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读长篇纪实散文《龙腾中国》
孙泉
第一次把大运河和南水北调结合到一起来写,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接力,也表现了作家驾驭时空、结构文章的能力,如此宏大的叙事却在情景交融中娓娓道来,非文学功底深厚者轻易为之。这是阅读作家赵学儒的长篇纪实散文《龙腾中国——南水北调纪行》之后的感受,也是我至今读到关于水文化著作最深刻、最鲜活的印象,是我国水文化以散文形式书写的创新和范例。
收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利作家协会副主席赵学儒老师关于南水北调的长篇纪实散文《龙腾中国》已经是第3个年头了,一直放在床头边,以为可以随时在临睡前读一读。没想到,这么长时间,一直没怎么动它,成为伴随着我入眠而息的摆件。今年暑天以来,南京炎热不已,午睡和夜眠前夕,总要读点书,这就信手拈来《龙腾中国》厚厚一本,字多且小,书型又大又重,躺下读不宜久捧,所以正襟危坐,认真读起来。谁知,读着读着一发不可收,这不仅写南水北调,不仅写水,而且是文学创作方面的一次创新。
《龙腾中国》分两部分,第一部写南水北调的中线。我虽然曾沿着中线走过若干个点,但是对此仍然不够熟悉。第二部写的是东线,这条线,我几乎走过全境。因为熟悉,所以跨过第一部分,选择南水北调东线进行细读,沿着作家的足迹一路北上,看甘霖滋润北方大地,领略作家细腻笔触描绘出的南水北调工程的图画。作家告诉我们:东线始于扬州,从江都水利枢纽开始,分别结束于天津和威海,全长1466.5公里,2013年11月15日通水。作家用历史文化叙述了大运河在今天南水北调中极其重要的作用:“吴王夫差在扬州开凿的邗沟,成为大运河的起始河段。隋炀帝大规模全线开凿大运河,以扬州为中心,在邗沟的基础上进行了南北扩展和连接。之后众人云,夫差开凿邗沟,开启了京杭运河的序幕。”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后,不仅繁荣了华夏,还带动了世界经贸和文化的交流。日本、波斯纷纷派使节到中国来贸易、取经。尤其是到了唐代,日本派使节到中国学习、取经。笔者从已经作古的著名作家姚江滨先生的诗体小说《晁衡师唐》一书中,看到了日本使节阿倍仲麻侣到中国孜孜不倦地学习中国文化并邀请扬州高僧鉴真前往日本讲学的故事。可见,大运河的开凿不仅是今天南水北调东线不可或缺的输送线,也是中外贸易、文化交流的兴盛时期。
《龙腾中国》叙到这儿,作家赵学儒以深厚的爱国热忱歌吟了大运河的不朽与豪气:“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肇始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连接了六省市,连通了五大水系,全长1700多公里。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架设了一座沟通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文明的桥梁。”他深情地说:“京杭运河,就是我们的母亲河,养育中华儿女生生不息。”他从历史文化发展的高度,阐述了京杭运河是中化民族不朽的“诗篇”。
的确,古邗沟的开凿为中国东部地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扬州,仅谈大运河和历史的是不够的,扬州是中国四大名菜发源地,是一派吃文化的渊源。为此,作家也不惜笔墨,洋洋洒洒地谈到了他在北京,在其他地方没有吃过这么好吃扬州炒饭和名扬天下的“狮子头”。之后,作家从扬州出发前往有“运河之都”誉称的淮安去追溯扬州、淮安两座历史文化名城诞生的印记,考察扬州和淮安与中国大运河结缘的历史。
接着,作家一路前行,对南水北调东线全线重点枢纽进行“纪行”。
如果南水北调东线比喻一条龙,这一路,他驭着这条龙一直向北,从东线源头江都水利枢纽出发,经淮安,访徐州。到了南水北调受益地——齐鲁大地,这里是常年缺水地,我的印象特别深。上个世纪末,我出差泰安市,落脚在市里算是比较高档的宾馆,装潢也很考究,客房宽敞。但是,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如油似地一根细线,以为仅是这家宾馆自来水的问题,或者是这间客房的问题,问了服务员,才知道就是这么大的水头,整个市区宾馆都如此。听罢,不敢相信,泰安市滨临大海,应该属多雨城市,没想到,这样一座古老的城市因水而困。
前几年,又去了一趟泰安,宾馆用水已经完全摆脱了缺水的困境,用水现状大为改观,这当然是南水北调滋润的结果。作家在感受到齐鲁大地在南水北调工程的作用下带来的面貌改观,用他如椽之笔,饱含诗的激情描述了长江水输送到这儿滋润了城市、村庄、沃土;绿化了森林、山乡、田野……
南水北调工程对山东省应对2014—2017年连续枯水年,起到了巨大作用。特别是对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四市。南水北调工程成了救命工程,南水北调水成了救命水。南水北调工程不仅是供水生命线,也成为齐鲁大地上镶嵌的一条绿色飘带,是全省最美丽、最柔和的风景长廊。南水北调为京杭运河提供了水源,保证常年有水通航;原来的京杭运河也为南水北调效益的实现发挥了重要作用。滔滔运河,述说民族图强的历史;悠悠长渠,再现中国梦想的历程。他们在华夏大地握手,他们在新时代接力,他们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腾飞。
洋洋洒洒,诗情画意,赵学儒以散文创新式开端,以诗的语言结束《龙腾中国》。如此巨著,可见作家深厚的文字“根底”,然而赵学儒老师称,他当过农民工、农民、工人、干部、记者,甚至在机关当了“小官”。在南水北调开工礼炮的召唤下,他辞去原单位的“小官”,毅然“漂”上新闻、文学之路。行走在机关和工地,行走在建设者及移民中间,行走在白天黑夜和风雨中及烈日下,了解、见证、记录南水北调的进程。他匍匐辽阔的大地,绕过高山峻岭,越过江河大川,穿梭繁华之城,安步幽静乡村;阅其新时代的风采——与祖国绿水青山欢歌劲舞,为数亿人送甘露、送甘霖、送金山银山。
至目前,作者已经出版了400多万字著作。他的著作分类:第一类,长篇报告文学4部:《向人民报告——南水北调大移民》(中英文版)、《圆梦南水北调》、《血脉——中国南水北调北京纪事》、《顺水——北京顺义治水纪实》;第二类,中篇报告文学2部:《南水北调大移民——河南卷》、《圆梦者之歌——南水北调奉献者纪事》;第三类,短篇报告文学7篇:《水往高处流》等;第四类,长篇小说1部:《大禹治水》(中英文版,与人合作);第五类,中篇小说集1部:《战神》;第六类,短篇小说集2部:《非常女人》、《下雪了》;第七类,散文集1部:《若水》;第八类,长篇纪实散文《龙腾中国——南水北调纪行》。第九类,辅导教材:《写作实讲》;第十类,影视策划及编剧作品,如参与策划并获得年度十大纪录片金奖的《水脉》、电影剧本《大禹》《南水北调》等。多篇作品入选人教版《语文试题及答案》等。
赵学儒从农民工到今天的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水利作家协会副主席,历程泱泱。长篇纪实散文《龙腾中国——南水北调纪行》是赵学儒的心血之作,他曾告诉笔者,该书出版之日,他流泪了。可见,作者对人民情之深,对时代意之切,对文学爱之真。
一部著作的出版确实不易,除了文学功底,不注入自己的心血,是难以出版的。本人深有体会,长篇小说《盐蒿子》是本人出版的第一本书。在创作中,本人就大哭过多次,流泪若干次,为什么要流泪,因为,情到深处,真情再现,当出版之时,泪水止不住地流。
为自己心血之作《龙腾中国》流泪,是赵学儒用真情将南水北调水利工程写成了水文化的一部杰作和范例,是散文创作的一次创新;是一部南水北调工程给中华儿女带来幸福之泉的颂歌;是热情讴歌党和国家为中华民族兴盛的壮美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