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顾莉敏的头像

顾莉敏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5/11
分享

用光影描绘夕阳红(中国作家网散文参赛作品)

       文/顾莉敏

1986年我父亲50岁时,未雨绸缪开始考虑退休后如何打发自已的晚年。为此,我父亲当时对城乡的街头小巷、河边、路旁、以及公共场所的一些老年人在做些什么都十分关注。经一年多的所谓“考察”,在适合老年人的众多活动项目中,我父亲选择了一项适合自己性格、兴趣爱好、在那个年代相当时尚的活动项目——摄影。并打算用照相机来记录社会、百姓生活、乡村动态、时代变迁、用光影来描绘自己的退休生活。

搞摄影,说起容易做起来难。你要拍照,首先要配备一架照相机。然而那时的工资待遇很低,就是勒紧裤带不吃不喝一年也买不起一架国产相机。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父亲想来想去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写学术论文挣稿费。

1985年我父亲的工作单位制定了在各种报刊上刊登本单位的正面宣传报道、专业知识说明文、学术论文等稿件奖励制度:如在国家级报刊杂志上发表稿件可奖四倍稿费,省级三倍,以此往下类推。这真是天赐良机!

父亲为了实现自己的夙愿,那段时间写学术论文真的很拼,那时还小的我,深夜经常一觉醒来,看到父亲还在挑灯夜战写论文。工资省吃俭用加上写学术论文挣得稿费,父亲购买国产相机的愿望如愿以偿。从此每天拿着国产的珠江-S201与海鸥DF-1两架全手动的国产照相机,开始了发烧友的所谓“业余新闻摄影”生涯。

可摆弄照相机并非易事,这个集电子、光学、机械等为一体的精宻高科技仪器,要想操作自如,非一日之功。要想拍出好照片更是难上加难。

一切从头开始!

首先我父亲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智力投资,自费订阅了《人民摄影》报、《中国摄影报》、《大众摄影》、《摄影世界》等摄影报刊、杂志和买了其他通俗易懂的摄影书学习,先从理论上弄懂摄影的基本原理,然后再学习操作。历时两年的锻炼,快门虽会按了,但拍摄的照片不是“糊”了,就是曝光不当。同事”欣赏”了我父亲的“隹作”后断言:“你要会照相,街上照相馆早就关门了!嘿嘿……”我父亲一脸尴尬,哭笑不得!

面对这些善意的热嘲冷疯我父亲并不气馁,反而更坚定了学习摄影的决心。暗自鼓劲:“看你们那“幸灾乐祸”那样子,……等着瞧吧!”从那时起我父亲开始到《东海报》《连云港日报》、甚至《人民日报》摄影部等媒体、通过电话往来、写信求教、向资深老师拜师求教。从读报中看人家拍的图片构图、情节、动态表现力、影调等方面寻找门窍。

经过一段时间的拍摄,我父亲从上百张摄影作品中,挑选出20多张认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所谓新闻图片寄往省内外报刊,过后左等右盼急等佳音,可是后来到图书馆一查才知无一刊用。好似被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跟……投稿全“军”覆没,我父亲当时十分失落。看样子新闻摄影决非易事,业余摄影之路怎么走,我父亲苦闷、沉思……

经过痛苦的沉思,首先,我父亲一边刻苦学习各种报纸、杂志上刊登的各种新闻图片的构图、人物神态和新闻说明词写作技巧;一边多摄苦练:先是模仿,然后创作。严格按照新闻的“真、新、活、情、意”五字标准要求选择题材,按照拍摄技术数据规范操作,千方百计改善图片的技术质量。这样经无数次的失败清醒地体会到,一张图片的技术质量标准是由清晰度、构图与画面的人物表现力等要素组成,缺一不可。而要拍好一张图片,是一个摄影师智力、精力、体力等综合素质的最佳发挥。因此,必须从文化素质和摄影技术两方面交融提炼,同歩发展,走稳、走准、走好这条新闻摄影之路。

图片新闻不同于文字报道,它要求摄影人必须亲临现场,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为了寻找新闻题材,那时,我父亲每天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深入乡镇、地头晒场、走村串户、与农民交朋友、与他们谈心,在采访过程中选择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例,在他们正常生产活动过程中认真抓拍图片,然后筛选佳作配上适当的新闻说明词后发往有关报刊。

经过多年艰苦的学习、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992年底,我父亲拍摄当地的东海县桃林镇农民养鳮致富的新闻摄影作品在本省的两家科技报上发表。这一良好开端给了我父亲极大鼓舞和信心。但在初步成功的同时,却清醒地认识到:因是半路从影,自感先天不足,基础极差,缺少过硬的基本功,所以必须坚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经多年的摸索,实践,我父亲基本掌握了新闻摄影的新、真、活、情、意这“五字”基本要求,在自己热爱的新闻摄影道路上,我父亲以这“五字”为准所拍摄的新闻照片,投稿屡获成功,局面从此打开。

农村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在新闻摄影中,我父亲始终把镜头对准不懈追求美好生活的乡亲大众,坚持把目光盯牢在寻求出路的火热农村建设中,把思考放在对社会进步的追踪上,这使我父亲的作品饱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时代特色。

在当地的海陵商场,我父亲遇到了来购买萨克斯乐器的农民,当他兴高采烈吹起萨克斯时,我父亲抓住瞬间至美一拍,原来温饱都成问题的农民,现在都有精神和娱乐上的要求了《农民吹起了致富号》在人民日报刊登,后被美联社转载。《我的好驴卖了个好价钱》、《农民的出路在于机械化》、《农家用上自来水》、《农民喜售爱国粮》、《农技下乡老农乐》》、《农家妹子学电脑》等一幅幅充满浓厚乡土气息,,用镜头讴歌美好生活的图片在父亲照相机的“咔嚓”声种脱颖而出,刊登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

为了能把照片拍摄的鲜活生动、自然真实,我父亲往往要选择比较隐蔽的角落,不让被摄者发现。所以,有时我父亲的这种“鬼鬼祟祟”举动引起地方保安人员的怀疑。1994年秋天,有一次,我父亲在山左口乡集市上拍摄一位70多岁老太太扎堆买衣服,因我父亲老是在她旁边转悠,引起了当地派出所的一位便衣民警的注意,他跟踪了好久,误认为我父亲不是好人,上来问:“你是干什么的?”我父亲回答说是拍摄新闻照片的,他又问:“有证件吗?”后来我父亲出示了有关特约记者证后才算了事。

我父亲退休后从事新闻摄影,当别人退休打牌、打麻将、溜鸟、闲谈……我父亲拿着照相机在希望的田野上乐此不疲的徜徉。摄影,浓缩了我父亲的夕阳人生,使他的生活充实、健康快乐、其乐无穷! 回顾我父亲的摄影创业之路,喜忧参半,五味齐全,成败俱在。

从1986年至2016年的30年间,我父亲携带着相机跑遍了当时全县24个乡镇的400多个行政村,3000多个村民小组,行程达6.84万多公里。为了摄影,我父亲先后5次投资累计4万余元,配备了多架相机和黑白底片冲印设备与照片放大机,所拍摄的各种题材的艺术、新闻摄影作品,发表在全国100多家地、市级以上报刊累计达5449多幅,在全国大小影赛获奖10余次。其中《中国纪检监察报》于1997年举办的精神文明全国新闻影赛,在石湖拍摄的新闻图片《平坟还田造福子孙》一组两幅荣居全国第一。《人逢喜事精神爽》艺术图片荣获2007年9月《大众摄影》影像社区全国月赛一等奖;《麻风村结对帮扶》在《精神文明报》2007年7月举办的“九寨沟”杯全国精神文明影赛中荣获一等奖。

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专题片《老顾》,于2000年3月21日在中央电视台的第一、第二、第四套的《夕阳红》“不老人生”栏目中同一天播映。

我父亲既知足了,但又不知足,因为事业从无终点,必须继续努力学习追赶时代飞快的步伐!一个人的人生虽有终点,但我父亲认为自己的摄影事业永远只有起点。生命不止,咔嚓不息。我父亲决定将继续用光影来描绘自己晚年的夕阳人生。

为此开始学习电脑,2002年底我父亲66岁时咬牙花“巨资”把电脑、扫描仪,打印机等买回家,接着又上了宽带,全套一步到位。

学习电脑第一个基本功是打字,我父亲虽然是大学毕业,但这个年龄在小学从来没有学过汉语拼音,怎么办?请外孙也就是我家的孩子当教师,教我父亲学汉语拼音,自己又关门历时苦学三月余,总算初步掌握了一点点集打字,扫描,上网、网上发稿等基本操作方法,并于2003年的羊年春节期间正式在网上发送了第一张图片新闻稿:《卖糖葫芦奔小康路》。不想此稿竟被《人民日报》(2003年2月12日12版)、《新华日报》(2003年2月11日B2版)等刊用,为羊年春节增添了一份喜气。

最美不过夕阳红,淡定又从容。退休后的父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平淡生活中演驿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平凡中实现了人生奋进的目标,也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认识并把握了生命的真谛,把孤立的人生融入蓬勃发展的社会进步之中,这种平淡,平凡,给父亲的生命赋予了延绵不断的淡定之美和水滴穿石的力量韧度,这种淡定和坚守,让父亲很潇洒走进了摄影艺术的自由王国里。

翻开我父亲的摄影作品,那一张张精彩纷呈的图片,是我父亲走乡串村用镜头展现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见证和缩影,让我们真切地回到了家乡巨变的时光隧道上,勾起了对童年、青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以及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由衷赞叹和热爱;让我们在美好的艺术享受中,感悟到社会进步的撞击和责任。也见证了家乡农民,凭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撸起袖子加油干一股闯劲的鲜活回忆,生动展现了乡村农民,传承勤劳家风,凝心聚力、不懈砥砺奋进的精神面貌和奋发图强的壮丽画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