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书童的头像

书童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1809/19
分享

青春、炮火、猫耳洞--赵志友与《留在春天的脚步》

  最近读了一部关于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小说,这就是由潍坊作家赵志友老师撰写的长篇著作《留在春天的脚步》。

  说实话,刚看到这部小说的名字时,竟认为无非是那种描写风花雪月的事或者是些诗意缠绵的文字,并没有立即细细品读,总认为现在的作家们在那里故作深沉无病呻吟,一定没什么深意。所以只是随手翻了翻那么几页,想大致浏览一下。这种现象许多人都有过吧,因为大多数人没有时间和耐性去读完那冗长的几十万字的长篇巨制。没想到这一翻竟从此放手不下,被小说那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几近废寝忘食一字不落地认真读完。 

  赵志友老师的长篇小说《留在春天的脚步》共分三部分,“校园的余光”、“军旅的荣光”、“生活的晨光”。小说细腻地对几位主人公由上学--农村改革--高考无望--参军报国--血书铭志--火线生死--春光永恒等一系列事件的过程有序地描写,文笔生动疏俊,文采雄放奇丽,深婉和感慨并存,委曲与绵邈同现;让人读来回味悠长感慨万千。

  以前对于越战的一点印象,是源于看《高山下的花环》这部电影;虽然电影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激昂惨烈,但对于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看客来说,未免有些片面和生疏;战争中的炮火和血腥,对我们来说是不屑和麻木的,它好像与我们遥不可及,总认为那根本不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战争和我们是毫不相关的;但当读了《留在春天的脚步》这部堪称纪实的长篇小说后,我的认知才大为改变:原来战争就在我们身边!

  《留在春天的脚步》这部小说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写起的,那是一个让人刻骨铭心、永志不忘的年代;那时的人生价值观和对国家的热爱,可以说是正直纯洁而高尚无私;对爱情和事业,是忠贞诚挚和热情满怀的。并不像现在的许多青年人那样唯娱乐与金钱至上,在灯红酒绿的奢靡中消耗着自己的青春年华。他们都有着远大理想和抱负,在祖国的召唤时,毅然决然地冲向南方那炮火连天的战场。

  小说结构流畅,意境开阔,围绕着以王旭光、王相国、乔花、崔芳芳、黄晓晓等人物的学习和感情纠葛,把农村改革之初人们的那种思想意识,即现实和理想形成冲突,彷徨与迷茫交织、雄心和壮志同树时的矛盾心理以及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生死一瞬间的残酷事实叙述开来,字字句句生动灵活,风格深婉寒隽。

  作家莫言在《讲故事的人》中写到关于对小说的观点:“小说家是社会中人,他自然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小说家在写作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作人来写。”所以,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一定要叙写出人的真实生存环境和精神状态;作者就是当年由山区农村踏入绿色军营的一名有志青年,他所在的部队一部分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战,许多战友或牺牲或负伤归来,对他触动很大,萌发了一种用文字来表达的强烈意愿;经过多少个呕心沥血的日夜,得以完成这部战争题材的大作。书中的许多故事情节都是真实的,书中的人物感情丰富有血有肉,有的名字都是真的。作者之所以能写出如此真实的上乘之作,这和作者的所处的环境,以及对诸多事物的精心观察和军人作家特有的创作激情作为底蕴是分不开的。赵志友老师的《留在春天的脚步》,确实把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把人物思想描述得淋漓尽致,把战争场景还原得如在眼前;对于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更似是如临其境,如伴其人。比如在第九章“乔花易嫁”中对王旭光娘矛盾思想的描写:“她走进西厢房里,便关上房门。不过,她仍想听听东屋里的动静,结果一无所获,整个院子里只有狗的骚动和初冬风的呼啸。”  读到这里,脑海中一位慈母在萧条的初冬夜晚,立在西屋门后放心不下、侧耳细听的形象便真实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再如在第十五章“浴血猫耳洞”中描写战场环境和战斗过程的片段:“云南边陲的石山属卡斯特地貌。猫耳洞就是这些石灰岩石洞。......它原本就矗立在野山森林中的万个天然屏障,留下了中国军人意志力的骄傲,它虽没有味道,可经历了时断时续的炮弹纷飞的呼啸,颓壁残垣,歪树斜草,与荒凉的旷野、深深的山谷、清澈的溪流融成一气,在淡淡的夕阳里,让军人全身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感觉深厚的巨大惊悸中。”  “摸到枪的王旭光在不平的洞里打了个趔趄,弯腰爬出来。不知为什么,他把褂子一脱,提起硬邦邦的枪,枪托抵在胸前,枪头架在岩石上,头向后一仰,胸膛使劲前顶,他清楚地听到了那悦耳的‘嗒——嗒’声,像炒沙豆的清脆声,剧烈地震动,一阵一阵地从胸膛传到胸口、喉咙,像叮当响的针扎进敌人的阵地。”  如此细致入微的描写,令人心胸坦荡继而血脉喷张!对于军人来说,枪炮声就是激昂的乐章,就是躯体里澎湃的血液!如果没有经过军营的熏陶和历炼,是表达不出这种境意的。

  小说开始平展舒缓,继而曲折奇丽,后来激烈惊险。作者用他的神奇之笔,把章节如心弦之链环环相扣,在淳朴镌净的字句里,让那个时代的平凡人物和热血爱国青年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歌颂人性的纯真和伟大,让我们明白一个真理:每个时代都有无悔奉献的青春!和平生活来之不易,祖国神圣不可侵犯!读了《留在春天的脚步》这部著作,才真正懂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诗句的含义。有战争就有牺牲,就有青春年华的消逝。我们常常抱怨这不好那不平,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懂得生命的可贵,才会珍惜平淡生活的每一天。人们只有读了这部小说,或许才会知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时代,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这部书在向人们展示,我们国家的人民虽然和平安康,但战争的阴霾一直在周边环绕,国家仍然需要那些热血青年来捍卫她的尊严,守护百姓的美好生活;当国家在危难时刻,无数个像王旭光这样的勇士依旧会挺身而出赴汤蹈火!      

  读了此书,心中感慨久久不能平静,对于战争也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好战必亡,忘战必忧。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过着平静安逸的生活,是因为那些默默无闻的军人们,日夜为我们忠诚地守护,他们的付出,又有多少人理解和懂得?感谢那些戍边守疆的军人们,缅怀那些流血牺牲的战士们!

  让我们深深得鞠躬致敬--向那些曾经和现在的军人们!

  但愿《留在春天的脚步》这部小说能给现代的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几点启示:维护国家安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继承光荣传统,热爱祖国,尊重军人;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国家意志:“兵者,国之大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