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锦台前思苏蕙
文/王青歌
秋日的一天,我陪同两位作家到苏坊镇的苏坊村,试图在前秦才女苏蕙的家乡,搜寻散落在民间有关她的传说和史料。
南边的土塬东西斜向,如高山一样的扇面险要奇峻。就在扇面中心凹进去的一条深沟,其西边的半山腰上是恢宏古朴的清凉寺,其东边向北伸出的高高的土台上有一木亭矗立在上面,显得孤凄而别致。漆水河从它的脚下由西向东蜿蜒流过,河滩上空升起的丝丝雾气,把苏坊村掩映得如诗如画。
这别致的亭台已是尺橡片瓦,斑驳陆离。据说苏蕙当年就是在这亭子下望夫织锦,后来人们才在上边建亭筑台,名曰织锦台。
看着织锦台,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家乡武功还有这样的景致和去处,我立时有了“可叹苏蕙多情女,苏坊村外留旧迹”的万千感慨。
苏蕙这个千年前的奇女子,为了捍卫属于自己的爱情,用智慧、才华和一双巧手,在方寸大的手绢上绣出了《璇玑图》。思索中,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土路来到了织锦台上,亭子下的土地与广袤的平原相连。崖面上一道道土印是漆水河千万年浸泡冲刷留下的痕迹。听当地人说,明朝时,人们图种地方便,纷纷从上面迁下来,组成下面的村庄。半山腰上那一排排窑洞有的是当年供行人住宿的客栈,反映了这里曾经的繁华与兴盛。看着织锦台,望着远处的村庄,我仿佛回到了1000多年前的那个深夜。
已经和窦滔因赵阳台闹翻了的苏蕙,在娘家苏坊村住了一年多了。她此时正在青油灯前,专心致志地用丝线在方寸大的手绢上绣着诗文,飞针走线,上下穿梭,手法娴熟。前些时日,她先是花费了很大气力,在纸上将写的许多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诗歌反复组合,归纳整理,排成了纵横各为29字,共841个字的诗句方阵。这时,她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用自己的才华来拯救和唤醒远去的夫君。手帕上绣的兰叶给了她启示和灵感:何不将这841个字的诗文绣在手帕上呢?如能用五色丝线区别诗歌字体,那内容读起来就方便多了。如到时夫君能看到,他定会回心转意。
执着的苏蕙,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将五色丝线进行比对,在手帕上用毛笔一笔一画写上全部要绣的文字,然后选择色彩柔和、质地绵软的丝线,用细针一点点绣了起来。
每首诗歌都包含了她对人生的理解与热爱,细密的针法化为对岁月的留恋与追思。她把对夫君的牵挂渗透在穿针引线的诗文里。窑洞门前和码头岸边,不知留下了她多少望眼欲穿的身影和脚印。清瘦的苏蕙穿着罗衣缦裙从家里走出,看滔滔漆水,望码头行船,绣璇玑回文,她是多么盼着夫君窦滔能出现在她的眼前。
又过月余,被她称为回文诗的《璇玑图》得以绣完。一天,母亲看到身体又瘦了一圈的苏蕙绣出的这密密麻麻的《璇玑图》,不禁心酸,便问:“若兰,你绣这么多字,谁能读懂?”苏蕙答道:“此诗叫回文诗,不论你是顺读、横读、斜读,还是交叉读、左右读、上下读、蛇行读,都能读出意境来。它徘徊婉转,自成诗篇,非我佳人,莫之能解。”母亲听后,便认真地看了起来,读了半天,暗暗称奇,这诗寓意深远,情感丰富。
苏蕙的良苦用心就是为了让夫君回心转意,几乎每首诗都表达了对丈夫的绵绵相思。《璇玑图》经过长途跋涉,送到窦滔手中,当窦滔看到这一方刺绣精美,情感细腻,文采斐然的诗文时,感受到结发妻子的博大心胸和出众才华,最终回到了苏蕙身边。
苏蕙用她创作的《璇玑图》,挽救了自己的婚姻,也开创了回文诗的文学体系。之后,回文诗成为历代文人雅士研究和推崇的诗歌体例。《武功县志》载:武功民间男女成亲送手帕由来已久,它提醒人们对婚姻的纯真与坚守,成为爱情专一的文化信物。就连武则天也称《璇玑图》为“才情之妙、超古迈今”的奇文。民间传闻,《璇玑图》真迹被武则天从民间收回,后作为陪葬品埋进了乾陵地宫。给后来人留下了神秘而无尽的追思。并在民间演绎了一些有关《璇玑图》的美丽传说和神话故事。
今天,苏坊村的织锦台,不但给我留下了不舍与向往,也让天下多少文人墨客来此留恋往返,诗意绵绵,情不自禁地登高望远,思想着苏蕙与窦滔的美好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