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每天捧着巴掌大的半导体收音机,或卧在炕上,或从前院踱到后院,小收音机播出的新闻,他都仔细聆听。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父亲每天捧着个巴掌大的半导体收音机,或卧在炕上,或从前院踱到后院,小收音机播出的新闻,他一条都未曾落下,1978年12月18—22日,父亲沉迷于这几日,他时而笑,时而沉思凝眉,我们看着父亲,猜想着收音机里会有什么精美的故事呢?父亲看出了我们心存的疑问,告诉握们祖国要大变天了,农民的好日子来了。
果然,大会一结束,来年春天,我们家就分得了二十多亩土地,父亲健壮,年轻有力,他起早贪黑,用锯,锛,刨子,斧子,将两根大树变成了两辆木架子车,小土院里铺满了轻盈有着白杨木味的刨卷皮,我们小孩啥都不懂,只看着那两辆崭新的木架子车,有一种喜悦,有一种狂跳起来的感觉,于是,两只小手抓了刨卷皮,在满院子里撒,父亲不但没骂我们,也加入我们的行列,两只手捧起刨卷皮,在院子里抛洒。
两辆车,两头年轻的牛,车里装有犁铧,耙,铁锨等物品。父亲日夜颠倒,将那二十多亩地翻了个地超天,犁过了耙,耙完撂上两三天在压,两头调皮的半大青牛,等地收拾完,也变得老老实实了,时常眨巴着一双明亮的眼睛望着父亲,没有父亲的号令,它们会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头场的毛胚地收拾完整,接下来就是播种了。
父亲换了小尖犁,母亲撒种,我和姐姐跟在后面撒化肥。这种地,遇上天晴好日子,播种施肥,心里都是欢敞的;可总有那么几天,牛毛细雨,淋淋沥沥,播种迫在眉捷,父亲被淋湿了,牛的茸毛上也布满了密密的雨珠儿,母亲在雨帘中越发显得弱小,撒一把种子甩一下手,麦粒或玉米粒会粘到母亲湿润的手上,我和姐姐的化肥篮上蒙了塑料布,雨丝儿奈何不得。
就这样,连续半个月的播种,我们种下了小麦,玉米,胡麻,高粱,葵花等作物。
等到六,七月份,就到了小麦收获的季节,放眼望去,塬上一望无际金黄色的麦田,空气里流动着麦子成熟的味道,于是,大收割就开始了,二牛抬杆的木架车,塬上到处是牛亲切的呼唤声,那一个个戴着草帽,肩背被汗水浸白穿着的确良上衣的农民伯伯,穿了花衣戴了帽子又顶了头巾农村阿嫂,腿蜷在田里,左手揽,右手割,镰刀在他们手里是那样的挥洒自如。半个月的收割过去了,你不由得惊叹来自老百姓这神奇的力量。一垛一垛,高耸如云的麦垛,立在塬上,像梦又像诗,每个人看守着自己家的麦垛,立在那儿会痴痴笑半天。
雷声轰鸣,夜里常把人惊醒,父亲翻起身来,提了马灯,就往麦场奔去,不止是父亲,麦场上到处是星星点点的灯火。等到天光放晴,朗朗照上几天,麦场干了,麦垛干了,于是家家户户倾巢出动,老的老,小的小,壮的壮,全都集中到场院上来了。摊场,打碾,驴儿,骡儿,叮叮铛铛,石磙子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最慢的是套老牛的磙子了,“呔…呔…”,父亲不住地使唤着牛,牛总是不紧不慢,父亲举起了鞭子,鞭引清晰地显示在牛身上,牛凹一下腰,急匆匆走上几步,之后又慢了下来,无可奈何的父亲,只能跟着牛的步奏一步一步挪了。
碾场整整持续了一个月,我们家收获了一万多斤小麦,父亲将晾干籽粒饱满的优质小麦交了公粮,两千多斤麦子,换到手的钞票有五百多块,父亲捏着那十元一沓的钞票,脸上绽开了苹果花一样的笑容。
紧接着,胡麻也能收割了,家家户户都种了胡麻,那一段时间,公路,田野,村庄,到处都是浓浓胡麻油香的味道。
葵花,谷子,高粱,顺序儿都成熟了,日子像陀螺一样运转着,可我的父亲,在忙在累,那个小半导体收音机从不离身,稍有空闲,他就会打开收音机,秦腔,黄梅戏,新闻,一天到晚总会噪你的耳朵。我们最爱听的则是大舜的故事,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准时播出,听着大舜童年的故事,眼泪就着饭一起往肚子里咽,饿,饿得面黄饥瘦的舜子,亲生父亲不像父亲,鼓叟和继母季好不断迫害着年幼的舜子和善良的母亲,死里逃生,野外求生,舜不但没有记仇记恨,长大后还以一个孝道孩子的身份,还继续帮衬着瞎眼的父亲和心如蛇蝎的继母。舜的大仁大义,使得唐尧大帝将两个女儿娥黄,女英嫁给了大舜,并把华夏帝位也禅让给了舜。舜从小见惯了三江平原上的水灾水患,饿殍便野,民不聊生的那种惨烈景像,他心里便萌生出一个伟大的愿望,治理淮河,黄河,大运河,让百姓过上风调雨顺的好日子。这个愿望很美好,可其中的艰辛不是常人所能承受,大舜带着娥黄女英一路考查水系,住窝棚,吃野食。考查完水系,便唯派鲧去治水,一直不服气大舜的鲧,治水不利,还策划要谋杀大舜,结果消息暴露,舜这才明正言顺杀了鲧,好在鲧的儿子大禹明事理,知大体,从大舜手里接下了治水的重任,大禹治水,获得初步成功。于是,我父亲和我们便有了崇拜的英雄,每年春耕播种,会摆个小供桌,上面摆上猪头,烟酒,在点上几只檀香,在月明星稀的夜晚,拜上几拜大舜,在拜上几拜大禹,我们爷三人,神色庄重,念念有词:“黄天厚土,圣主大舜大禹在上,让小民今年风调雨顺,粮食在获丰收!”这样一祈祷,父亲的心踏实了,花在庄稼地里的时间更多了。每年下来都是好收成。
塬上的百姓从不懂诗词书画,更不懂欧阳修,苏轼是何许人也,可他们用他们的汗水,用他们的双手耕耘出了一副纤彩墨绿的画面,金黄的小麦,黄澄澄的油菜,紫色的荞麦,油桃,杏子,李子,那一眼望不到边,变换着的四季,鱼米稻花香,随风潜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