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可谓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从舞龙灯的红绣球到震响云天的锣鼓,从新娘的红盖头到扭秧歌的舞稠,从开张大吉的剪彩到恭贺新禧的贺卡,从年节高挂的大红灯笼到户户张贴的春联窗花与倒福,从压岁红包到辞旧迎新的爆竹,从扎结秀发的红头绳到脚下的红鞋垫,从铭刻权利的印泥到承载功勋的锦旗,从红、黄、绿的唐三彩到景德镇久负盛名的祭红瓷,从布达拉宫的红墙到故宫的宫门,从画家宣纸上傲寒凌雪的红梅到诗人笔下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从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中国结到蓝天下高高飘扬的国旗……红色装点着中国人社会生活的千层百面,融入中国人的血液,写意着中国人的审美情操,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与精神皈依。所以,同所有的国人一样,我也从小就钟情于代表喜庆、热情、团结、奋进与成功的中国红。
我的家乡位于富平西北的乔山脚下,艰苦的自然环境与交通条件的限制,小时候的我,除了看到冬天漫卷的黄沙和夏日飞扬的尘土,以及下雨天便泥泞不堪的土路因洪水的冲刷而凹凸不平,大旱时因村子里仅有的几口收集雨水的水窖干涸见底,人畜饮水陷入困境不得不翻山越岭深入后山六七里路的地方去挑水,或者去西南十里路外白家沟陕压厂去拉水的无力苍白的现实,就剩下让我常常对“富平”一名的名不符实的质疑。而唯一让我感动的则是群众大联欢和盛大游行时,或掀起生产热潮时红旗漫卷的风景,似乎衣食无忧而富足红火的日子不久就会到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前景就在不远的地方向人们招手。这是激情所触发内心热切的渴望,也是煤油灯下燃起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然,支撑这一切的就是奔涌血脉的信仰。红色中国让我充满热情的期待,期待富强红火的中国,期待名副其实的富平,更期待幸福红火的家乡。
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无法想象从一穷二白走过来的共和国奋斗历程的艰难。那时候的乡村,人们出门办事,哪怕是传上一句话,几乎全靠一双脚,走上十里八里是再平常不过的事,若是需要,即使五六十里也会义无反顾,慨然往返,不惧山路弯弯,长途漫漫,也无怨风雨兼程,泥泞坎坷,所谓的电话只能是梦中的想象。而农业生产除了大的田块依靠链轨拖拉机翻耕以外,其余全靠人畜两力,手挑肩扛,牛拉马驮。就连面粉都是由毛驴套转沙石磨盘拉磨,再经手摇罗筛一系列繁琐的程序而获。无论夏麦还是秋谷收获以后的碾场脱粒,依然是牛套碌碡满场转着日头的光圈,仅一个夏收就会持续一个月的时间。显而易见,在国家工业化的道路上,农业在为国家工业奠基与拓展倾力付出着自己的贡献,相对于自身投入的不足造成乡村发展的滞后。作为乡村的一个缩影,位处旱原山区的家乡,小麦微薄的产量常常无法满足人们一年的口粮,不得不加种谷子与糜子等秋粮填补缺口。若是到了二三月依然青黄不接,就得依靠国家的救济粮以度时艰。清楚地记得,为了节省食粮,人们早饭以面糊稀饭为主,午饭基本都是吃的汤面,而馒头则多是麦面与杂粮面掺和所蒸。要是家里来客或逢年过节,才会吃一碗捞面,包一顿饺子,蒸上纯麦面的馒头。蔬菜呢,以自家种的萝卜、南瓜、西葫芦,和从供销社采购回的白菜土豆为主,红薯则是在霜降过后收获储藏在地窖里,不仅作为食粮蒸煮食用,更是切丝炒制作为一盘菜品被端上餐桌。人们还会采上一些红薯蔓与萝卜一同腌制成咸菜,作为时令蔬菜断档季节的补充。而肉品只有在过年时节才能一享口福,就连油泼辣子夹馍都是一种奢望。人们居住的是土墙瓦房,或者掘地而挖的窑洞,要是逢上狂暴的雷雨或数天的连阴雨,许多人家就得严阵以待,以防不测,因为屋漏雨水盆罐接满,或窑顶因蚁穴鼠洞渗漏灌水而坍塌的事总会不期而遇。
记得上小学时,村前才开始新修了一条通往外部世界的宽阔的马路,向东可达拥有集会的雷村,中途绕道可抵门店齐全,及每年缴纳公粮、棉花和生猪的庄里镇,向西则通向当时归属的长春公社,可达盛产辣椒的耀县与拥有众多煤矿的铜川,极大地方便了人们日常事务的办理及生活生产所需物品的采购。大队革委会也添置了一台手摇的电话机,村东南的涝池边新盖的磨面房里拥有了一台柴油动力的磨面机,这让人们看到了发展的新希望而欢呼雀跃。而筹划已久的五级倒抽水水利工程则开始实施,人们从山中采石用架子车拉到工地,砌石架桥,依靠铁锨镢头等原始的农具打通穿过丘陵的隧道,挖渠通路,在深沟里拉土打夯,筑坝齐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让人翘首一盼摆脱水荒的困扰,期待水田丰产的景象,期待一年饱食麦香的好日子。而成为少先队员的我,看到平整农田的地头和施工工地的现场,到处红旗猎猎,则自豪于系于胸前鲜艳的红领巾,融入了这壮丽漫卷的色彩,成为这为幸福生活奋斗历程后续的小兵,平添一份与国旗辉映的荣耀。
学校实行勤工俭学,以学为主,兼学别样,春回地暖时会参与路边或林场的植树造林活动,平常也会不时参加别的生产劳动。夏收时由老师带队,一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红星照我去战斗》等激情高亢的歌曲,去帮生产队捡拾麦田里遗漏的麦穗,秋忙时又去帮着采拾棉花。课外的娱乐莫过于津津有味传阅翻看诸如《小英雄雨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鸡毛信》……等众多精彩的小人书,观看节假日举行的群众性的文艺汇演,还有就是一年轮村放映不了几回的电影。本村放映电影自然一次都不会错过,甚或得知邻村以至十几里路外放映电影的消息,小孩也会跟着大人兴奋前往,那《永不消失的电波》、《蓝色档案》、《上甘岭》……等一部部经典的影片给年少的心灵以精神的滋养,英雄主义情结植根脑海,爱国主义情怀奔涌血管,只盼祖国日益强大,人们的生活富足幸福,更盼家乡的面貌变得越来越美。
时光在日升月落的轮回里把我推进了初中的校门,村外通行大道的两侧已是林荫繁茂,送给夏日穿行的人们难得的一抹阴凉;连村架设的电力线路点亮了千家万户的夜晚,煤油灯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兴修的五级倒抽水工程开始通水,流淌激荡的浪花滚动着人们无比的喜悦,让人们获得不再因干旱而闹水荒的踏实感;生产队也添置了一台为牲畜铡切麦秸的粉碎机,和一辆能够代替畜力拉运的手扶拖拉机,给予人们提高生产效率,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的期盼;咔叽布、斜纹布、花旗布、条绒和俗称劳动布的凡布走进了乡村人的着装,让单调的生活多了一点立体色彩的装点;村后山沟的层层梯田里植满了挂红创收的花椒树,人们用架子车采拉山中的石料运往庄里火车站可谓是最重要创收的副业。然而,口粮紧张与补丁衣服的生活始终不见摆脱的迹象,母亲依然忙碌于纺线车的轮转与织布机的穿梭,忙碌于穿针引线缝补夏冬换装的衣裳,与全家老少脚下的千层底的布鞋。物资匮乏供应不足而凭票购买的现实,以及手头拮据无力购买的窘迫,确证社会产能不足与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巨大落差,见证着农村发展进程的缓慢,温饱依然是人们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黑蓝白及军装绿的着装呈现着生活色彩单一的平面,唯有那国旗一抹亮眼的红色,随着奋斗实现四个现代化口号的响亮,涌动人们内心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希望解开束缚人们手脚的体制绳索,释放实干创造的活力,希望一夜浩荡春风来,千紫万红百花开,八仙过海显神通,家家户户幸福红!
历史终于以顺乎民愿的方式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犹如春风拂面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焕发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家乡人开始精耕细作那世代养育自己的土地,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与肥料等更多成本的投入,加上风调雨顺的眷顾,辛勤的付出在第一年就获得丰收的年景。家家户户在上缴完公粮后依然是仓储粮满,一年到头的白面馒头麦香盈口,欢乐的农家院里对幸福的好日子有了更多的期待。然而遗憾的是,连村道路两旁蓬勃的林木却为争得一点种粮的土地被砍伐殆尽,裸露的土路在烈日下时常扬尘漫天,将行人淹没其中。而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兴修的五级倒抽水工程,在短暂的通水一季后随着分田到户,因为水费的高昂无人引以灌溉,加之管理维护的缺失终被废弃,吃水问题依靠各家各户新建的水窖加以解决。以水兴农的路子显然已是不现实的想法,人们需要开拓多渠道创收以改善自己的生活。一部分人出门走向都市与工地去打工,一部分人靠国家信贷政策的扶持买回了手扶拖拉机,向工地、水泥厂、石灰窑和石渣厂拉运山里的石料,一部分人则拿起锤子与錾子通过自己精妙的雕刻手艺,把从村后山中采来的墨玉毛石,变成城市古建精美的石雕。家里剩余的劳力也不会闲着,提锨扛镢,开荒辟地,栽植优良品种的花椒树,大力发展花椒产业。无论男女老少,人们都在为创造美好的生活而奔波忙碌,到处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正值就学初三的我,看到改革所带来的别开生面而倍受鼓舞的欢景,提笔讴歌这令人激情澎拜的时代,不断投稿富平文化馆主办的《富平文化》。不曾想,有一天我竟意外收到了《富平文化》主编何彬斋先生的约见信。按照约定的周末,我穿着母亲买的时兴面料“的确良”给我新做的衬衫,走到村子七八里路外的雷村,乘坐唯一通行的一趟班车,第一次前往五十里路外的富平县城。对我来说,县城始终只是存在于脑中的符号,以突然的机缘只身前往,内心充满按捺不住的激动.一路上不停地在想象县城繁华的模样,想象县城该是别与山村亮丽的色彩。穿过丘陵,走出旱原,我看到了豁然眼前的一马平川的旷野,让我倍感兴奋,完全颠覆了我囿于山村对于富平唯有恶劣环境的认知。
当班车行至县城北塬而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巍峨高耸的土城,据说是全国唯一保存完整削壁而立的堑城,售票员告诉我,这便是历时六百年古老沧桑的县城,城下是川流而过的温泉河。班车穿行一石桥而过,让我异常兴奋的是桥两边满眼蓬勃碧绿的莲叶,簇拥着一朵朵犹如仙子一样粉红色的荷花,而温泉河只是静静地于莲叶下流淌,滋养着这曾为皇帝贡品的九眼莲,让我惊叹于这无与伦比的冰清玉洁之美,和在干旱的小山村里体验不到的一份灵秀。心里想,富平到处都如这般清丽该是多么美好!
在北城门坡下下车入城,看到的是拥挤的巷道与排列有序的众多的民房,除了南门外瓦房的商铺满街,熙熙攘攘,一派繁华之外,并未看到我脑中想象的高楼大厦,多少还是有点失落。然而城西外直插云天的圣佛寺塔,城内肃穆庄严的城隍庙,康有为题字的图书楼等众多的古建,则让我油然而生一份敬重。再经过何彬斋老师对于我有关富平历史文化的讲述,让我知道了曾经的富平八景,更是平添了几多的想象,想象家乡村后及临近的不远处,曾经拥有的八景里“锦屏列翠”、“五陵秋色”、“灵湫夜月”和“石洞书声”等四处美景的迷人,想象这县城昔日望湖楼下十里稻花香,莲田滚珠落的胜景,想象漫步柳堤一赏“南湖烟雨”的美妙,也让我对建置县制两千四百多年的富平这片厚土多了一份感激与热爱。何彬斋老师寄望于我成才奉献家乡的殷殷嘱语,连同那印记中国气派的古建红深烙于我的心中,让我对自己人生的未来与家乡的前景升腾一抹妩媚的荷花红,期待一个生态宜居的家乡豁然眼前,期待一个壮美富平的辉煌呈现。
一转眼,我走进了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胡景翼将军创建的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庄里中学(现已复名为立诚中学),那红柱青瓦的藏书楼,不仅蕴含的是知识,更见证着历史,传承着济世达天下的报国情怀。而遍及神州大地改革开放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激荡着莘莘学子振兴中华的崇高理想。身处习仲勋当年就读的学堂,抚摸贺龙当年下棋坐过的石凳,感受历史真切的温度。走进永安村八路军一二零师抗日誓师纪念地,回想奶奶曾告诉我家里那根八路军执意赔偿的扁担,我明白,富平这片热土,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片红色的土地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各个乡镇相继确立了促进商品交易的集会,新建的农贸市场和崭新的转角楼成为庄里镇的新地标,富平县政府也由狭小的古城迁到了东边较为开阔的窦村镇,新修的街道与公路在不断延伸,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方便通讯的大哥大与BB机走进人们的生活,更多的自行车替换了乡村人步履的艰难,也催生了一批用自行车驮着两个奶桶收集羊奶的大军,穿行于乡村之间。在收奶员一声响亮的哨音之后,奶农们纷纷提着挤好的羊奶排着长长的队列交售鲜奶,为农家人增添一份稳定的收入,也见证着奶山羊之乡闻名全国的兴盛。新兴的尼纶、涤纶、核桃纹、印花绸等新面料扮靓人们多彩的生活。家乡村前的道路被拓宽,车来车往,川流不断,大大促进了家乡经济的发展。人们有了更多的收入,一些人家用石头筑券起了新窑洞,扒掉破旧的老屋盖起了新瓦房。
时光进入九十年代,随着粮食问题的彻底解决,家乡人开始大幅扩展花椒的种植面积,花椒产业已成为家乡人除石材产业外创收的支柱产业。一到三伏天,成熟的花椒漫山遍野,似一朵朵红红的珍珠玛瑙缀满浑身是刺的树杈,麻香浓郁,流溢四野,使家乡变成香料的王国,诱人的瑶池。只是采摘花椒可是一件极为艰辛的活计,勤劳的家乡人顶着野外的酷暑烈日,在刺丛间用指尖把花椒一朵一朵摘下,晾晒于敞亮的庭院或宽阔的场面,远看犹如红色的地毯,天边的落霞,辉映着家乡人收获的喜悦。
收入的增加,使得家乡人开始添置了新农机,从农忙的田间运输到麦子的收获,从翻耕土地到播种施肥,一一被耕犁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和农用车所取代,摇耧播种、挥镰收割而大汗淋漓的传统场景走进历史,那些众多浸满汗渍的农具成为博物馆陈列的摆设,曾经繁忙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夏收,不到一个礼拜就会完满结束,对于种了一辈子庄稼的老人来说,无不感叹社会如此快速惊人的进步。家家户户从收音机过渡到通过新买的电视收看天下,认知更为广阔的世界,陶醉于比过去难得看到几部电影更为丰富的节目。摩托车成为了人们新的代步工具,灵巧的手机给与人们相互联系的便捷。除了人们穿着面料样式的多元化,人们的餐桌上,从新鲜而品类丰富的蔬菜到多样化营养的肉类,也是一应俱全,见证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而撤乡并镇措施的施行,让家乡长久以来归属的长春乡政府终结了它的使命,归口成为庄里镇的辖区,由此开启家乡发展的新历史。
撤乡并镇有力地推动着集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前往庄里镇与富平县城的路被铺上砂石而有所改善,给予家乡人通往外部世界的通畅,感受都市发展的新变化,共振城乡一体联动的脉搏。庄里镇的街道被拓展改造一新,新修的南环路勾画着新城区的蓝本,集聚人气业兴新高地。富平县城新修的莲湖路、南韩大街和金龙大道(现为频阳大街)则展现向东发展的新轮廓,由县政府门前向南升级改造的人民路,穿过兴隆的东屏商场,直达热闹非凡的三秦综合大市场,串联起一条繁华的商业街。
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巨大进步和财力的增强,进人新世纪的中国开启了发展的新篇章。国家开始推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不仅减轻了人们的教育负担,更是给予城乡困难家庭的孩子们一个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给予他们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工业开始反哺农业,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被终结,家乡人不再为到二十五里路外的庄里上交公粮排起长龙而起早贪黑。在国家为改善生态环境而施行的退耕还林政策的扶持下,家乡人种植花椒柿子树的热情空前高涨,使得创收的效益林面积成倍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使得村前的公路得以硬化,由家门口开往县城的班车开通运行。交通出行的便利,也使得来自外地采购的客商纷至沓来。而农村新医保与新社保的落地,则带给父老乡亲一份幸福生活稳固的保障,缓解了人们就医养老的忧虑。作为传统农业大县的富平,在大抓生态农业建设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开始强劲有力地转型升级,凭借新设立的庄里工业开发区和富阎一体化高新经济开发区,使富平的城市建设和工业化发展驶入了全新的快车道。
新时代有新作为,新作为展现新画卷。在国家生态环保政策的推动下,关停了沿山滥挖的采石场和灰尘弥漫污染严重的石渣厂,还给家乡一片晴朗的天空。随着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家乡村前的美梅公路经过拓宽升级改造,更加平坦宽阔,已消失三十多年路边的绿化林赫然归列。相连村子的干道及村中巷道全部被混凝土硬化,干净卫生的自来水通到了一排排崭新的民居,沿路两边栽上了绿化的景观树,大理石道沿与青砖围栏装点乡村的淳朴,太阳能路灯则照亮了家乡的夜晚。消失已久的喜鹊和不知名的翠鸟再次回归这片土地,欢歌于房前屋后的林荫枝头。通向山中的路则栽满了苍翠的松柏,山坡上,沟壑里,彩色的野鸡、可爱的野兔和那灵巧的小松鼠漫步其间,悠然自得,呈现一幅生态祥和的自然景象,“锦屏列翠”正徐徐向人们走来。规模化的花椒产业与柿子产业,已成为擎起家乡人幸福生活的两大支柱产业,更已成为富平亮丽的名片。在收获的季节,鲜红香浓的花椒和如红灯高挂的柿子,渲染一片乡村喜庆的中国红,红透家乡的山梁与旷野,红透家乡的房前庭院,红透了家乡人的日子,红透了家乡人的笑脸。午后闲暇的时光,村前的广场上时常欢歌嘹亮,舞稠飞扬,抒发着家乡人对于甜蜜生活发自内心的表达。窗明几净的庭院里,家用电器应有尽有,新添置的小轿车更是提供出行远游的快捷。走向庄里,新建清秀别致的公园绿地,一幢幢新社区精致的居民楼,一条条植满景观树的大道,让工业强镇呈现别样的风采,多了一重柔性的妩媚。而到富平县城,你会看到惊人的东扩更是覆盖了过去的东上关乡,向南直抵石川河的沿岸,大型商场、建材城、农机城等星罗棋布,尽显发展的张力。
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富平,古来辖属京畿之地的关中名邑,借助融入大西安经济圈的浩荡东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砥砺奋进,气象万千。通畅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生态农业成效显著,工业区蓬勃发展,宜居城市建设有力推进,扩展的新城区绿化秀美,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延展的人民路横穿向南拓展阻碍的铁路线,开启城区建设更为规整的新版图。古城外荷叶田田蜓舞蝶飞的美景重现人们的眼前,曾成为污水沟的温泉河妆回了“玉带环流”碧波荡漾的容颜,湿地公园里休闲的人们流连忘返,经过治理的石川河,其梦幻般的喷泉夜景更是绚丽多姿。在先有黄帝采首阳之铜铸鼎地,后有大禹一统铸九鼎的荆山原新建的中华郡,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这人文始祖地拜谒先祖。兼具陶艺体验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陶艺村,和金粟山森林公园却是放松旅游的好去处。位处柿子主产区曹村镇的中国唯一以柿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则向你讲述柿子的品类及发展变革,介绍柿子在世界各地和我国的分布状况,以及在富平栽培的悠久历史,向你介绍举世最优质柿子出产地富平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勤劳的家乡人制作驰名中外柿饼的传统工艺,了解美食背后的文化。
曾誉满京华而古老的阿宫腔,以典雅细腻、宛转悠扬的迷人魅力,奉上你一幕幕精彩的文化大餐。兼具威武矫健与滑稽诙谐于一体的老庙老鼓,则于雄浑与轻巧之间纵情演绎富平人的豁达与豪情。拥有无丝而清甜爽口的九眼莲,肉多霜厚、入口即化而润甜入心的柿饼,纹理细致、光油黑亮的墨玉,香味浓郁、微甜略咸而营养丰富的羊奶粉,果形优美、乳白光滑、清香袭人的甜瓜,香酥脆甜、口嚼味美又有消食润肺、健脾补肾之功效的琼锅糖,等众多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无不彰显着富平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而习仲勋故居、怀德公园的习仲勋陵园,以及八路军一二零师东进抗日誓师纪念地,则成为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传承着不忘初心奋发有为的红色基因。如今物华天宝的富平,随同伟大祖国七十年的壮阔历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可谓富庶太平名至实归,花椒红,柿子红,血脉红,发展红,已汇成百业兴旺人民幸福的富平红,呈现一抹喜庆壮丽的中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