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沈惠勤的头像

沈惠勤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2/25
分享

西施浣纱西堰栅

浣纱,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生活用语。可是,西施让浣纱植入了故事,润入了美感,注入了文化。独树一帜的西施浣纱态留在她家乡的若耶溪,即今浦阳江一段,《全唐诗》中王轩有诗叹息:“岭上千峰秀,江边细草春。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书法家沙孟海在此题字“西施浣纱处”。西施的浣纱处应该还留于她曾经到过的古吴国所经之处。

西施,原本只是若耶溪畔生活的一个民女,可是,范蠡改变了她的命运,他是带着政治的复仇之心来的,西施应该有其单纯的一面,与这个有着鸿鹄志向的男人结下了爱情的盟约;西施,也应该有其复杂的一面,竟然不惜以自己的美艳容貌与吴越争斗挂起钩来,将美人之胚伴于虎狼一样的君王之侧,从此,她的玉手与范蠡里应外合,协助越国打败了吴国。

败吴之后,范蠡与西施携手泛舟五湖之前,曾经隐遁古吴国蠡黄一带。宋代文人朱长文撰的《吴郡图经续记·往迹》上说:“蠡口在长洲界,又谓之蠡塘,昔范蠡扁舟浮五湖,盍尝经此。”

蠡黄一带是水陆相间的芦苇湿地,范蠡的到来开启了这里的渔业时代。他带领人围沟筑岸、凿河泄洪、养殖鱼类,并且在随后辗转的日子里总结成《陶朱公养鱼经》。范蠡给这片大地留下了众多印迹,即为“蠡口镇”、“蠡口村”、“蠡西村”、“蠡塘河”。《蠡口镇志》专栏中记载:民间有范蠡携西施隐居西陶村养鱼的传说,蠡塘桥桥洞两侧有刻字石条,其一刻有“范蠡轻舟”。还有范蠡种竹、范蠡养鱼、范蠡造船的故事,无不为人津津乐道。

而那个西施呢?一个红颜走上政治舞台即使是为越国建立了功勋,也会不由自主地被某些人纳入“祸水”之列,甚至也许出于嫉妒,历史的传播里一说为勾践夫人沉水淹死。然而,更多后人宁愿相信,西施从此与范蠡形影相伴,夫唱妇随,开启了渔耕生活。所以,西施的浣纱处依然还会被人记取,留下了蜻蜓点水式的一鳞半爪,《黄桥镇志》有记“西施浣纱西堰栅”。

在那片范蠡携西施出没的水域,水源丰沛,芦苇丛生,其间有个西堰栅,实为一个小湖泊。这里南部毗连殷家荡,西部依傍三角咀,东部接壤芦苇湿地,西堰栅被围其间,比较安逸隐秘,而且湖中地形独特,湖中有岛,岛中有池,景色怡人,置身其间,犹如身处蓬莱仙境,湖面纯净如玉盘,小岛竦峙如青螺,更为独特的是,这里夏天湖水清澈,清凉如秋,没有蚊子,传说为湖中有蚌仙,收拾了湖水上的所有蚊子。如此佳绝之地,后人逐水而居在其东侧,是为黄桥北庄村,现这里都整改成虎丘湿地的一部分。

这样的秀丽之地中,西施喜于出没。西堰栅的湖水,清冽如泉,甘甜若霖,嬉戏的游鱼以前习惯了清静的游荡生活,它们在清水里与天光云影共徘徊,不曾想,一双玉手搅动起清波,把翡翠似的湖面撩拨出哗哗的音乐之声,鱼儿甩尾回首,凝望到水面上那个俏丽的身姿,貌若天仙,惊诧莫名,凝神屏息,忘记了摆尾划鳍,羞而沉水。

而那西施浑然不知自己的美貌已经惊动了鱼仙,仍然顾自浣纱,臂摇波荡,纱漂影幻,水花四溅,犹如仙子正在弹拨一曲水上古乐。

历史的云雾迷迷蒙蒙,所以,西施浣纱西堰栅的传说那般梦幻,迷离了水乡两千五百来年的水韵……

不过,西施也在如今相城蠡口、黄埭、黄桥三地交界的地方实实在在地留下了生活的印记,村子名曰施埂上。最终,西施香消玉殒于何处虽然谜团难解,但《蠡口镇志》专栏中确凿地记载着:西施墓,在十六塘东南角(1958年被挖掉)。传说,墓地建于沉水的木头之上,坟茔随着水面的升降不会载沉载浮,而是,永远轻浮水面,秀出于波,如同倒扣于白银盘中的一只青螺,独立成岛,在吴地历史的水韵里,它更像一枝独秀的青莲。

而范蠡的墓地在相城一带也有记载,《吴县志》第四十一卷兴地考冢墓一栏所写:长洲县,越大夫,范蠡墓,吴中旧事云在黄埭,其地特高。把墓留于此间,那个深爱着西施的男人,或许,为的就是可以方便顾盼不远处那朵水上青莲,永远,永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