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德龙的头像

张德龙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1/08
分享

镶嵌在河谷里的彝家学校

我的家乡地处楚雄牟定的偏远山区,与“东方人类故乡”的元谋县和“恐龙之乡”禄丰县接壤。老家村庄东西两侧延绵不断的耸立着又高又尖的山峰,龙川江与成昆铁路宛如两条巨龙自南向北从家乡蜿蜒盘旋而过,是一个典型的河谷地区。

家乡人祖祖辈辈在这颇有几分神秘感的河谷里繁衍生息,每天清晨起床,看到的就是高大挺拔的山峰,听到的就是龙川江潺潺的流水声。上世纪70年代初成昆铁路建成通车后,每天几十次上百次响彻山谷的火车叫声才使沉寂多年的家乡一下子醒了过来。谁也没想到,在这个有几分“原始”气息的河谷里,却在建国初期就建有一所彝家学校——小村学校(现为小村完小)。

据《牟定县教育志》记载,小村小学始建于1958年,1966年办为完全小学,1969年开始办附设初中班,附设初中班于2006年9月撤并于牟定县茅阳初级中学(现属于牟定县思源实验学校招生)。“60后”“70后”“80后”的家乡人之所以能普及初中,功劳全归于家乡有一所办有附设初中班的完全小学。

上世纪80年代末,从来没听说过“幼儿园”的我和村里同龄的小伙伴们一起踏进了小村学校,开始了我的学习生涯。印象中,当时学校条件很艰苦,校舍很破旧,没有完整的围墙。记忆最深的是教室里的窗户没有安装玻璃,只是有几根小碗口粗的圆木被铁丝纵横交叉的固定在窗户洞里。虽然是河谷地区,但每年寒冬腊月,还是有几丝寒意。特别是早晨和晚上,刺骨的寒风一股脑的从简易的窗户洞里灌进来,教室里上课的我们冷得直跺脚。为了解决冷这个问题,在爸爸妈妈或哥哥姐姐的帮助下,很多小伙伴都提一个“小火炉”(一般是用一个擦洗干净的小号油漆桶,然后用钉子在油漆桶底部打几个眼,再在油漆桶顶端相对应的两侧各打一个眼,用一根铁丝串起来方便携带,最后在桶里放入数量适当的的木炭即可)到教室里上课,老师们也没有过多干涉,只是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有“小火炉”的陪伴,小伙伴们感到暖和多了。有的小伙伴不会生炉子,下课时把一些杂碎的枝枝叶叶丢到“小火炉”里,浓烈的火烟就一股股的往外窜出来。上课时,教室里就成了一个烧瓦的窑子,小伙伴们被浓烈的火烟呛得吭吭直咳嗽。老师见状,赶快帮忙处理,几分钟后,火烟渐渐消去,课堂秩序又恢复了正常。

课余时间,男生大多在玩滚铁环和滚玻璃珠,女同学则喜欢跳绳和“抓石子”。由于经常在灰窝里“跪跪爬爬”,很多学生尤其是男生的衣服总是灰处处的,特别是那双“鬼见怕”的手,每到冬天,就开裂出血,但也阻挡不了我们玩游戏的热情。

由于靠近元谋,一到夏天就特别的热。我清楚的记得,当时每年春季学期的课程表上都有“游泳”课。每天中午一到“游泳”课,各班学生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村里有个叫喂牛水潭的地方(龙川江经过村里的一个适合游泳的区域)上课。来到河边的沙滩上,老师认真清点人数和强调几句安全要求后,男生和女生便开始向各自的区域冲锋陷阵——会游泳但胆子小的就在一两米深的水域游来游去;水性好胆子又大的学生就会往水潭最深处游去;有几个高年级和读初中的男生还会爬到水潭边上的那块大石头上,然后往水潭里像块大石头一样一个猛子扎下去,溅起大大的水花,有的还能在空中做几个潇洒的动作,大家都很崇拜他们;不会游泳的学生就只能在水潭边上学“狗刨”了。集合的哨音一响,同学们就会从各自的区域恋恋不舍的来到沙滩上集队回学校。

我读小学三四年级时,由于要在原址上建盖新教室,部份年级的教室就不能满足,为了减少对学生学习的耽搁,学校就跟学校周围的村民商量,把学生带到村民家里上课。到底不是专用的教室,每到上课时,村民家的猪叫狗咬声总会分散我们听课的注意力,特别是早上最后一节课,村民家炒肉时飘来的香味,使得原本就已经饥肠辘辘的我们更是无心听课,巴不得马上能回家吃饭,哪怕是吃一大碗包谷面饭。

为了照顾和慰问驻扎在我们村维修铁路的工人,铁路局每个月都会安排专人来放电影。由于学校有篮球场,地方又宽敞,也为了方便村民们看电影,一般都会把反映电影的地点选在学校,这也是全校学生最激动的时刻(不过一般都是在周末反映)。《妈妈再爱我一次》《豆花女》等电影看哭了所有在场的男女老少,《少林寺》《南北少林》《八卦莲花掌》等电影让我们几个村的男孩子掀起了学习功夫的高潮。

由于经费紧张,办学条件艰苦,寄宿的学生又多,为了解决学生食堂燃料问题,每个月老师都会带领学生到山上背柴。虽然山路崎岖,路途遥远,但每次劳动课同学们都很积极,去的路上大家边走边唱歌或轮流讲有趣的故事,不知不觉就到了指定地点。晨曦中,在明媚的阳光和清脆的鸟鸣声的陪伴下,同学们来不及擦去脸上的汗珠便开始动作娴熟的捡柴,捆柴。天生爱美的女同学还会采摘一束漂亮的野花插在捆好的柴捆头上一并背回来。由于回来的路一直是长下坡,同学们背着捆得标准而又沉甸甸的柴捆在崎岖的山路上穿梭着,犹如一只只奔跑的藏羚羊。如果遇到柴捆散开了或有背不动的情况,老师或者班干部就会主动为其解决。

办学条件虽然很艰苦,但老师们工作很认真,哪怕是临时请来的代课老师或民办教师,他(她)们都能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学习,安心工作。据了解,管政权、段绍东等老师都在这里工作过,奋斗过。最令人敬佩的就是杨金仁老师,他师范毕业至今,已经在小村学校工作38个春秋了,可以说,他把自己一生最宝贵的青春与热血全都洒在了这河谷里的彝家学校。

当时的学杂费和教科书费用都得自己出,有的家庭经济困难,加之子女多,根本没有能力上交学杂费和教科书费。遇到班里有交不起学杂费和教科书费的贫困学生,班主任或科任教师总是会悄悄地掏出微薄的工资,为他(她)们垫付各种费用。正是因为有一批批像他们一样无私奉献的老师们的坚守与付出,才把家乡的一大批彝家孩子培养成了社会栋梁。几十年来,走出这又深又长的河谷的彝家孩子中,有医生,有教师,有警察,有铁路工人,还有的发展成了各级领导干部。

1994年9月,我以优异的成绩被牟定一中初中部录取。三年后,我考取了师范学校,又三年后,我也回到了家乡当了个孩子王。

今天的小村完小已经重新建盖了气派的教学楼、宿舍楼和食堂。我儿时的“小火炉”已成为过去式,学生宿舍里已经安装了空调;孩子们再也不用跟我们过去一样总是饥肠辘辘的巴望着赶快放学了,学校每天都在给孩子们免费提供着营养可口的营养餐;寄宿的学生也不用再到山上去背柴了,每天一放学,孩子们就能坐在宽敞明亮的食堂里享受着美味的菜肴;课余时间,同学们如同一只只快乐的小鸟在硅 PU篮球场上打球、游戏;目前,完小里还创办了幼儿园,家乡的幼儿不出村就能上幼儿园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所河谷里的彝家学校的师生人数在不断减少,但这里的老师们对彝山教育事业的热忱而执着的心没有一丝丝改变,这里的彝家孩子积极进取、走出大山的干劲儿也没有一丁点儿减弱。远远望去,这所彝家学校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深幽的河谷里,光彩夺目。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