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次地去新汴河国家水利风景区,每一次都让我满载而归。
可以不夸张地说,新汴河风景区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她的神奇在于不论你对风景如何地挑剔,她都能做到让你有所收获。如果你觉得游玩时要有音乐的氛围,那汴河风景里有《渔舟唱晚》、《平湖秋月》的乐声;如果你要求徜徉中要有历史的沧桑,那汴河风景里有“楚汉相争”、"钟馗嫁妹“的传奇;如果你喜欢园林的图画感,那汴河风景里有落霞孤鹜、长天秋水的素描;如果你对古建筑情有独钟,那汴河风景里上有雕梁画柱、青瓦白墙的楼台;如果你只追求悠闲散淡,那汴河风景里高低俯仰、浓淡相间的绿色,肯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从上高中时起,我就喜欢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他的散文用《中国文化报》文化副刊编辑红孩的话来说是散文家们写作的标本。他的《背影》极尽叙事散文的个性,他的《荷塘月色》贯通了抒情散文的灵感。在朱先生诸多散文中,我最喜欢他的《绿》。《绿》感动我的除了语言、章法,最主要是写出了散文家对自然对山水的热爱和崇拜。一个绿字,让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
一直以来,我也在寻找仙岩梅雨潭那样的绿色。众里寻他千百度,原来那绿就在家乡新汴河的风景里。
找到了,就再也不能舍弃,我不时地徜徉在汴河的身边,享受着她无边无际醉人的绿色。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经济突飞猛进的四十年,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四十年。宿州是皖北名城,文化重镇,近年来,随着市区扩容,城市功能提升,市区常住人口逐年增加。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接踵而至,那就是如何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在“打造美好城市,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的大背景下,在宿州,一个西起京台高速,东到宿州船闸,全长十五公里,总面积8.4平方公里的汴河景观带隆重推出。一河清韵,两岸绿色,构成了皖北独一无二的风景,汴河风景区成为市民们休闲锻炼的最佳去处。
汴河的绿,绿在小草。 汴河风景里有大片大片的草地。那些草,有的丰腴,有的瘦削,有的高挑,有的矮小。然而,她们打扮着一样的装束,奉献着华丽无比的深绿。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从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那时起,宿州就不缺少有诗意的小草。如今,一千多年过去了,那些”原上草“的后代们,不忘初心,蓬勃的生长,每天都在美好着人们的生活。
那些草,到了春天,便萌芽起来,二三月,一场小雨之后,河边、树下,路旁,那草,就争先恐后地蜂拥而来,嬉闹而来,快乐而来。我家住在一座小山下,和草见面的条件得天独厚。一年四季我都和草儿们住在一起,长在一起,草儿的一笑一颦,我都感动在心里。山里的孩子是顽皮的,春天来了,草地成了游乐场,我们在上边摔跤、踢球,坐着、躺着,绿茵茵,软绵绵的草地,成了孩子们最喜欢呆的地方。
人有青年壮年,草有青葱枯黄。初冬时节,雪花将落未落的时候,孩子们用另一种方式热爱小草,一把大火,草儿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唐代的白居易少年时期在符离生活的那段岁月里,一定体验过我们这种生活,不然他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句怎么能描摹的那么准确生动。
只有小草的绿,还不足以让汴河风景区美不胜收。汴河两岸上还有一簇一簇的树林,她们才是“绿满汴水”的主角。那些树,有的威武,有的洒脱,有的窈窕,有的婀娜。她们不自私,讲奉献,那盘旋萦绕在游人头顶的绿色,就是她们奉献出来的最美风景。那绿是最健康的色彩,那绿是宿州最生动的表情。
夏季里,行走在酷热难当的日头下,你最希望看到的就是那一团一团浓密的树荫。是大大小小的树清凉着这个世界。树的一片一片或宽大或窄小的叶片,宛如一个个大爱的使者,给人心灵以美丽的慰藉,抚平你焦躁不安的心绪。
汴河风景区的建设者是聪明的,他们懂得大美为树的道理,所以在汴河两岸,他们建立了数不清的树木王国,在夏天的酷热中,是这里的灌木乔木,针叶树阔叶树,给行人打造了一艘艘直通清凉的诺亚方舟。
许许多多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绿树,形成了汴河景观带独有的风景。汴河的风景不以亭台楼阁吸引脚步,不用姹紫嫣红打动眼睛,她追求传统的审美,用朴质的内容,回馈市民们对她的喜爱,在数十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树支撑了她的半壁河山。
阳光把草的绿、树的绿折射到汴河万顷水面上,整个水面也被染成碧绿的了。 住在宿州,置身这波光浩荡树木葳蕤的绿海,一种气定神闲的感受油然而生。
春天,在汴河,我得到了生命萌发的感动;夏季来了,在汴河,我破解了万物生长的密码;炎热散去,秋天如约而来,在汴河,我捕捉到了生命成熟了的神韵;飞雪凌空舞动的时候,又让我对人生有了大彻大悟般的理解。人生如同四季,时光白驹过隙,正如李白说的那样: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然而,热爱生命,追求美好,我们才不枉此生。
写到这里,我想套用朱自清先生的一句话:当我第n次到汴河的时候,不禁诧异于风景区那无边无际的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