一个身着旗袍的琵琶女,正“轻揉慢捻抹复挑”,琵琶叮咚,清音玩转;也许是一个粉墙黛瓦的墙角,院那边绿竹猗猗,正有梢头在日光里微醺;也许就是一排石条筑成的驳岸,岸上一丛弯曲躬身的迎春低垂着枝条……一切都是一帧帧独特的苏州风雅图。
河上,数桥相望,座座气韵生动,像佩戴在平江河这条玉臂之上的一只只手环。它们双脚勾连着两岸,条石的身躯上那些刀刻斧凿的印痕、人影踩踏的足迹、风雨打磨的包浆,都是时光刻录的密码。或方或圆的桥洞,或高或低的桥身,或宽或窄的桥面,一座座各有千秋。
朱马交桥旧名朱马茭桥,“茭”即为“干草”。遥想南宋抗金之时,这里曾是马队的运草通道和干草场,那位朱姓将军的干云豪气一定激越过平江河曾经平静的胸膛,涟漪层层,抒不尽,苏城人的报国情。
青石桥旧称众善桥、苏锦桥、苏军桥,其名多变,其形也在悠长的时序中多变,在宋代曾是一座单跨石梁桥。1960年改为平板桥,2005年又恢复成拱桥。不同时代,变却的是不同的身姿,不变的是其坚守平江河的青石之心。
雪糕桥是一座廊桥。古籍“二十四孝”中,张姓孝子家贫断粮,无奈之中,抟雪为糕,以奉父母,传为佳话,便建桥纪念,以为物证。
……
一座座桥基本出自于宋,踏足古桥,仿佛穿越时空,寻宋江南,聆听了一番时光老人刻录于磐石之上的动人故事。
徜徉于平江路两侧的街巷里弄,感觉乘在了一只大鸟的翼翅上,那沿巷伫立的一排排鳞次栉比的苏式屋宇是一根根羽肋,而镶嵌在羽肋上的那些靓眸般的花纹便是旧时的朱门大户、现时的文化坐标和一座座古为今用的学校。
先于东翼行走,穿梭在建新巷、钮家巷、肖家巷、大儒巷、南石子街、南显子巷、悬桥巷、蒹葭巷、曹胡徐巷、东花桥巷,如同翻阅一本苏城古朴的书卷。穿越古今,追慕锦绣风雅。
钮家巷内坐落着方宅、王宅、太府第、苏州状元博物馆、观前庭院牌楼。苏州状元博物馆原址是苏州状元潘世恩故居。潘世恩被称为“四朝元老”,历事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学术有成。潘世恩一脉,民间习称“贵潘”,享有“天下无第二家”之誉,是苏州当时显赫家族。博物馆主要介绍了以潘世恩为代表的姑苏状元群体,展现了苏州状元文化。
肖家巷中虽无显赫大族,亦有名人艾步蟾故居、张辛稼旧居等,叩见其门,如见昔人。这些苏州古巷里曾经的身影,皆是苏城的自豪。
在与南显子巷几乎相连的南石子街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幼儿园、小学、初中,校校兼备。其中,大儒中心小学的前身曾是清朝徐氏春晖义庄的一部分。苏州市第一初级中学所在地则为惠荫园。这些学校像树,根系深扎历史,树冠荫蔽未来。
结束平江路东翼街巷的行旅,再于平江路西翼游走,穿越邾长巷、中张家巷、卫道观前、混堂巷、大新桥巷、大柳枝巷、丁香巷、胡厢使巷,这里的生活在逝去的日子里,或许更趋娱乐。
在评弹博物馆有听不完的琵琶叮咚,想论世的惟妙惟肖,虑弹词的亦庄亦谐;在昆曲博物馆有赏不尽的婉转水磨,感受江南天堂里的烟雨水韵。
最后于平江聚坐处,看小桥流水人家,在“好酒好茶好友”的慢时光里,于“闲云”映照之下,谈半日平江“闲事”,不觉间成了苏州一“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