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的早晨
清晨,南京市鼓楼区热河南路街道小桃园社区居民带着家里的“坛坛罐罐”像赶集似的,涌向凯鸿隽府东大门沿街道路上,井然有序地排着队挨个磨剪子、铲菜刀、修雨伞、补鞋子、理发、推拿……城里人的生活像乡村集镇似的川流不息,你来我往,好热闹。随即,磨刀声、撑伞收伞、修鞋机声、理发的剪刀声奏响了小桃园居民区清晨最美妙的音乐。
修着伞,补着鞋,紧跟着又到一旁量血压、测血糖,一些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怀揣着疑惑咨询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专家们组成的多科义务咨询,求解到医院都难得到满意答复和疑问。
明天就是中秋节了,这是万家团圆的日子。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些为了生活远离亲人在外务工,在外读书,在外奔波的游子,到了中秋佳节格外思念自己的亲人,因疫情、因假期不能返乡与家人团聚,。社区为了弥补这些人的遗憾,也在这儿搭起了台子现场做月饼,无偿赠送给附近居民、过往行人、远离亲人的游子。
一位年轻微胖,戴着金边近视眼镜,长得丰腴甜美的社区女工作者现场吆喝着,将现做的月饼赠送过往行人。一位小区清洁工,受宠若惊般接过这位社区工作者赠送的月饼,闪着泪花说,她家在安徽,到南京做工已经不少年了,几乎每年的中秋节都在南京度过,今天收到社区现场赠送的月饼,比我们回到故乡过节还要激动,还要值得纪念。
社区书记陈程与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一起在现场做月饼,做好的月饼塞进包装盒,装进包装袋,像超市出售的那样,品相与超市相比一点不差,不过是散称的那种,形状和包装不似那些品牌月饼小苏州、冠生园、桃源村那么高端。
口感呢?书记陈程送了我一块,我品尝了一下,广式的,椰蓉味,像炎夏冰淇淋,雪糕那样沁人心脾;又好似冠生园的五仁;桃源村的素椒盐这般五味杂陈,甜糯相间,口感却是棒棒的。
这边,现场做月饼台的人是越来越多,送出的月饼一袋接着一袋;这儿理发的老大爷刚理好,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紧接着按序坐上理发椅;修雨伞排的队伍估计不到中午12点,活是做不完;磨刀磨剪子的一把接着一把,工匠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量血压、测血糖的市民络绎不绝。
社区想得很具体,服务也很周到,估计是能做到的尽可能做,能办到的尽可能去办。
这些“坛坛罐罐”的事儿却是居民日常生活必须,是最紧贴市民的需要。
社区是社会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是最基础的工作,他们的工作与小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工作的好孬直接影响到小区的和谐。
习近平说:社区很重要,上面千条,底下一根针,很多工作都要靠社区去完成。我们要把工作沉到基层,一定要接地气,了解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根据大家的需求来做我们的工作。
小桃园社区开展的这些日常生活用品服务项目每月一次,已经数年,到了相关节日再增加相关项目,比如,今天的中秋节现场做月饼,以此来聚集人气,融合民心,和谐小区,使社区的早晨如朝霞般绚丽。
(2022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