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年味
(一)
离开乡村几十年了。随着城市的扩建,我的故乡早已只停留在梦里。
记忆中,小时候家门前的池塘,头顶上蓝蓝的天空,村庄外阡陌纵横的田野,最是那除夕爆竹声中的欢声笑语,一切都是那样的亲切和美好,恍如一个童话世界一般。
印象中,每到腊月,家家户户就要开始陆续腌制年货。贫穷的人家只能买个上十斤猪肉腌制,而条件好的人家则不但要自家杀猪过年,还会腌制数十只鸡鸭鹅。鸡鸭鹅,穷人家大多是舍不得自己吃的。鹅鸭要拿到市场上卖掉,换取零花钱;鸡要留着下蛋。当然公鸡就不那么幸运了,除了留下一二只作看家护院、繁衍后代之用,其余的则大多会成为除夕年夜饭时餐桌子上的最美的风景--红烧鸡,或者作为过年期间招待重要亲友的压轴主菜。
腊月十五之后,每家每户的男子,无论老少,都要理发,那时叫剃头。在乡村,村子里的剃头匠会挨家挨户的上门前来,不用人们排队。剃完年头之后,家家户户还要安排人人都洗个澡,叫洗年澡。那时是没有热水器的,在乡村,因为物质条件的贫乏,只能在家搭个塑料薄膜架子,架子底下放入大木盆或塑料大盆,再加入热水即可洗澡,如此方能防止挨冻受寒。而富裕一点的人家,则会全家都去镇上或城里的澡堂子洗澡。
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谓扫尘,尤其要清理厨房、烧掉旧年的灶神像,谓送灶王爷上天巡视;到了年三十再张贴上新的灶神像,同时还会贴上新春对联“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意味着灶王爷又回归灶底,保佑着穷人家一年平平安安。也有很多人家在这一天开始做圆子了,诸如挂面圆子、臑米圆子、山竽圆子等等。手工做好的圆子要放进烧开的菜油㶽里炸黄炸脆,然后捞起来待其冷却后存放到竹篮里,挂于通风处,可供春节吃上半个月之久。
在过小年的前后,多数人家还会做年糕,做豆腐。做好的年糕存放于小水缸里,再加入清水养着,冬天气温低,一般能养上二三十天而不会坏,当然每隔上七八就要为其更换一次水。豆腐虽然也可放于盆里加入清水存放,但时间不宜太长,时间长了,豆腐就长霉变味了。春节期间多数时候气温较低,如此存放的豆腐也能吃上个七八天(七八天之后,市场上已经可以买到新鲜的了)。有时候主人家会特地取出稍许装满一碗或一盘,单独存放,任其长霉,生成臭腐,当作小菜吃或作佐料使用。
腊月二十九或二十八,一般是除夕的前一两天,家家户户就要蒸煮咸货了。是时,真的是家家院子里都飘荡着诱人的香味。煮好的咸货再用刀切成块,拼成盘,留待过年享用。有贪吃的孩子常常趁大人们不防备,偷偷地用手抓走躲起来吃,算是提前解个馋了。煮咸货的汤汁则会留着做冻豆用,所谓冻豆也就是把洗净的黄豆放入咸汤汁里,一般还会加上剁成小丁的咸鹅或咸鸭的脚爪,再添加适当比例的淀粉和水一起煮,煮熟以后盛入大一点的瓦盆里,待其冷却成豆腐状,即可食用。食用时每次从瓦盆中取出半碗或一小碗,这样做成的冻豆既有咸货的味道,又有黄豆独有的清香,吃起来更有嚼味。
乡村的孩子在腊月里可玩耍的活动不多,多数时候腊月里都会下上一两场大雪。此时,孩子们就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了;下雪天永远是孩子们的最爱。而更多的时候,孩子们通常要赶着写完学校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如此春节期间才能随同大人们尽情地走亲访友。走亲访友可是乡村里春节的重头戏,除了每天都有好吃好喝的,还可以见到外公、外婆,得到一份特有的宠爱,更可以与表兄弟姐妹在一起无拘无束地玩耍。
就这样,不知不觉间,年到了。
在乡村,除夕这一天是一年当中最隆重的一天。一大早,大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择菜,洗菜,配菜,烧菜……贴春联,放鞭炮,穿上新衣服,则是每一个孩子最快乐的时刻,接下来就到了团圆饭的高光时刻了。
团圆饭可不像平时的吃饭那么简单和随便。团圆饭,那是一年忙忙碌碌下来最期盼的一桌饭,也是一年辛辛苦苦之余最值得的一顿饭。为了这顿饭,多少人哪怕远隔千山万水也往家里赶;为了这顿饭,多少人哪怕承受天大的委屈也会在那一天笑灿如花。团圆饭,平时舍不得吃的菜,这一天一定得吃上嘴;团圆饭,平时吃不起的菜,这一天一定得摆上桌子,哪怕是美美的看上几眼也值得。
儿时,鸡鱼肉蛋是团圆饭的当家菜,饭桌上的鸡自然是孩子们最馋的菜。鸡腿尤当其冲,家里有男孩的,往往鸡腿就成了男孩子的专利,女孩子只能分得鸡翅了,这是旧社会的重男轻女思想沿袭下来的结果。当然如果女孩是年龄最小的,有时候当哥哥的也会主动把鸡腿让给小妹妹。说起来惭愧,我不记得我是否曾经让过鸡腿给我的妹妹了。
年夜饭桌子上的鱼,当天是不让吃的,大人们叫它“元宝鱼”,既有寓意年年有余的美好祈愿,也有要留待过年期间家里亲友来拜年时再端上饭桌以作装点门面的一份含义。当然多数时候,拜年的亲友都心知肚明,即便主人再三热情地招呼,也大多不会轻易地吃这道菜,于是一份“元宝鱼”有时竟然能从除夕一直“吃”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团圆饭象征着团圆、喜庆和祥和。团圆饭的每一个菜肴,每一种食物都藏着父母的浅㳀的笑、浓浓的爱。大快朵颐、唇齿留香之余,我们被满满的幸福和温馨所包围……
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就要一齐坐聚到电视机前收看春节联欢晚会了。贫困人家没有电视机,就赶到有电视机的人家里看;往往有的人家一屋子能挤上数十人,热闹得很。通常这家主人还会奉上瓜子、糖果供大家享用,茶水自不必说,管够。往往来的人愈多,主人就愈引以为耀,绝不会嫌人多弄脏了家里。甚至多数时候你会发现,因为人多,主人自己家里人竟然没有板凳可坐,沦落成为添茶倒水的服务人员了。乡邻乡亲的朴实由此可见一斑。直到最后的节目《难忘今宵》响起,众人才意犹未尽的散去。这大约也可算得上是乡村除夕之夜的一大景观了吧。
时至今日,在城市生活的我们已慢慢模糊了乡村的容颜。但是乡村的年味(这里特指除夕味)却始终萦绕在我们的身边,愈久弥新。
三年前随着父亲的离去,母亲日趋形单影孤、年迈体弱,年夜饭就成了我这个长子的任务和牵挂。曾经不知柴米油盐为何物的我竟然也沿袭起父母的操劳,操办年夜饭。
或许,这就是市井烟火,因为这种市井烟火,我们才体味到过往岁月的温暖,更因为这种温暖,我们才会在内心深处生发出要让未来的时光也氤氲生香。
(二)
在乡村,大年初一是最热闹的一天。虽然除夕守岁到0:00点,但一大早,孩子们就都早早起了床,洗梳完毕,穿上新衣服,女孩子往往会有母亲或大一点的姐姐为其头发盘个辨子,再戴上前几天准备的胡蝶结或小红花,最后还要给脸上抹个香。如此一番,天还未大亮,只等父亲燃放开门炮,兄弟姐妹们便前呼后拥一起出门了。
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在乡村,每个家庭少则有两三个,多则有四五个兄弟姐妹,都很平常。那时的孩子们真是好可爱,也不怕冷,风雨无阻都要出门到村里给叔叔伯伯及前后左右隔壁邻居家挨户拜年。这种拜年一般就是自己村里的三五十户人家,各家的孩子相互给村里的长辈拜年。进门时只消说一句“叔叔,婶婶,给您拜年了!”或“爷爷、奶奶新年好!谁谁给您拜年了!”道完祝福话,就等着这户人家的主人从屋里拿出糖果糕点,塞进自己准备的方便袋内。若是自己的叔伯,有的还会在这时候塞上红包--压岁钱。
待糖果装进自己的方便袋内,孩子们便撒腿就跑,赶往下一家。此情此景最是好笑。孩子们拜年也会暗暗相互攀比,比谁拜年拜得快,比谁拜得的糖果多。拜完年后,孩子们就像打了胜仗一样凯旋而归,回家吃新年的早饭。
吃完早饭后,就是大人们之间的相互串门、相互拜年了。孩子们只管各处玩耍疯闹,大人们也不管。通常大人的串门会相互聊聊天,问询各家的年景及孩子的学习或工作情况。稍有一点文化的人还会对别人家张贴的新春对联评赏一番,被评的人家则颇有点受宠如惊的感觉。而关系近的,或者有的本来就是叔伯亲戚的,甚至会留下一起吃午饭。大年初一的午饭,相对年夜饭就会简单一些,但若是叔伯兄弟留在家中吃饭,自然就要讲究许多,烟茶奉上、酒菜须全,否则就是慢怠了亲友,传出去会被邻居瞧不起的。
初二一般都是女儿、女婿上门拜年,之后才是七大姑、八大姨及表亲之间的相互拜年。这其中新女婿的拜年,每家的接待宴请最为隆重和周全,基本上都是家里最好的烟、酒、茶、菜全部要亮出来,兄弟姐妹一齐上桌,甚至还会找来叔伯一起作陪,务必要让新姑爷酒足饭饱、尽兴而归。乘龙快婿的那个风光啊!女儿则不同,在婆家需要料理家务,回到父母家里,还得帮忙一起忙吃忙喝、忙洗刷、忙收拾。当然回到父母家再忙再累,女儿也是心甘情愿的。
拜年讲究的是一个礼尚往来,亲戚朋友之间尤其如比。今天你到我家拜年了,过几天我就得再前往你家拜年,否则拜年的传统就廷续不下去了。拜年时,客人是要带礼物的,过去物质贫乏时,一般带个二包糖,外加二盒糕点即可;后来慢慢演变成了烟酒茶等。拜年时,客人是必须要留下来吃一顿饭的,否则就会被视为看不起这家人。所以有的亲戚多的人家,就会中午在这家吃拜年饭,晚上再到那家吃拜年饭。饶是如此,可能仍有少数亲戚家吃不了,只好许诺明年再来一定补上。通过拜年的相互往来,亲戚朋友之间的感情得到进一步的维系和巩固,大约这也是咱中国人的一大发明创造了。
这样的相互拜年往来一般都要持续到正月十五,所以从初一到十五都算是过年。当然除夕也叫过年,所以才有“大年三十”一说。或许“年三十”过的是团圆,是喜庆,是幸福,而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过的则是祥和、是热闹、是分享吧。
到了正月十五,年差不多就算是过完了。所以,正月十五,这个年的尾巴,人们才富予了她最美好的名字“元宵节〞。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有吃元宵的传统,也是乡村燃放烟花爆竹的又一个高潮,同时各地的闹花灯、狮子舞及猜灯迷活动更是让节日充满了载歌栽舞、喜气洋洋的氛围。大约这也是为了寄托人们对年之美好的念想和回味,更是一份对年过完了的遗憾之最后补偿吧。
现在的生活节奏加快了,农耕文明的年味似乎淡了许多。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团圆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都不会改变。因此,我们更应该重新审视过年的意义,找回并传承那份属于我们中华儿女独特的年味。
写成于年2024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