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西汉 • 刘向
在物质化的当下,我们到底为何读书?也许这是许多人都很迷茫的问题。
人生在世,时空有限,读书如一条通往未来世界的路。我们在前人的引领下,不需披荆斩棘,便可达到一定的高度,这就是所谓的“攀巨人铁肩"。当然要达到前人的高度绝非易事。当今的读书人也绝不能只停留在前人的高度,宇宙自然之奥妙,人生社会之美好,需要一代一代人接力探索与开创,需要我们不断刷新这高度。
读书的目的不同,读书的意义便不同。在当下,大众读书多是为了获得生存、生活的资本,是为了适应社会,学得一技之长,将来好找一份工作多挣钱而已。对于这类人而言,读书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古人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在这些人的眼中书籍和知识就是自己出人头地,改变命运,获取金钱和幸福生活的工具,读书则是为了更好,更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这一工具罢了。这种思想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社会里是普遍的,但同样是封建社会,读书的目的也有高下之分。
汉代的司马迁为了“接其后世,成一家之言”饱读皇家藏书,遍察山川风物,最后写成煌煌巜史记》,开创了纪传新体,为后世留下珍贵的历史巨著。明朝的李时珍自幼刻苦读书,在三次落第后决定弃儒从医,成为皇家太医后,又辞官返乡,潜心于重修本草,历时27年,考古博今,穷究物理,写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像司马迁、李时珍这样的读书人其志向之宏大,境界之高远我们普通人是无法企及的,毕竟悠悠五千年才出了那么几个。
时势造就英雄,英雄改变时代。鲁迅怀着救国救民的愿望东渡日本,先在仙台学医,后因“匿名信”和“电影”事件弃医从文,决定以文学唤醒麻木的国民,于是在当代便诞生了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志存高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了中国革命,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鲁迅和周恩来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成为无数读书人敬仰的英雄,其读书意义的深远影响绝非本文能够论及。
对于以上两种读书人,我不否定前者,也不期望后者。那么,作为当代学子,我们整日埋头苦读,是否想过自己到底为何读书?读书的意义究竟何在?
古语:“玉不磨,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言“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中西两种文化对读书的认识也都如此,而本人认为读书启蒙明智,修身治世,奉献社会当为第一要意。
人之初生,蒙昧未开,如璞玉,如白纸,对于自然世界与社会人生一无所知,虽有父母的教育,但作用甚小。于是人就需上学读书,从书本中学习知识。从最基础的识字认数到作文运算;从语数英到理化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学内容也逐渐增加了深度与难度。自然,读书之人也逐渐变得丰盈充实起来。书读的薄与厚,知识积累的多与少直接决定了人生的广度和高度。“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在文化的濡养下,经知识的武装后,人便剔除了蒙昧与野性,变的文明,智慧,深刻,高尚起来。懂得尊重他人,遵守礼法,热爱祖国,奉献社会。会养成一种读书人特有的气质与涵养,会形成一种独立的人生观念和思想品质。他会用自己所学去分析问题,审时度事,解决疑难,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肓从,不迷信,不虚妄,不为俗事困扰,不被假象蒙蔽,不因纷乱迷茫……这样,读书于己于人,于家于国,都是有益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结合时局与国情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进行指导,成功谛造了新中国,让全国人民站了起来。这就是知识的力量,是读书的最大意义与价值体现。
当代学子应树远大理想,乘时代之风,多读书,读好书,在提升自我素养的同时,多为社会与国家做贡献,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