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三角洲•东洲》的头像

《三角洲•东洲》

内刊会员

散文
202303/02
分享

中国作家网驻站内刊征文参赛作品+《两颗老榆树》

两棵老榆树

文/朱慧玮

       每次回乡行到村口,就能远远的看见两棵遮云蔽日的老榆树耸立在广袤的村庄里,那是家的方向。

这两棵老榆树是父亲栽种于那个无论对于家、还是对于国,都有着特殊意义的1978年来年的春天。1978年冬,父母着手建造了四间大瓦房。因为经济拮据,父母把家中凡是能值当的家产都变卖成现钱贴补了家用,包括父亲的祖父年轻时栽种的一棵老榆树都没能幸免。好在到了第二年春天,老榆树根上居然冒出了二株幼苗,于是父亲把他们栽在了新

屋前的河床上。一来是对祖辈的一种传承;二来也是建设新家园的需要。至今我还记得,幼时的我帮父亲扶着小树苗,父亲边培土浇水,边对我说,这是一对姊妹树,一棵代表你,一棵代表妹妹。你们要像小树苗一样做一个正值、有抱负的人。虽然那时对这句话似懂非懂,但却深深地烙印在我幼小的内心深处并伴随着我长大成人。四十多年过去了,树添年轮人添岁,这两棵榆树愈发的粗壮,到了一个人都无法抱拢的地步,而我也进入了半百之年。一切都在岁月的磨砺中被封印成了记忆,这两棵榆树却见证了岁月的风雨沧桑。

1978年的冬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此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大队部的大喇叭里轮番播放会议精神,人们都在期待着一个新世界的到来。伴随着新年的脚步,人们脸上都洋溢着憧憬的笑容。那一年,我的祖母,一个守寡了二、三十年的农村妇女,终于盼来了儿子成家立业、破旧立新,搬进了程亮的大瓦房。这在当时生产队里是屈指一数的,对祖母来说是她这辈子积德积来的最大福分。农村人绝大部分都是纯朴的但也有狡黠之人,孤儿寡母在那个年代是被欺负的对象。祖母为此也吃了很多亏,但她从不记仇,不管谁家有啥难处有求必应。谁家婚丧嫁娶她都会去帮忙张罗,谁家有个头痛脑热,她就去刮痧、拔罐、吊痧筋。做多了手法也有一套,成了队里赤脚医生的前道关。那时农村人扛病,头晕、感冒、拉肚子只要血脉通畅病就好了一半,所以祖母也就帮很多人免去了吃药打针的苦。那些平时欺负她的人就是欺负了她,人前人后也都说她好。祖母生平乐善好施,又为人要强,每天出工干活都是手脚麻利最先做完,目不识丁的她还作为学毛选先进分子到县城接受表彰。那年造房时,父母原本计划造三间,备料都是按照三间来准备的。临了,祖母却提出要造四间,一间她和姑姑住,一间是灶屋,一间是堂屋,一间父母带着我们姐妹住,每间都被她分配得妥妥的缺一不可。本来造三间就已经捉襟见肘,哪来多余的钱再增加一间?但无论谁劝她都死活不肯改“诏”。无奈之下,父母只得屈服,变卖了所有能变卖的家当,甚至连过年的年货都被清场了,这也是父亲变卖他祖父栽的那棵老榆树的原因。四间瓦房落地,祖母整天乐呵呵地哼着小曲进进出出,逢人便说造四间是她的英明决策:“造屋千间还缺一间”呢。来年姑姑出嫁,祖母在大瓦房里邀请各路亲朋好友欢欢喜喜地送走了女儿。可以说在造房这件事上,祖母挣足了面子很是风光了一阵。暮年时祖母还常常和我们提起她当年的这个壮举,说她是希望自己去世的那天可以风风光光的躺在堂屋里,子孙儿女可以热热闹闹的围在她身边为她哭灵,让那些当年欺负她孤儿寡母的人看看她有多大的福报。“只是难为你们的母亲了”,每每提起此事,她总是对我母亲心生很多的歉意。后来祖母归逝时,已随父母搬迁到了城里,祖母的一切后事都是在城里的殡仪馆举行的,比老宅的堂屋更加宽敞响亮、高端上档次。祖母安详地躺在那里,我不清楚对于祖母来说是有幸还是遗憾。每年清明,回去为祖母添土,看到那两颗孤零零的老榆树,守护着老宅为它遮风挡雨,我禁不住会流泪……

再说父母造房的经历可谓九九八十一难,成为母亲一辈子都无法释怀的梗。如今母亲年纪大了更容易怀旧,每每回忆起那段经历母亲都会唏嘘不已。那时一家三代人挤在不足30平的祖宅里,冬天西北风呼呼往家里灌好像冰窟隆,雷雨季节屋外大雨屋内小雨。祖母倒是习惯了这样的日子睁一眼闭一眼的过,母亲横下一条心要造新房子。那时父母工资加起来不到70元,刚够一家六口人糊口,哪有余钱造房?但母亲心气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可见房子对于每一代的中国人来说都有着特别的意义,它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希冀与憧憬。那时没有其它经济来源,节流开源是唯一的办法。于是母亲开启了疯狂节衣缩食的宏伟规划,生活起居一应支出都是分毫必省。祖母是个粗心眼的农村妇女,哪里能样样遵守书面理论计划,常因犯规而遭到母亲的教育,母亲也为此落下了吝啬的名声。每餐的粮油都是按人头计好份量,一粒米一滴油都不会多。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外衣改内衣,大衣改小衣再三年。自留地被母亲这个在小镇上长大从没有拿过农具的读书人治理得井井有条,房前屋后,河边沟滩,角角落落都成为她土地扩张的区域,向土地要产出向。工资非必要不开销,即使有支出也是一分钱掰成十份来花。她自己三顿饭改二顿饭,中午就喝水,下午在课堂上给学生上课饿得两眼冒金光。就这样硬是被她一分一毫的省下了造房子的钱,买砖瓦时为省下运输费,托关系借了船,与父亲两个人从窑厂绕道河道拉纤运回来。父母经历的苦难,年幼的我们根本无从知晓。因为把多余的口粮都卖了换钱,那一年我们家虽然搬了新房却没有一点过年的味道。四岁的妹妹看到别人家蒸年糕懒着不肯回家,被母亲一顿暴揍,孩子的哭喊声里只有得不到的委屈,哪里懂得父母的尊严、艰辛以及无奈。

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那些苦难岁月早已成为往事,村里的泥水路修建成了水泥路,还安装了路灯,河道碧波荡漾,农田规划整齐,家家户户小洋楼林立,小汽车进进出出。都说叶落归根,父母希望余生能归隐乡间。顺从父母意愿,我帮他们翻建了新瓦房,并按照套间的布局规划设计,进行了精装修,整整四十年后老宅终结了它的使命。父母返璞归真,重回农家生活。房前屋后四季常青,果蔬自给自足,如今的日子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母亲再也不用为一日三餐发愁了。院子里一年四季情趣盎然,玫瑰、芍药、美人蕉、腊梅等花香飘逸,紫藤、葡萄架下小虫呢喃,荷花池里荷花怒放,鱼翔浅底。大榆树还引来喜鹊筑巢,夕阳西下,晚霞满天,飞鸟归巢。好一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怡人景色。大榆树仿佛也焕发了青春,愈发的茂盛,一簇簇的树叶犹如层峦叠嶂般的在半空中伸展开去……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始于累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一切的付出都会成为原始积累。短短几十年间,幼苗长成了参天大树,在蓝天下尽情舒展挺拔。它们与改革开放共成长,一路见证了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盛、乡村的振兴,家庭的幸福。微风徐来,树叶儿沙沙作响,仿佛奏响了一曲祝愿祖国繁荣昌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天籁之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