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至正月十五期间,大街上人来人往,人们怀着一年中最悠闲愉悦的心情徜徉在街头。这时出现许多只有春节期间才有的民间艺术摊位,有剪纸、竹刻、糖画等民间艺术,而最吸引我的民间艺术是面塑。
面塑源于汉代,盛于清代,流传至今,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很多地方还有逢年过节用面粉做“枣花”、“面鱼”的习俗,这些面塑蕴含吉祥的寓意,原本只是用于祭祀或者喜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师傅们以面粉和糯米为主料按照一定比例调匀煮熟后掺上颜料,揉成不同颜色的面团,借助竹签、小剪子还有梳子等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民间艺术形象。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那时候的面塑只是小孩的玩意儿,登不上大雅之堂,现在却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您也许不知道,我也曾是一名民间面塑艺人,21世纪初,每逢春节,我在莱芜红石公园和乡村大集上摆过摊捏过面人,捏面人,是我从小时候就倍感神奇的民间艺术。
我小时候在煤矿宿舍区从民间艺人手里买到的面人,还是糯米团的原色,不掺杂太多颜料,比如捏的面人孙悟空的脸,只有脸颊用点粉色。那时也没有现在孩子们随手可得的橡皮泥和泡沫泥,只能趁着过年时大人包饺子时要一个小面团,反复揉搓童年的梦想。
这个带着年味的彩色面团梦想一直到了2000年才开始真正实现。21世纪初,我在莱芜寨里大集上遇到我的第一任面塑老师——来自新泰的一对夫妇。只见他们揉搓挑捏之间,一个个色彩艳丽的花鸟人物就成型了,特别是他们捏的小鹦鹉,色彩斑斓的翅膀怎么搓得那么好看呢!当天我就交了600元钱学费拜师学艺。老师说,关键技巧,就是配方和手法。如果煮面的时间过长面料太硬不容易兑色塑形,时间过短面又粘手,需要多实践才能掌握配料和时间。回家后我按照老师给我留下的配方和样品,反复摸索练习。十二生肖、小猫钓鱼、玫瑰花等民间面塑艺术形象在我手里逐渐成熟起来。虽然学习的都是一些面塑的基础,但小时候彩色面团的梦想让我时时有传承的想法和行动。
2007年暑假,我在家里办起“小鲤鱼面塑美术培训班”,教给女儿还有附近农村和矿区宿舍孩子们基本的面塑技法,我带领孩子们一边捏着面塑,一边唱起当年热播的国产经典动画片《小鲤鱼历险记》里面的主题曲。孩子们下课回家的时候,手里拿着面塑的习作招来很多羡慕的眼神。
2008年,我从莱芜煤炭资源枯竭的老矿区调到菏泽市巨野县煤矿新区上班,喜逢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和放假的孩子们一起做面塑奥运福娃,和孩子们一起表达一份关注支持奥运的家国情怀。
让我感到痛惜的是,我当时学到的面塑配方不能持久,好不容易捏好的面塑作品,隔一段时间会长毛和干裂。再就是高端的人物面塑技法我也不会。通过多方打听,我拜访了菏泽牡丹区马岭岗镇穆李村的面塑大师穆绪建。走进穆老师的家里,我顿时被一件件精妙绝伦的面塑作品惊呆了!天女散花,姜太公钓鱼,牡丹花卉等面塑作品栩栩如生,更有人们耳熟能详的《红灯记》、《沙家浜》等主题面塑。穆老师的面塑教学非常认真严格,手把手地传授。当我的第一件面塑人物作品鲤鱼娃娃做好后,受到穆老师的夸奖,真是开心极了,也更加坚定我学好面塑的决心。
如今,面塑早就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古老传统手艺也成为面塑艺人增收致富的金路子。每逢春节休班返乡,我都会重新收拾起我当年出摊的面人箱子,在七彩面团的塑造中体味盛世繁华,在孩子们的围观赞叹中,想起童年的七彩面团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