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汪德国的头像

汪德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2/24
分享

鞋子的故事

  

六月的那天,我差不多是遭遇了一个“幸福的烦恼”:上午和下午,我接到了两张快递单,拿回来一看居然都是很时尚的跑鞋,一双特步 ,一双安踏。哎!好家伙,再加上春季里侄子结婚,侄媳妇“嫁鞋”是一双“李宁牌”,还有我自己和老伴各自买了一双“足力健”,家里简直要开“名牌跑鞋小组会”了。

鞋子是谁买来的,答案似乎是现成的。打电话一问,果不其然,是两个女儿不约而同网购快递过来的,都说是今天是“父亲节”,想不到买什么礼物给老爸,看老人家你那样喜欢散步,就买双跑鞋送过来了。

大前天吧,我在淠阳湖散步,走在金园花都小区后面那块树林小路时,看到一位跑友的脚上穿着双金黄色鞋子时,便好奇的问是什么牌子,那老兄脱口就答道:“骆驼牌”,一口的自信和自得。就知道这“骆驼”肯定又是个不简单的货色了。说实话,关于鞋子牌子的问题,我根本不内行,也不怎么在意,只是在早晚散步的时候,总会是自觉不自觉地注意一下走路人穿的鞋子。现在的鞋子真是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呀!底子厚的薄的,鞋帮高的低的,各种式样,简直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当然也有少数上了岁数的人,还是穿着那种黄球鞋。我心里暗忖,现在还有谁买不起一双稍微好一点的鞋儿呀,这些老哥们心里存有“黄球鞋情结”吧?

我“认识”这种黄球鞋,还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事情。那时我也就五六岁的年纪吧,一年的春天,老屋庄子里来了一位高个子女人,听大人们介绍,说这女人是“那一头”的二姑。(我们老屋庄子以堂屋为界,分为那一头和这一头,那一头和这一头的血缘关系是有远近之分的)听人说,这位二姑是住在城里的,由于最亲的娘家人没有了,所以隔几年才回去看看娘家婶娘叔子的。几十年过去了,当时大人们具体说些什么我当然记不得了,但唯有她们对二姑脚上穿的黄球鞋的争论我至今还记得:有人说她脚上穿的是军用品鞋子,有人说不是军用品,只是一般鞋子。理由是军用品黄球鞋鞋盖上是四个鞋眼,而民用品只有三个鞋眼。我也记不得这位二姑到底穿的是军用品还是民用品了,我只知道那时候在我老家那个庄子里,还没人穿过“黄球鞋”!不然的话,那会有那么一番争论呢?

直到现在或之前的不几年,我才弄懂那时候我们庄户人家大院子屋子里为什么会有一条这一家连着哪一家的“大通道”了。原来还是因为这鞋子!那时候我们小孩子们常穿的就是母亲做的布鞋啊,这鞋子穿起来合脚舒服,但一个大弱点就是经不住“湿”沾不得水。下雨天就不好办了。布鞋若是在湿地或水地里走过再烤干或烘干,穿不了多久就会坏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做鞋甚至比缝衣服更费事,哪舍得穿着布鞋在水地里走过来趟过去呀。

可是人总不能老是呆在屋子里不出到户外去呀,下雨天到外面去穿什么鞋子呢?在我记事的时候,我们乡下还有这几种 “鞋子”让我终身难忘。它们的名字分别是草鞋、胶鞋、木屐和高跷。“艺术来源于生活”,这话在“高跷”身上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你可不能只看到现在有一种民间艺术叫“踩高跷”呵,踩高跷人的高腿能高达一米以上,还能行走自如。可是,追根究底,高跷其实就是一种最原始的鞋子,我从小就穿过它到邻居家走动过。而那个木屐,就相当于我们现时“拖鞋子”,但也有些许区别: 小时候穿过的“卡屐子”,是用一块很厚的木板,锯成鞋底状,把一面的木头挖去许多,只留前后两道窄窄的凸起横条当鞋底;那一面钉上能让布鞋套进去皮带套,这样下雨天就能穿上它,在户外行走了。我也做过几双木屐,第一双是那位早几年已经走了的金炉哥教着我做成的。再说说胶鞋,胶鞋的出世年代比较的早吧,我记事起就已看到它了。可是在我们庄子里,穿胶鞋的人并不很多,不用细想,原因是在那个年代买双胶鞋肯定还不是件轻松的事儿。我们生产队就没有几个像我这样大的孩子能够穿上胶鞋。可我大概在六七岁时就穿上这玩意儿了,好不惬意啊!也足见我的父母对我这个家中“长子”的疼爱。那是个特殊的年代,我家就住在大队部的隔壁,尽管还不满十岁的年纪,就经常跟着大人们参加一些从这村到那村的活动了。父亲母亲看我要走村串户,没双好鞋子不行呀,于是便给我买了双不怕雨雪的浅筒胶鞋。我便天天穿着它东跑西颠的,半个月都舍不得换掉。记得那年的冬天,有一次我从外面回到了家,母亲让我脱下鞋子给他看看,啊哟!我的两个螺蛳古拐(踝关节处)都肿得红丝丝的,要腐烂了。母亲赶紧让脱了下来。至于草鞋呀,我也穿过,并且也学会了打草鞋,材料主要是黑糯米稷竿锤熟,在草鞋弓驾上面编织而成的。这真是一种神奇的鞋子呀!说实话,这种鞋子我穿的并不多,可我确实对它留有最最深刻的印象!那是因为我父亲,他老人家穿着这种用草编织的鞋子,一次次、一趟趟从黄家冲、石门山、猫儿寨上夯着几百斤重的一捆捆毛竹到山下小堰口堆场挣工分,才让我们兄弟姐妹不但没有饿着冻着,还余出点钱,让我们读了不少的书,使我们在以后的人生岁月里少了许多挫折和羁绊,生活才过得比较顺畅啊!

我穿的第一双皮鞋,是在汪家冲小街上买的。那是我结婚的1981年那一年,我到上面去买结婚喝喜酒的鱼,那时候买鱼吃可不象现在这样方便哟,市场里有的是!那时买鱼要到几个水库上游才能买到。我的同学金先旺家附近一个商店买的有皮鞋,我有些犹豫,金先旺便劝我买了一双,说是一个人结婚是大事,应该弄得体面一些,我便咬咬牙买了一双。是猪皮的,皮纹很粗朗,但于我已经很是宝贵的了!尽管只是15元一双,但于我,已经是很显摆的了。这双鞋我大约穿了有六七年之久吧?因为我买第二双皮鞋的时间是1988年。有件事给我的印象又是特别深刻的。那时我在落儿岭中学教书时,暑假吧?学校教师包了辆313地质队的敞篷车到南京去游玩,我便特意先到霍山城里买了双比第一双皮鞋铮亮了许多的尖头皮鞋,临走时穿上和妻子一道,带着两个孩子逛大南京了。两三天的时间吧,开始没觉着什么,后来总是觉着脚底和脚趾不怎么舒服,后来一看,脚底都磨起泡了!最后我是光着脚丫坐在车上回来的,尴尬极了。以后出门我再也没有干这样的傻事,而是老老实实地穿着养脚的鞋子出去了。从此以后,也便更深刻地理解了“穿合适的鞋子最划算”这个最朴素的道理了。

鞋子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吧,但是我还有几句话想在这里说一下。现在网上充斥着写我们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的段子,主要是说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受的磨难和痛苦挺多的。可我觉着,如若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概括我们这一代人的际遇,我想这个词应该是——辛运!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人的几十年,胜过了前人的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几万年!从草鞋木屐到皮鞋跑鞋,从松明蜡烛到电灯霓虹,从鸡毛讯飞毛腿到智能5G;从徒步跋涉到汽车动车和飞机,说是翻天覆地也点也不为过啊!“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位伟人诗人浪漫的诗句,就是送给我们这一代人的。从古到今的历史之路浓缩在这几十年里,都在我们的脚下丈量出来了!这样的人生性价比之高,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还是再拿咱大合肥来说事吧:1980年我到合肥办个事,那是我第一次到合肥,做的是便车,三孝口下的车,我要到大铺头,问了路,我是花了一个多小时脚步走去的,那儿已经是郊外的郊外了。而现在呢,我开着汽车要逛遍这座城市,起码也得两个小时以上吧!几十年里,合肥的变化如此之大,我们祖国的发展景况就更是辉煌灿烂啊,这个就留给大家,用你们的生花妙笔去尽情地礼赞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