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欢天喜地的新年,平添了几分忧愁。在这个特别的假期,人们的心情忐忑不安,神州大地举国上下,有多少家庭盛宴难以团聚,有多少亲朋好友难以相见,有多少漂泊的游子难以归家,有多少行程安排难以实现……
然而,对于我们家来说,却是幸运的。除夕的那天,我们一家人过了一个团圆年,喜庆祥和,充满欢乐。
除夕一大早,我和妻子、女儿吃了些早点就开车回老家。从济宁市区到泗水老家80多公里的路,只用了一个小时。车到家门口,我们下了车,大门是开着的,大门上已贴好了红红的春联,迎门墙上的大红福字格外醒目。我从后备箱取出带来的水果、馒头和熟食菜肴,以及刚从路过的圣水峪镇上买的三挂1000响鞭炮和三把25响礼花炮。一抬头,看到二弟开着三轮车过来了。二弟来到我们跟前,相互问候。原来,二弟是专门过来送摆贡的菜肴食品。
我们进了家门,父亲站在院子里端着一盆饲料,一群母鸡和三个大公鸡围着他咯咯地叫。“爷爷,爷爷。”女儿喊了两声。父亲转过身看到我们,惊喜地说:“你们来的这么早啊!”他连忙把饲料倒进食槽里,放下饲料盆。我环顾四周,堂屋和东西厢房门上都贴上了对联,红红火火,十分喜庆。“昨天,婷婷、欣欣来帮忙贴的。”父亲一边笑着说,一边让我们进堂屋。
老家的堂屋外观大气,四间砖混平房,明三暗五,对门对窗,门庭阳台封闭,门前三级台阶。堂屋前墙贴着白色外墙瓷砖,房沿瓷砖是暗红色的,房顶周围镶着水泥花栏。走进堂屋客厅,浅粉色的PVC吊顶,白色的墙面,白色的地板砖,显得室内格外明亮。一张八仙桌紧靠后门,后门上遮着一块浅蓝色布帘,八仙桌两侧各摆放一把老式木椅。靠东墙的布艺沙发上遮盖着两条花床单,乳白色的茶几上放满茶壶和茶杯。五组式大衣橱贴着西墙,六把椅子围着大餐桌,餐桌和椅子也是乳白色的。望着干净卫生又整齐有序的情景,我心里想,父亲为过年不知准备了多长时间,看样子,他还是想在老家过年啊。
父亲走到八仙桌前,打开供奉祖先的画轴,让我挂在后门上方。他又亲手在八仙桌上摆好三代宗亲先人的牌位,让我仔细看一看牌位上的名字,怕摆错了座次。摆好了牌位,父亲对我们认真地讲,本家祖先的辈份关系和先人的长幼秩序。我听着父亲的话,深深理解他的心事。父亲已经八十多岁了,他有责任把家风传承下来。他言传身教,让我们追思祖先、不忘根本。过年祭祀祖先,这种形式十分必要,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见证啊。
二弟把贡菜摆在餐桌上,妻子看了,觉得贡肉贡鱼太小,就把我们带来的贡肉贡鱼取出来,又装好几盘水果、馒头。将七样贡品端上八仙桌,贡品上方点缀嫩绿的生菜,丰盛而又充满生机。父亲摆好香炉和两个酒盅,他满意地看着,脸上露出笑容。
二弟家的侄女侄子,听说我们来了,从他们家跑过来。孩子们相见十分开心,家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忙活一阵子的妻子,停下手,这才感觉身体发冷。她说:“这屋里没暖气,真冷。你们准备准备吧,我和孩子们先到老二家暖和暖和,等一会进城去老三家吧!”说完,她拿出一袋食品和三把25响礼花炮送给小侄子,小侄子连忙接过去,高兴地拉着她们走了。
随后,二弟按父亲的要求,用簸箕端着一个写有“三代宗亲”的牌位,带着用黄草纸包好的元宝和一把松香,到家门口的大路上去请祖先。放好簸箕,点燃元宝和松香,口里念念有词。回到家门,大门和堂屋门两侧各插一根燃烧的松香。再进堂屋,把“三代宗亲”的牌位摆放到八仙桌中央。上香三支点燃,插入香炉中,将白酒倒满两酒杯,祭拜完毕。一切安排妥当,父亲这才放心地关上大门。
我们开车到二弟家集合,人多一车坐不下。二弟想开三轮车拉几个人去。我说:“天气太冷,三十多里路把人冻感冒了,大过年的,别找麻烦了。我开车多跑一趟吧,也用不了多长时间。”于是,我开车先把父亲和妻子、小孩子们送到县城三弟家小区门口,又返回拉二弟他们几口。我们一家人到齐三弟家里,已是上午11点钟了。
三弟和三弟媳很热情地与大家打招呼,倒水递茶。母亲见我们都来了,她非常高兴,让孩子们吃这吃那。茶几上摆着几盘鲜亮的柑桔、苹果、香蕉,各式的糖块和瓜子。父亲喜欢热闹,手里拿着香蕉,坐在沙发上满面红光。母亲身着秋衣薄棉裤,外套一件绸子面的短羊毛坎肩,脚穿着棉拖鞋,皮肤有了血色不再发黄。她挨着父亲坐着,用手拉着父亲衣袖说:“屋里暖气热,你把身上的棉绒衣脱下来吧。”父亲按母亲说的做了,接着对我们说,“你娘的脸色好看多了,身体也好了,看上去年轻了几岁。多亏来欣欣的妈妈侍候的好啊。”一连几个“好”字,让倒茶水的三弟媳有些不好意思。“侍候好老人,应该的。一天三顿饭,也没有单独做特别好吃的。”她谦虚地随口答话,又进厨房忙活起来。
看到母亲,我担心的就是她的身体。她患有“老慢支”,常年吃药,一到冬天病情就加重。上个月初,母亲又住进乡镇医院。母亲不让父亲告诉我们,怕耽误我们的工作。直到一个多星期后,妹妹回家看望他们,才知道母亲住院了。
“哥,咱娘住院了,在镇上的医院,有十几天了,今天中午就出院。”那天正巧是星期六,我本打算星期天回家。接到妹妹打来的电话,我急忙开车回家。
我回到家,母亲已经出院到家。看到母亲憔悴的面容,我就抱怨起父母,怎么不早点告诉我们呢。母亲坐在沙发上轻声地说:“你们都忙,在外面工作不容易。告诉了你们,也不能说回来就回来啊!”“家里能扛的事,就扛一扛。尽量不拖累你们。我陪你娘看病就行,开三轮车去乡医院也方便。再说,你二弟媳也在家里。真有事,她也能帮忙。”父亲站着对我和妹妹说。我和妹妹没有再说什么。父母说的都是实情。我和妹妹在外县市工作,不在老人跟前。两个弟弟远在上海打工,一年到头也就回来一、二次。两个弟媳带孩子上学,又要打零工养家。望着耄耋之年的父母,我心里五味杂陈。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当父母的总是替儿女着想,心里唯独没有自己。
晚上,我和妹妹商量,明天还是带母亲到大医院看看,再到济宁我家里住几天养养身体。我做通了母亲的工作,父亲也非常支持。第二天一早,我和妹妹陪着母亲到了市里第一人民医院,从心内科到消化科看医生。我们想让母亲住院好好检查检查,医生说暂时没有床位。又听母亲说,打了十天针药刚出院。医生就建议母亲回家吃药调养调养,打针输液时间长了,不利于身体健康。医生开处方拍片检查、抽血化验,拿了一大包药,一共花了800多元。
我们在医院呆了大半天,回到我家里已是下午5点钟,妻子在家做好了晚饭。母亲喝了一碗小米稀粥,吃了一个包子,就早早地上床休息了。星期一,我和妻子要去上班,快到年底了,单位不便请假。妹妹主动说,留下来在我家过一个星期侍候母亲。我和妻子非常乐意。
一个星期过后,母亲的身体渐渐康复。加上室内有暖气,温度适宜,母亲也能活动开了。妹妹家在曲阜开门市经营农产品生意,也不能长时间在我家里过。二弟、三弟听说母亲到市里看病住在我家,打来电话问候。三弟让母亲到县城他家去住,已经跟三弟媳商量好了,三弟媳带孩子上学,工作也不忙。我对三弟答复,让母亲过一个星期再说。妹妹走后,母亲又过一个星期,身体硬朗了。她看我们工作忙,白天她一个人在楼上也孤单,还挂念在家的父亲。到了星期天,母亲让我送她回家了。
我和母亲回到老家,父亲正在家门外的地里刨杨树疙瘩,他披着棉袄,见我们回来了,又听说母亲没住院身体就好了,十分高兴。一进屋,我就感觉到室内阴冷,母亲也说屋里冰凉。父亲却说,今年冬天不冷,快到腊月了,前两天还下雨不下雪呢。今天有太阳,也不冷,天气预报说零上十度呢。原来,这些天,父亲一个人没有舍得开空调。我急忙打开空调,吹一下热风,室内慢慢地温暖起来。
我怕父母舍不得用电,又带父亲到乡镇供电所预交200元电费,绑定了我的手机号,用完电费再来续交。嘱咐父亲,以后就开着空调吧。不然,母亲就会生病,住院吃药打针也不少花钱啊。父亲点头称是,并表示以后常开空调,撑过这个冬天,让母亲不挨冻不得病。
谁知,母亲在家过了两天,三弟媳回家把母亲接到县城去住了。父亲留在家看家,他吃饭的事,二弟媳主动承担起来,每天让孩子们给父亲去送吃的,包子、馒头不间断。父亲打电话给我说:“我在家生活挺知足,你安心工作,不用挂念我。只要你娘身体好,咱全家人没病没灾的就好,一好百好。”
腊月二十六晚上,三弟打电话告诉我,他们从上海打工回来了。他与我商量,让母亲过了年再回家,过两天他回家把父亲接过来,一家人在城里过年吧。他说:“哥,你和大嫂、侄女一起来县城,我再把二哥的一家人从老家叫来,咱们一大家子过个团圆年吧。咱都别回老家过年了,老家天气冷,屋里没有暖气,大人孩子挨冻不说,做饭也不方便。”我听了,欣然同意。转身问了一下忙家务的妻子和看书的女儿,她们也十分赞成到县城三弟家过年。
我问母亲的身体情况,三弟让母亲接听我的电话。“我在你弟弟家挺好,屋里的暖气比你们家里热。一天三顿饭,吃的及时。整天在楼上,不出门,也没病了。我的病好了,你们都放心吧!”母亲说着,咳嗽了一声,又唠叨起过年的事来。她说“我想回家过年,又怕家里冷,老毛病再犯。他们都不让我走,那就在这里过年吧。到时候,你们几口也来吧。”我答应了下来。于是,我与三弟约定,年三十中午,我们去他家过年。
我挂了电话。妻子走过来一本正经地说:“这回,她奶奶想开了,这么开朗啊!不是我们每次回家过年,她都嫌人多添乱吗?”“是啊。今年她老人家心情好了。”我附合了一声,和妻子对视了一眼,我们都忍不住地笑了。
“大家饿了吧?都入座吧!”三弟招呼孩子们入座。我回过神来,两桌丰盛的佳肴已经摆好,大人们一桌,孩子们一桌。父母坐在上座,我们依次入座。上齐了菜,三弟和三弟媳入座。大人们倒上酒水,孩子们添满果汁饮料。我开车,不能饮酒,也倒了一杯果汁。我们共同举杯庆祝新年。父亲端着酒杯,望着一家老小,高兴地说:“咱家有二十年没有这么团圆了。今年过年,咱家在外面工作的、上大学的都回来了,从北京、上海、无锡、济宁、曲阜,不管远的近的,一家人到齐了,总算团圆了。”父亲抿了一口白酒,他的脸庞泛起红晕。“大家好好工作,好好上学,咱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他说话时始终充满笑容,目光洋溢着幸福。母亲不善言语,微笑着让大家吃菜,她的脸色是那么慈祥、那么和蔼。
孩子们一起举杯给爷爷奶奶敬酒,给长辈们敬酒。我们也对孩子们说一些祝福的话。酒过三巡,热腾腾的韭菜肉馅水饺端上桌。
大家酒足饭饱,兴致依然不减,天气还早。我提议,照全家福。由于客厅沙发占用空间大,全家15口人站不开。我只好让父母坐在沙发中间,我们兄弟三家分别与父母合影。然后,大人们与父母合影,孩子们与爷爷奶奶合影。孩子们都是摄影师,纷纷举着手机拍照,让我们团聚的欢乐达到了高潮。
时间过得真快啊!欢乐的时光总是太短。大家说着笑着,一晃就到了下午4点钟。我送父亲和二弟一家人回老家,母亲对父亲千叮万咛,“你过年这几天,就和老二家一块过吧,别再单独做饭了。开开空调,让屋里暖和一点,别会过了。”父亲一一答应下来。二弟和二弟媳也说了一些让母亲放心的话。我送父亲他们到家,又返回三弟家。我和妻子、女儿告别母亲和三弟一家人,回到济宁市区,天色已暗,道路两旁的彩灯亮了,五颜六色,婀娜多姿,闪烁耀眼,光彩照人,一派繁荣的节日景象。
正当人们沉醉在欢乐的节日气氛。春节那天,新闻联播传达党中央习总书记的疫情防控动员令。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在家待命,时刻关注疫情防控的新闻。初二晚上,单位值班室打来电话,要求我们初三返回工作岗位。初三上午,我们单位召开会议,明确责任分工,划区包保防控工作任务。我马上行动,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一个多月过去了,我一直未能回家看望父母。
新年的正月,春节假期延长,上班推迟,入学待定。女儿初八乘列车返回北京,侄女初九坐高铁返回无锡,她们继续居家隔离14天。过了正月十六,两个弟弟依然在家,那两亩山地已经耕耘完毕,无事可做,心急如焚,只好帮忙做家务。读大学、上中小学的孩子们居家隔离,写完寒假作业,又在网上远程学习,不敢耽误功课。妻子和两个弟媳承受疫情防控心理压力,洗衣做饭,操持家务,消毒通风,挑起了家庭重担,保障着一家人的正常生活。
然而,这个特别的春节假期,有一大批逆行者,除夕之夜,就踏上了抗疫征程。在接续的日子里,逆行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一股巨大的洪流,浩浩荡荡,势不可挡,冲向疫情防控第一线,构筑起牢不可破的钢铁长城。神州大地上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众志成城,顾全大局,舍弃了阖家大团圆、欢乐过新年的机会,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阻击战、总体战默默奉献力量。
二月初一那天晚上,母亲给我打来电话说,她已经回家了。两个弟弟的工厂包车接他们回上海暂时隔离,就要复工了。母亲挂了电话,我接着给女儿、侄女分别打通电话,她们都说,已经上班了。
我走到阳台,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心潮澎湃。明天就是二月二了。“二月二,龙抬头。”这场疫情阻挡不住春天的脚步,希望在前,胜利在望。东方睡狮已经醒来,中华巨龙正在腾飞。
写于2020年3月1日,3月10日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