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宜祥的头像

张宜祥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1/03
分享

来自山村的祝福

我的家乡在鲁南山区,村庄坐落于东西两座山谷之间,层层梯田,错落有致。一条由南向北流淌的小河穿村而过,滋润着这片土地。土地虽不肥沃,却也盛产地瓜、花生和谷物杂粮,养育着淳朴的乡亲。每年秋后,父亲母亲总会把自家种的花生、地瓜等一些农产品送给我们品尝,一起分享家乡丰收的喜悦。年逾古稀的父亲母亲,至今还耕种着一亩多地的口粮田。

大暑后的周末,我和妻子、女儿一起开车回家。我们提着几袋蔬菜和食品走进家门,父亲母亲正准备午饭,见到我们非常惊喜。“家里什么都不缺,吃的、喝的都有。你们买这买那的,花了不少钱吧。”母亲接过东西就唠叨开了,“下次回家,可别买菜了。咱家地里种的金瓜、豆角都吃不了。回去时,你们带几个大金瓜。”父亲也插话说:“我种的花生快熟了,带你们去拔几墩尝尝鲜。再顺手摘点鲜花椒。”我和女儿欣然同意。

父亲母亲的口粮田在村北的山坡上,离家三里多路。父亲陪着我们,开车不足十分钟就到了。一亩多地,由七小块不规则的薄田组成。多年来,父亲镢刨铣剜,开垦荒滩,田角地头扩展了不少。

站在山坡上,微风习习,放眼远望,心旷神怡。宁静的天空湛蓝,几丝白云挂在上边。山顶上七八台高大的风力发电机,恰如一个个大风扇悠闲地转动,送来一阵阵清凉的风。近处的山地,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数十株茂密的花椒树迎风摇曳,褐红色的花椒挂满枝头;不胖不瘦的玉米,亭亭玉立;绿油油的花生和地瓜,碧叶连片,铺满田间;长长的绿藤垂挂在坝沿上,冒出鲜艳的花蕾和嫩细的豆角;石滩上几簇牵牛花,紫红的花朵争相绽放,招惹来五六只爱热闹的蝴蝶,翩翩起舞。女儿见了,拿出手机连连拍照。啊,好一派和谐而美丽的田园风光!

 “庄稼长得真好!”“丰收在望啊!”我和女儿情不自禁地连声赞叹。父亲像受到表扬的小学生,开心地笑了,额头上堆起几道深深的皱纹。“上面还有咱家的半亩地,庄稼长得也不错。地头上还种了几墩金瓜。”他指向高处的山坡说。话音未落,他蹲下身子,一口气拔出二十多墩花生秧。父亲让我们去摘花生,又起身走向高坡。

一墩花生秧结十多颗花生,非常鲜嫩,颗粒还不饱满。我把摘下的花生,晾晒在倾斜的大石头上,又站起来去摘花椒。抬头望见父亲的背影,他正弓着背,一步一步沿着山坡向上攀登;他脚下的乱石不断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清脆入耳。顿时,让我心潮涌动。

十七年前,我们兄弟三人相继成家立业,父亲母亲就开始单独过日子,年年忙碌着春种秋收,过着知足而平静的生活。父亲耳背,已戴上耳机,但身体结实,整天在田地里劳作。母亲瘦弱多病,仍常年操持家务,养鸡喂羊,干些轻便的农活。平时,我给家里打电话,通常是母亲接听。“不用挂牵,家里都好,你放心吧!”母亲的一声平安,又给我增添了安心工作的动力。

这些年,父亲母亲默默地全力支撑着家,让我们兄弟姊妹集中精力安心经营各自的小家庭。经过打拼努力,我们兄弟姊妹四人已有三家搬家进城,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日子越过越红火。然而,父亲母亲却不愿意跟我们进城住楼房,还是觉得在老家平房大院里生活方便。但我明白父亲母亲的心思,他们是故土难离,舍不得离开饲养的家禽和那一亩多地的口粮田。

去年五月,父亲因病住进医院。他躺在病床上仍牵挂地里的农活,嘴里不停地念叨:“家里的地,不能舍,还得耕种。咱农民年纪大了,不种地,还能干什么呢。”他病情一好转,就着急让我办理出院手续。出院后,在我家仅住了三天,嚷着我送他回了老家。

父亲回到老家,活动方便,有了精神,心情自然好了许多。我坚持一周一次来回接送他,按时到医院化疗。加上母亲精心照顾,每天做些可口的饭菜,给他调养身体。两个月后,父亲的身体渐渐康复了。

我每次回家接父亲化疗,他都在田地里忙碌着,不是松土、除草、施肥,就是伺能庄稼。看到他消瘦的面容,我心里五味杂陈。我劝说父亲,别再种地了。但他却坚持自己的实理。“现在种地不交公粮,自种自吃多好啊!再说,人勤地不懒。春天播下种子,秋后就有收成。家里收成一点,也能减轻你们的负担。”他说话时,语重心长,神色坚定。“人闲了,还容易出毛病。自己能动能干,就少给你们添麻烦。”母亲在一旁,也帮着父亲说话。

秋收时,父亲开着三轮车,带着多年不下地的母亲一起收花生、地。父亲用头刨,母亲用提筐捡拾。邻居们见了,夸他们勤劳能干,不拖累儿女。他们听了,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劳动给他们带来快乐,收获给他们带来幸福。

“你快过来,接一下金瓜。”父亲沙哑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转身见他从花椒树丛中走出来。长长的金瓜,他肩上扛着一个,手里抱着两个。我急忙上前接过金瓜,放进汽车后箱。我取出毛巾给父亲擦去脸上的汗水,他的额头上立即又冒出汗珠。他喘了几口粗气,微笑着说:“你们看看,金瓜长的大不大啊?带回城里吃吧。”“长的真大啊!这三个,我们都要。”女儿急忙走过来,兴奋地摸着金瓜回答。“天气太热了。爸爸,你收拾一下花生,我们回家吧!”女儿催着我说。我打开塑料袋,弯腰捧起带着泥土的鲜花生,湿润的眼睛一下子模糊起来。

午饭间,我们又劝说起父亲母亲,以后别再种地了。父亲望着我们,深情地说:“人活着,就要劳动。好日子不是等来的,小康是干出来的。”“家里有粮,心里不慌。人活的就是一口气,饭碗要端在自己的手里啊。”母亲也认真地说。我们手捧冒着热气的饭碗,频频点头。

是啊,好日子不是等来的,小康是干出来的。人活着就要争口气,幸福也是奋斗出来的。谢谢您!勤劳的父亲母亲。祝福您!亲爱的父亲母亲。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