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青楼》,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代表作。巴尔加斯.略萨是“结构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作为世界名著的《青楼》,长期以来被许多读者视为不易阅读的著作。我锲而不舍三次阅读,找到了打开《青楼》阅读迷宫的钥匙。在此,愿与大家分享。
1984年,我还在云南红河前线服役时,从河口新华书店购买了《青楼》。当时战火在飞,戎机紧急,我又太年轻,匆匆读了一遍,对小说的故事情节读得云里雾里,但书的主要内容、风格情调有了基本把握;尤其有几个段落的温馨奇美,留下了深刻印象。
过了些年,到了军级机关,似是不忍让名著赋闲,又翻出来读第二遍。但是否心情浮躁,沉不下来?除了对第一遍阅读的印象加深一些,没有太大的突破,对《青楼》的阅读迷宫仍是懵懵懂懂(这,也是我那些时期读书的通病。)
现今卸下许多东西,心头澄明。近日,静静地把《青楼》第三次阅读,细读,研读,终于把这部为作者获得诺奖奠定基石的世界名著摆下的迷宫走通了。
无意于像文学评论家那样条分缕析,我只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这座迷宫的机关所在。
巴尔加斯.略萨在《青楼》里,把秘鲁社会广阔的历史纵深与现实空间,把省城皮乌腊、森林小镇涅瓦、印第安土著部落、原始丛林与河流沼泽等构成的复杂地域,把围绕这些复杂地域展开的各种场景,把政客、军警、妓女、妓院老板、地痞流氓、投机商人、修道院嬷嬷、神父、孤女、土著人等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物,全部搅拌一起,摊开,有机分配到全书的各章、各节、各段。这就使《青楼》在叙事上完全不按照我们习惯阅读的时间顺序、情节完整、场景独立的方式展开和进行,而是随意跳跃、勾连、转换、来去,也就是某些评论所说的“既有跳跃,也有颠倒;既有独立,也有混合;既有并行,也有交叉;故事中套着故事,对话中夹着对话”。这种手法,扑朔迷离,引人人胜,但也往往使读者视为畏途,无奈放弃。就像我当年驻守的亚热带地区河口的夏天,只要你初初进入河口,就到处都是汗流浃背黏黏糊糊的热呀热呀热呀,简直热得你迷糊恍惚郁闷心慌;若不是心恋河口的异国风情诱人和香蕉芒果甘甜,真有可能趁早逃离。
这是《青楼》迷宫的总开关。
具体地从小说的文本看,《青楼》的阅读迷宫设置了多重机关:
一、章章交叉杂糅
《青楼》全书,共四章加一个长长的尾声,实际算五章。这五章中,时间、故事、人物、场景都是互相交叉的,杂糅的。有些故事线索,可能在第一章中提了一下,直到第四章才又拾起来慢慢展开详述。最明显的例子,该书贯穿始终的主角、土著女孩博尼法西娅(野妞儿),她幼小被修道院嬷嬷和军警在丛林中抓住,强行关进修道院“学习”、打杂,后因放走其他土著女孩被赶出修道院,到丛林小岛寄寓,与军曹利图马结婚,利图马入狱后被流氓何塞菲诺勾引,后又进青楼做妓女,利图马出狱后她又和他们鬼混。《青楼》第一章序幕就写她被捉住,但直到尾声(第五章),才讲述她当时被送进修道院的情景。读者在阅读《青楼》时,要沉得住气,不要着急,不要抱怨,不要说“这样重要的情节,怎么一句话就拉过去了?”
二、节节交叉杂糅
《青楼》各章及尾声,都先有一段序幕,再分为几节。序幕,都是一拉到底、不换行不分段的,让人感到紧张急促。而且这一大段叙事中,还有不同角度的视点转换。好在基本没有场景转换。而在这五章的各章所有的各节中,内容也是交叉杂糅颠倒跳跃的。也就是说,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可能到第一章的第四节又出现了。这要引起读者的注意。
三、节内段落杂糅
各章中的各节,都用空行的方式,将一节文字隔开成为几个大的段落。每一个大段落,基本上叙述一个故事情节或内容(请注意,不是指一个场景)。而就在这一节中的几大段落,也有互相交叉杂糅的情况。
四、段落花样百出
每一节中的几个大段落,基本上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视点视角变换。通过换行,把大段落划分为许多小自然段。这样的大段落,多是叙述一件事、一个场景。但是在叙述中,围绕场景的视点、视角经常变换;而这种变换,作者绝不给你提示交待“由此处换到彼处了啊”,往往都是用人物对话来完成提示。这种类型的大段落,总的还是好理解的,因为它毕竟只是视点、视角变换,大的场景没变,跳跃的幅度不大,还是易于阅读的。
第二种类型:故事套故事。《青楼》中,有与第一种类型相同的换行即换故事场景的大段落。还有如同各章和尾声的序幕那样,有的整个大段落就是一长段不换行的文字。这样的文字读起来本来就吃力,《青楼》的有些大段落还特意故事套故事。即在这个句号之前,讲此时此地的故事。句号之后,立刻变成另外一个时间场景和人物的故事。初初一读,让人突然悬空,莫名其妙,无法连接,不知何处。然而,一方面这样故事套故事的设置不是特别多,另一方面突然转换的故事套故事在内容上也总是相关的。只要知道这个铆窍了,也就容易理解了。
第三种类型:对话夹对话。一个大段落,几乎完全都是人物对话,用对话的内容展示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这种类型主要用在日本投机商人富西亚和他的合作伙伴阿基利诺的出场中。它的特点是,人物对话时,在这个自然段是这个场景中张三与李四的对话;下一个自然段就转换成另一个可能是千里之外场景中的张三与王二麻子对话,或者李四与王二麻子,甚至张三李四都未出面的其他人物的对话。这也就是评论家们说的对话中有对话。我读《青楼》后感到,因为富西亚和阿基利诺的故事是《青楼》的重要内容,他们的活动范围很大,接触的人也很多,对话很多,对话中的突然跳跃变换就更令读者伤脑筋。也好得在于,对话中的对话,是对原对话内容的补充完善发展延伸,并不是一家伙“扯到麦子坡坡上”。明白这个特点,这种在《青楼》中大量出现的对话夹对话类型,读者就能用心分辨、注意梳理了。
我以为,《青楼》最神奇神秘的机关,就在这些花样百出的大段落里。把段落内容搞明白了,《青楼》最迷茫的阅读道路就走通了。
总之,《青楼》初读,似是迷宫;细细剖析,迷宫畅通。我基本从这座迷宫走出来了。而走出来,就感到惬意畅快,也更感到惊羡神往——巴尔加斯.略萨是一个什么样的大脑,是怎样构思写作,才把如此复杂纷繁而又精巧细致的故事安排写作出来的?《青楼》我还得再读,也许还能读出更多的妙处来。
最后,我还想与大家分享阅读《青楼》的两点感慨。一个,建议大家多读两遍《青楼》尾声最后一节的最后一个大段落。这个大段落是全书中超长的大段落。创建青楼的安塞尔莫病逝了,神父加西亚在为此事忙碌了一夜过后,居然答应出席安塞尔莫的守灵仪式。须知就是这个加西亚神父,三十年前,在安塞尔莫的青楼把皮乌腊的“风气”搞坏了时,带领义愤填膺的众人,把青楼一把火烧了,把安塞尔莫赶走了。三十年后,怀抱圣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神父居然会同意出席安塞尔莫的守灵仪式,与三十年的宿敌和解了。这是时代的进步?变化?还是神父的无奈?顺应时代?我不太了解拉丁美洲、秘鲁的道德观念,但读到此,读到《青楼》的这样的结尾,敝人也不禁掩卷长叹啊。
再一个,建议大家读读安塞尔莫等待、抚爱孤女安东尼娅(他爱称她“托妮塔”)那几个段落。《青楼》唯有写到这里,少见地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而叙述中那笔触之柔软,情感之纯净,格调之高洁,意境之曼妙,确实令人叫绝。说实话,我第一遍阅读《青楼》,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些段落,太美了,太迷人了,比起《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中的那些已经是很美丽了的描写,要高几个层次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