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的一天,因了要写一篇汉武帝巡狩霍山的文章,我和妻子驾车来到城郊高桥湾大桥这边的一个亭子那儿,看到一个不太高的小山包,这就是传说中的灊台寺吧?我和妻子便向长满了树木的小山包走去。
说是灊台寺,其实我并没看到“寺”的影子,只是看到了这个类似小山丘的土高台。拾阶而上,在东边台阶里侧竖着一个石碑,上书“灊臺”两个繁体字,很是浑厚有力。土台顶端建有一个六角亭,亭子有一个挺好听的名字:“观澜亭”,我心里想,大概是站在高处看大水的意思吧?这个土台就是“灊台”了没错。现在我们一般把“灊台”的“灊”字,写成了“潜”字,把“臺”字,写成了“台”字,这里分别写了个“别字”和“简化字”。此“潜”非“灊”也,因为这个“灊”,在古代是专指古代“霍山”的,或者说造字者专门为霍山造了这个“灊”字。相传黄帝封五岳,封霍山为南岳。古书所载虞、舜南巡所至的南岳,即为霍山。本县县名亦因古南岳霍山而得之。霍山是华夏民族最早的封国之一。《史记•夏本纪》载:“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或在许)”(约公元前2083年)。“英”即今霍山,霍山建置建城时间由此开始,迄今4100余年。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灊县,为本土建县始。灊县的历史长达近800年,“灊台”名就是由此而来。
站在灊台寺的观澜亭中,我在想,根据相关资料研究,我们也可以由此作出这样推测吧:汉武帝到霍山之后,一定会循着古圣贤的走过的路线祭拜,先是到了南岳山举行主祭奠仪式,主要是祭拜上帝天神。之后,就应该到灊台这个地方祭奠,主要是拜山神和水神,我环顾了一下,灊台这个地方可以算是坐北朝南:南方对面就是南岳山,山神在上,面对而拜。背后就是霍山的母亲河“淠河”。“淠”这个字是水边有田畴、水里多“鱼虾”的意思,祭拜河神,就是祈求风调雨顺,百姓丰收的意思。至于是先有台,还是先有寺这个问题,我认为,肯定是先有祭祀用的高台,并且在很多年以后,才有了纪念祭祀这项活动的人文建筑“寺”,《光绪县志》记载,灊台寺建于西汉初年。后来,由于年代久远,出现过一些自然和人为因素,大河边上的这座寺,日晒夜露,风吹雨打,又没重视修葺,它的破败倒塌就势在必然。后来,到了道光季年,知县朱甘霖因址建亭之说,就几乎成为一种合理且经得起推敲的一种解释了。
明嘉靖进士吴兰曾书《重修潜台碑记》一文,文中有“吾霍介吴楚之间,溪自西来经东流逾黑石而东,至二、三里许石山突起者曰:潜台,二小山居潜台之上流者曰:双眉,如鼋龙戏珠之状,宛然一水口落星也......”那时候,淠河的河床比现在低凹,水流也是自然流淌,淠河在此处还有两座小山坐落于河流中间,这两座“鼋龙戏珠”的小山丘,可说是一颗珍珠镶嵌在淠河里,给整条淠河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古时淠河,波深浪阔,是县内水上交通要道,下通正阳关,再入准河。城北一带帆樯林立,舟楫穿梭,蔚为壮观,是为一景,因有“故埠帆联”之誉。为霍山旧八景之一。因为这里是完全可以产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里面所描述的意境的啊!而发源于桃花寨北侧的柳林河,北流而下,经通水灌、三星、西门畈于潜台寺入东淠河干流。柳林河到了灊台寺这里水流平缓,溪流潺潺,略有波纹,显得相当温柔。游人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来这里欣赏风景,心旷神怡之后,有时难免会因入了迷,而产生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这时候就在亭子里面的木质条凳子上躺下,柳林河轻柔的流水声,无疑就像一曲轻音乐,催眠着游客,甚至会产生一种美妙的幻觉,进而进入美妙的梦乡,因而亭子还有一个很雅致的名字:“枕流亭”呢,颇有意境的呵!
到了洪水季节,现在也有这种情况发生呀。“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逐浪排空......”一时间,风起云涌,刹那间大雨滂沱,洪水爆发,有时候暴雨连下几天。“小河有水大河满”,那时候没有水库调节,山里的洪水一股脑儿都涌向了大河,而淠河到了灊台寺处,河床几乎没有了落差,上面的水流急,下面的水流慢,一时间洪水在此处几乎会漫上河堤,不说是水漫灊台,但整个淠河水势浩荡,波涛汹涌,逐浪排空,那气势足以让在灊台上看大水的人们心生畏惧,胆小的人已然退走,胆大的人在亭子里继续看大水。因而,这拨人中的豪放文人遂给这亭子起了个勇敢的名字:“观澜亭”,而一直流传到现在了。
我和妻子走下亭子,到了柳林河堤上马路,经过一片桃树林,桃花正娇羞地开着,粉红粉红的,煞是好看。在桃花林尽头处看见一段木质小台阶,顺阶而下,便来到了小山的背面,它与南面有着决然的不同,是九十度的绝壁。大部分石壁麻麻赖赖,凹凹凸凸,可有一段石壁十分的平整而光滑,陡峭如削,绝似赤壁。这石壁上端覆盖着草木,下端却裸露在外。相传,早在明代嘉靖年间,那光滑的石壁上就有“小赤壁”三字;在《光绪·霍山县志》灊臺篇中有记。相传“灊臺”二字为苏东坡亲笔所写,后来是清朝举人李公廉泉在绝壁之上镌刻而成,其笔法俊逸端妍,刚毅遒劲,绝肖于东坡先生。也有人认为“小赤壁”三字就是李廉泉所写,也未可知。
人类社会前进的脚步,绝大可能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虽不至于沧海桑田,但面貌的改变却是常事。后因柳林河改道向南迁徙,上刻“小赤壁”的潜台石磴犹如“孤墩”一般,被半没在沙渚之中。据说,早些时候,还是有不少人看到过“小赤壁”的半面尊容,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因大规模筑坝防洪,改滩造田,“小赤壁”永沉沙底,不再复现。灊台对面当年的双眉山也也因上游修了佛子岭水库,下面建了“横排头”拦河大坝的上下夹击,河中的两座小山丘,以及小山丘上和周边沙地里开满桃花的桃树林等,也早已没有了踪迹。现在,在枯水季节的漫漫黄沙中,或者平时的东流的水波中,再也看不见霍山八大景致之一“双山桃浪”的和风吹拂,桃花随风起伏那如诗如画一般的风景了,代之以的是一河清水,苍茫一片,令人感慨。
从灊台赤壁景点走出时,由“小赤壁”的故事,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苏东坡,就准备去找寻一下东坡墓。其实,这也是我和妻这一趟计划之中的事儿呢。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大文学家。我曾参与编辑过《西山文化研究》苏东坡研究专刊,苏东坡与霍山有何渊源,其墓地怎么又在霍山?公讲公有理,婆讲婆有理,一直还没有定论,自然就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车行东坡路,上了南边的一个荒山坡不久,一座大坟墓便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座墓地坐东朝西,占地怕有二三百平米吧,我猜测坐东朝西的原因怕是为了照应“东坡”二字吧,整个坟地都由淠河里的鹅卵石有序扣成,铺在外层的鹅卵石外面大,里面逐渐变小,显出越来越密,由粗到细的纹路,渐次显现,显得粗犷浪漫而又细密精致,严肃而肃穆!墓碑正文镌刻“文忠公苏东坡之墓”,墓碑左右刻联语:“一任黄州居士,二游赤壁名人。”相传苏轼自湖北黄州任上,曾游历霍山潜台寺,见此处颇有黄川赤壁气象,兴笔留下“小赤壁”三字。苏氏族人苏启彬介绍,明朝时这里建有三苏祠,后毁于战火。皖西著名历史学家姚治中教授认为,苏东坡遗骸葬在霍山是有可能的。“那个年代,墓葬迁移主要靠水路运输,从常州的运河到淮河而再淠河,是完全有可能的。当时朝廷有规定,凡受过贬的官员墓葬,必须在都城500里以内。霍山离都城洛阳的里程正符合这个要求。苏东坡也曾在舒城任过职,这里有他不少宗亲,葬在这里,可能也符合他的意愿吧。
稍后,我们上到了小山岗,透过稀疏的小树枝,向灊台寺方向望去,灊台寺的实际位置在东坡墓河对岸的南面靠东一点的那个桃花盛开的地方,刚才去过的那个别致的小六角亭还隐约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