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宜祥的头像

张宜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2/25
分享

过年的心愿

腊八过后,人们就开始忙年了。远方的游子也将收拾行囊踏上回家的路,家中的亲人又多了一份牵挂和期盼。

一连几日的雾霾天气,让人们感到严寒的三九天格外漫长。捱过天昏地暗的日子,太阳终于突出重围,驱散雾霾,赶走了往日的寒冷。临近大寒的四九天里却有了几分暖意,耀眼的阳光洒向大地,洒向城市和村庄。

城市的街道两旁张灯结彩,一串串大红灯笼高高地挂在行道树上,公园广场和繁华的路口搭起五彩缤纷的花灯彩车。过往的行人,或匆匆瞥视一眼,或驻足停留观赏,不时勾起过年的欲望。

夜幕下的城市处处是节日的景象。大街小巷,火树银花,霓虹闪烁。商家卖场,灯光璀璨,熙熙攘攘。车辆来来往往,人们忙于置办年货,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年的味道。站在二十三层楼的阳台上,我凝望着窗外通明的万家灯火,心中涌起回一趟老家看看的念头。年越来越近了,两个常年在上海船厂打工的弟弟也该回家了,川流不息的路上是否有弟弟们的身影。

回家的那天周末,天气格外清朗。车到家门,我一下车,一股清新凉爽的山村气息扑面而来,顿时让我精神倍增。走进家门,看到父亲正在院子里忙着给十几只鸡、鹅添饲料喂食。透过门厅阳台玻璃窗,望见母亲坐在木凳上,端着一簸箕带壳的花生。父亲转过身来,见到我,便高兴地对母亲喊道:“祥,家来了。你开开门吧。”母亲慢慢地抬起头,看到了我,她忙站起来打开阳台推拉门。

“娘,我回来了。”我拎着两袋水果和蔬菜走进去,放下东西,便坐下与母亲一起用手剥起花生来。温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斜射到门厅阳台走廊里,照得身上暖洋洋的,病愈后的母亲脸色红润了一点,只是还有点咳嗽。刚好,我来时给她买了两瓶止咳糖浆。

母亲边剥花生边唠叨,说起过年的话题。她告诉我,两个弟弟他们打来电话说,今年过年不回家了,船厂过年时要留值班的,他们都留下了。他们还说,过了年,开春以后再回来帮家里种地。母亲觉得,过年时,车上人多不好买票,而且来回路费也花不少钱。家里没有什么大事,他们不回家就不回家吧。在外面过年,单位发给的工资福利多,能多挣点钱也挺好。来年春上再回家,不耽误种地就行。我听了,心里五味杂陈。既心疼母亲,又心疼弟弟。二弟是个恋家的人,这是他第一次说不回家过年。但三弟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不回家过年了,几乎与我当兵二十五年间不回家过年的次数相当。他们常年在外打工,家里没什么大事急事,平时不回来。偶然,回来一趟,也是为了家里的春种秋收。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里有妻儿老小,一年到头就盼望着过个团圆年。他们怎么说不回来,就不回来啦?”父亲听到母亲的唠叨声,走过来插话说,又像是自言自语。话音一落,他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前一段日子,母亲生病住院十多天。我和妹妹、三弟媳三人轮流在医院陪护母亲,好在母亲生活能自理,让我们轻松了许多。大家都忙,上班工作忙,做生意忙,照顾孩子上学忙。那时,单位年终事多,我脱不身,真想让两个弟弟回来一个,顶替一下。但我又不愿让弟弟们担心母亲的病情,更不愿让弟弟们来回奔波。我只好利用周末两个休息日,又请假两天,在医院连续呆了四天三夜,办理好母亲身体检查、病理化验等手续。得知母亲病情不大,我心里宽慰了许多。

虽然县医院条件较差,一间病房挤放六个床位,病人满员,但医生护士服务热情,观察治疗认真,按时给母亲打针吃药。几天后,母亲身体好转,有了精神。

听说母亲生病住院,两个弟弟都打来电话问候她,想回家看看,陪护她几天。母亲却说:“家里有你哥你姐,我也没什么大病,还是老毛病支气管炎,过几天就出院了。你们不用回来,在外面安心工作吧。”然而,母亲挂断电话,眼睛里就有些湿润,手里紧紧握住手机舍不得放下。我理解母亲复杂的心情,她想念弟弟他们,却又不想让弟弟他们为她担心。母亲总觉得弟弟他们都成家了,举家过日子,供孩子们上大学、还房贷等等,都需要挣钱啊。他们出门在外打工挣钱不容易,回来一趟光路费就要好几百元,请假旷工不说,还耽误了挣钱。

我和妹妹、三弟媳商量,我们在医院陪伴母亲,让二弟媳在老家照顾好父亲的生活,免除两个弟弟的后顾之忧。妹妹和三弟媳体谅我在单位工作忙,主动分担了母亲住院后期的陪护任务,我心里非常感谢她们。有她们的细心陪护,母亲起居方便,心情自然高兴起来。

小时候,我们期盼着过年,期盼着“闺女要花、小子要炮”的礼物,期盼着吃上好吃的东西。进入腊月,母亲会把平时省吃俭用的钱取出一些来,到供销社扯上几尺布料,给每个孩子做一件新衣裳。父亲赶年集备年货时,也会舍得花钱买来一块带肥膘的猪肉。

临近年关,母亲把平时舍不得吃的好东西拿出来,变着法儿加工成香甜可口的酥鱼酥肉、油炸丸子之类的过年食品。特别是除夕的年饭准备的最丰富,看一眼满桌飘香的菜肴,就会诱人口水四溢,胃口大增。

吃年饭前,母亲端三样贡品,分别摆放在院子的香台上和堂屋的八仙桌上。然后,由父亲将烫好的一壶热酒,斟满三酒盅,点燃香火,敬天地,祭祖宗。仪式过后,听到村里家家户户燃放爆竹。父亲就在一根长长的木杆一头用麻绳拴牢一串红红的鞭炮,让我们兄弟三个把木杆高高举起来,站在院子中央空地上燃放,伴随着“噼噼、啪啪”震耳的爆竹声,年饭正式开始。

母亲将各种菜肴上齐,一家人围在饭桌旁,按秩序落座。父亲讲,过年、过年,全家团圆,就是为了吃这顿好饭。母亲说,过年了,大家放开吃吧,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于是,父亲自斟自饮,开怀喝酒。我们海吃呼喝,红光满面。等我们肚子里填的差不多了,母亲就去烧开一大锅水,下出热腾腾的肉馅水饺,给每人盛上满满的一碗。趁热吃下去,肚子涨得圆圆的。父亲和母亲看着孩子们可爱的样子,脸上绽开了花。那时,人们没有手机、电脑,家里也没有电视机,看不上精彩的春晚节目。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一起守岁,拉起家常,有说有笑,暖意融融,亲情浓浓,每个人的心里都装满着新年的美好愿望。

人们兴奋地熬过除夕之夜,大年初一,又早早地起床。我们家新年的第一顿饭,就是吃素馅的水饺。母亲说,吃素馅的水饺在新的一年,家里就会素素净净,没有烦心事。吃过早饭,我们穿戴整齐,欢天喜地走出家门,三五成群,满村子给本家的长辈和邻居们拜年。跑上一半天,我们的衣服口袋里全塞满了各种糖块、红枣、花生和瓜子,心里美滋滋的。那时,老家农村不时兴给压岁钱。穿梭在大街小巷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礼来礼往都是新年的亲切问候和真诚祝福。那浓郁的年味、淳朴的乡情,让人难忘啊!

如今,我年过半百,父母年纪大了,弟弟们背井离乡在外打工,妹妹为了生计辛苦操劳,孩子们还在求学的路上。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的责任重啊!年,越来越近了。心,却茫然不安。现在的日子,今非昔比,翻天覆地,天天都像过年。自己却少了期盼过年的那种感觉,再也找不到儿时那种浓郁的年味了。

一程山水一程梦,一岁年龄一岁人。谁不热爱自己的家乡,谁不牵挂自己的爹娘,谁不思念自己的妻儿老小。对于远方的游子来说,过年回家就是给亲人最好的礼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却不能回家过年,这份礼物只能深深地埋藏在心里,寄托在遥望家乡的目光里。为了有一个温暖的家,让老人有尊严地生活,让孩子能体面地读书,所有的付出和辛苦也算不了什么。这也许就是漂泊在外游子的心愿吧。

新时代的中国充满梦想,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都在努力奔跑,奔跑在希望的路上。人生是一场追求梦想的接力赛,我们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加油吧,过年不回家的兄弟!新年的春天,老家的院子里将会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洒满阳光。

写于2019年1月24日,2023年2月24日修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