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多堤多垸多塘,由圩垸围成的乡村,若是少了大堤的相伴会俨然失色的。所以,我喜欢江南的景致:一边是堤,一边是塘;一边是路,一边是村;中间是桥,两边联堤。
西洞庭的乡村一般由一沟三格的井田或湖塘组成,乡间的公路沿着大堤而建,以红瓦白墙蓝檐为特点的农家二层小楼座落在公路两旁,看上去就像一朵朵白云飘荡在蓝天里。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发现农家小院被一片片鱼塘包裹着。分割在田间地头的槡树、柳村、槐树又把田或塘分隔开。池塘把高高低低深深浅浅密密麻麻的院落收入自已的镜中,就像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在江水的洗礼下闪烁成年人的梦。
在通往乡间的公路上,你会看到两侧的鱼塘穿过树林的缝隙,流进你的眼帘。有的水田被改成了莲花池,有的旱田被改栽了油菜花,有的洼地被改种了果园。原先落后偏僻的乡村竞然成了旅游景点,引来了一批批游人的光顾,悄然增添了江南水乡的姿色和韵味。
妻子的堂哥家住在安昌。他家紧靠公路边,屋后是几个不大不小的鱼塘。一个长、一个圆、一个方。挂着一排鱼网的鱼塘,左边是树,右边是田。鱼塘的东西两侧是稀疏的芦苇,旁边是刚种下的水稻正在放水晒田,远处的禾苗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碧绿的青波,会让你想起“稻花田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句。会让你想起当年搞集体,参加生产队双抢,围着打稻机抱把子打谷的劳动场面。会让你想起无数个夏天,在稻田里,一边扯草,一边听人讲故事,到田头地边吃瓜的情景。
不知什么时候,一条牛从我旁边牵过,我已沿着杂草铺就的小路,慢步到了鱼塘的一角,发现鱼塘早已被葱绿的槡树履盖着,只看到树丛中漏下的阳光洒在了水面上,那层凉爽湿润的感觉会让你重读人生,懂得此处没有固定的明暗和色彩,白天藏在黑夜之中,月亮躲在太阳山背后,指认更明星稀时,也许滑落的星星比月亮还淡定,人世界的情愁就此陷入这片期待相守之中,难以取舍。
我闲来无事,抱着走一走,站一站,看一看的心态写意。潜意识里会想到那些游在水底的鱼,一时间找不到上岸的路,会一个劲地游下去,就想帮它们下一场雨,倒灌到鱼塘里,让它们逆流而上。忽然一群鸭子猜到了我的想法,站在一根脱光了皮的枯树枝上,拍着翅膀嘎嘎地响应着,像是急切要下水的样子,在做伸展运动。这也提醒了我,鸭的这双脚已经丈量不出太阳的温度,我也感觉到,过了春暖花开的季节,鱼塘是宁静的,连鱼的呼吸声,都能真切听到,倒映在莲叶下的那把太阳伞,已把鱼的影子聚在了几朵白云下面。
在鱼塘的上面,几只蜻蜓相互追逐,几乎快贴近水面,它们翻来复去的飞,只是为了开心好玩觅食。亮晶晶的白蝴蝶成群结队地朝芦苇荡飞去,几只掉队的花蝶,紧跟其后,像游泳的健儿甩开了翅膀,使那一片被风掠过的芦叶更见风致了。戏嬉在屋山头的黄色母鸡正引领一群小鸡觅食。几棵枇杷树,结下了成熟的果子,果子掉落在鱼塘里,引得一群鱼挣抢,接连划出了由里向外旋转的符号,像是月儿湾出的梦。
鱼塘边有个浣洗衣物的码头,铺上了长条木板,一头绑扎在水中的两根木柱上,另一头搭在岸边,如同人生的两端,一头重、一头轻,想要告诉人们懂得人生的取舍,凡事不能两全。有此心得,我也是看到这个洗衣的桥码头,坡道实在是太陡了,下去也难,上来也难,明明知道难走,还在这个地方掘上洞眼,攀上攀下,摸着石墩过桥。这也许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吧!抬眼望去,发现几棵高大的欧杨树伸向天空,挺起了直直的腰杆,与潜伏在鱼塘里的枇杷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暗示一个大男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懂得来日方长、能屈能伸的道理。我也看到姨妹夫在用鱼杆钩鱼,很有耐心,也很专注,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看来是个钩鱼的好手。
鱼塘的小路,再往前走,如同卸了妆的树,裸露出了草丛里的石头,想把过往的人和事亮出来一半,另一半还藏着掖在肚里。停下来,滤镜一下,看缘分还存几分,该不该清零,说不准在地下打个滚,兴许翻出新页来。正当我割自家韭菜的时候,远处的布谷鸟打断了我的思绪,像是我惊扰到它一样,从稻田的上空飞过,钻到林子里去了。几只小鸟站在牛背上,已经有一袋烟的功夫了,在牛背上作画,牛竟然没有感觉到它们的存在,静静的啃着自己脚下面的草,那根摇晃的辫子,甩过来甩过去,就像是琴师的手弹拨古筝似的,使这静谧的鱼塘更显寂静了。小鸟们没等音乐再起,沿着田边低空飞行,不一会,扎进水稻田里给禾苗治虫去了,我想它们是认真的,都说它们是稻田的医生,也是牛背上捉虫子的专家,连稻草人都这么认为。我是农民的儿子,我信。
看起来,这鱼塘比平时热闹的多,但热闹是属于它们的。我在这里是个多余的人。可不是,那鱼跃出水面之后,又一头扎进了塘里,吐出一连串白泡泡,像是早晨的迷雾。美妙处就在于:那一群鱼,一起出游时,左右摇摆着,时而重新结伴,时而独处撒欢,时而扬脖,时而急转弯,时而潜入水底,发出阵阵的欢愉声,就像远处飘来的歌声似的,影响着周边景物与观赏者的情绪。那根带五线谱的电杆,常常记录着鱼塘里的自然循环小调。那一片围着鱼塘的小竹林,在晚风中飘荡,随夕阳下落起舞,激发了鸡鸭鹅群的乐感,也将自已的音律调到了大调上,与飘升在空中的落叶共振。背着锄头戴着草帽的农民,在田垅上走过,夕阳拉长了他们的身影。停靠在路旁的那几辆旧自行车,正准备接他们离开这块曾养育他们多年,还没有改变他们人生命运的土地。正是他们的出现,或者是他们肩上扛着的那把锄头银光一闪,让我心中飞出了“锄禾日当午……”的诗句,更加深了我对农民种粮的那份艰辛和今天来之不易生活的认识与理解,有感父母的养育之恩永远报答不完。
前几天,我们就约定要到安昌堂哥堂嫂家过端午节的,就提前打电话告诉给了他们。这一来就把他们一家人给忙坏了。同来的姨妹父,带他的朋友先挖了几条蚯蚓作鱼饵,搬上一把木椅子,坐在鱼塘边上钩鱼,不到两个时辰,就钩上来几条大鱼,每条鱼大约有4斤多重,起钩前遛上那么一阵子,让鱼在鱼塘里消停消停,然后起勾。先钩上来的鱼,中午就把它炖着吃了。另外几条鱼,主人让我们带回了县城。
这个端午节过得很愉快!爱人的姪女桂英还从湖北沙市特地赶回来看我们。她是堂哥家的大女儿,年轻时,长得貌美动人,一次去湖北走亲戚,认识了一位搞装潢的小伙,因为一见钟情就嫁给了他,婚后日子过得很幸福,生意也火了起来,听说在沙市买了房。妻子的堂哥家有两个儿子都成了家。有个儿子是个漆匠,和他爱人在北京、天津等地给建筑商打工,挣了钱回家盖了房。他们一家人的土地流转给别人耕种,每亩能收到几百元钱,加之自已养鱼,也能把日子过下去,只是年老多病的堂哥堂嫂,失去了劳动能力,还要靠子女打些养生。他们的孩子都很孝顺,当我们来时,一起动手,帮助她妈做了一大桌子好菜来招待我们。临走时,堂哥堂嫂还热情地给我们送上了一大包粽子,并亲自包好、煮熟后送上车,让我们十分感动,又有些过意不去。回县城时,鱼塘里刮来一阵阵凉爽的风,让我们感到很惬意,走在回家的路上,也把这鱼塘的笑容与无奈收进了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