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定
玉屏邂逅
天刚蒙蒙亮,汤口已是灯火闪烁。
我们用过简单的早餐,便乘车出发。毕竟秋深了,风凉飕飕地袭来,好在我已经秋装在身,赶到云谷寺索道站,一片黑压压的人,各色小旗挥舞,声音鼎沸。一时大半凉意驱走,人不觉兴奋起来。在前呼后推中,我挤上了登山的缆车,透过缆车的玻璃,黄山早晨的面孔徐徐出现:千峰高耸,千姿百态,云蒸雾绕。缆车继续爬高,先是一块巨大的壁石,黑着脸扑来,刀削一般,青藤不挂,后又有一块,又有一块,紧紧相随闪过。壁顶上苍松相盘,壁石的缝隙间生长着一株株红枫,火一般地燃烧。缆车爬上玉屏楼索道站后,我根本来不及停留,便在人潮的裹夹下,拾阶而上。
太阳升起了,我也到了玉屏楼,未料简直无法行走,与其说是在高山上,不如说是广场上一次盛大的集会,旗帜飘扬,红装耀眼,人头攒动,话语声不绝于耳。好不容易挤到迎客松前,身边也挤上来一个年青的妈妈,胸前吊裹着孩子,仔细看去,孩子还是婴儿,小眼睛咪咪地闭着,可能已经睡着了。“这么难走的山路,您带着这么小的孩子行吗?”我不禁替年青的妈妈捏了一把汗,担心地问道,“黄山的秋天最美,让孩子也见识见识,或许能留下点印象。这点路,吓不到我!”,年青的妈妈一脸轻松,红红的脸颊,渗出了微微的汗珠。
交谈中,得知她是一位中学地理老师,丈夫在部队。她久存夙愿,上趟黄山看看,好不容易请了假,这才带孩子一道来。
说着说着,一缕阳光正从玉屏楼后的两座山峰间强劲射出,恰好笼住了迎客松。迎客松醒了,身姿舒展,朝气蓬勃,似乎不是一株千年老松,而是一个青春勃发的少年。“宝宝真有福气,迎客松欢迎你啦!”年轻的母亲说话了,望着胸兜里的孩子,一脸甜蜜。我也下意识地朝婴儿看了一眼,小家伙真醒了,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正傻傻地盯着迎客松呢!沐浴后的迎客松,舒展着遒劲的双臂,清新飘逸,呈现出一副优美的姿势。这可是我看到的最美的迎客松形象,也是第一次看到初升的太阳,把第一缕阳光给了迎客松。黄山大小七十二峰,移步换景,独步天下。徐霞客先生在《徐霞客游记 游黄山日记就》中说:“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今天给我的感觉,唯有眼前这棵人性化了的松,应是黄山最美的化身,最能诠释黄山的万千变化和内在精神。想到虽然起了大早,收获倒也是满满的。
“爷爷,再见了!”就在我遐想间,年轻的母亲朝我友善地点了点头,转身离去,很快消失在人流中。
一线天
通向“一线天”的路,随山的走势忽上忽下,登上脊梁处,阵阵凉风袭来,有一种寒丝丝的感觉;行进在山坳间,又觉有点燥热,几次想脱去多的衣服。无论上或下,山道上少有落叶和杂物,一如这深秋的天空,碧蓝如洗。偶见前面一两个橘黄色身影,在山道上弯着腰,拾杂物,扫着地。记得央视曾播出黄山的一个节目,介绍黄山的干净和整洁全国闻名,其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个环卫工人系着保险带,冒着生命危险,只身贴在千尺绝壁上,一一拾取矿泉水瓶、塑料袋等杂物。
橘黄色,在黄山永远是一道耀眼的底色,尤其深秋里。
“一线天”到了,名副其实的“一” 狰狞的壁石紧紧夹着一条台阶,仅供一人攀登,仰头望去,浩瀚的苍穹吝啬的只留下一条缝,阴森恐怖,人不禁毛骨悚然。这是通向西海的最近通道。别无他途。我扶着石彻栏杆,小心翼翼,一步一步向上攀援,巨石似乎压将下来,人倍觉逼仄和惊吓,只有紧紧地跟着前面的人,始终胆战心惊。不经意间,发现前面队伍中飘一面旗帜:“夕阳红旅游团”,一群老头老太居然就在我的前面,他们身着红装、蓝装和白装,个个红光满面,精神矍铄,毫无胆怯之意,比赛似地噌噌往上登。及至快到顶,光线陡然洒将进来,天空也豁然开朗,再上几个台阶,人身随之探出,眼前阳光普照,山风也扑面而至,刚才在窄道里倒觉暖融融,现在怎么又觉冷的有点扎骨了。出“一线天”了,我终于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再看看“夕阳红旅游团”那一批老头老太,他们兴致勃勃,正忙着在在岩石上,选择各自拍摄的地点。个个的满头白发,在山风的吹拂下,忖着高高的青黛色峰峦,银光闪闪,熠熠生辉,在这“一线天”上,又为黄山增添了一道醒目的色调。
西海写生
从“一线天”上来,一路山道平缓,人也很多。可能是经过了刚刚的压抑,现在都心情舒畅,轻松愉快,时有欢笑声。我也一样,深秋的阳光,现在才感觉特别温暖,视野也特别地开阔。山风徐徐,沿途的树林,不时有落叶的轻微声传来,林中已有一层不浅的落叶。好多树木,已完成“删繁就简”,只留下光光的枝干。高海拔的黄山,已打上了秋天的深深印记。再眺望山岭上,又是另一番景象:苍松蓊郁,层层绿浪,这就是黄山松。黄山上,处处可见黄山松,一年四季一种姿势,一种颜色,一种性格,一种风格,顽强地恪守着千年的传承和不变的承诺。
山道上,往西海去的游客络绎不绝。
到了,我的眼前一片开阔,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沟壑纵横,深不可测,千峰逐秀,辽远深邃。西海是如此博大、恢宏和壮观,似有一股无比强大的推动力,不可遏制地漫向天边。或如大海里波浪起伏,排山倒海,雷霆万钧;又如草原上骏马奔驰,遮天盖日,绝尘而去。一时间,似觉天地间一切壮观,人世间的万般锦绣,悉数尽纳其中。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赋予了黄山的奇丽神奇,大自然的情有独钟,更是成就了西海魔一般的魅力。已经是树叶飘零的时候了,西海,却丝毫未减海浪板旺盛的活力,和海浪般的碧绿色。
我挪不动脚步。
忽然,远远的岩石上,我看见有人在写生。因岩石位置高,写生的人完全笼罩在斜阳里,他的头一直没有抬起来,勾勒的专心致志。我想,西海的美轮美奂,肯定让他也怦然心动。原准备过去看看他在画什么,再一想,为什么非要打扰人家呢?他的画板,肯定已经是一副色彩斑斓的图画了。深秋的西海,无需更多的调色,大自然把人间所有的丹青都备好了。更何况,他自己也在画中,我不能惊动这同样的一幅画。
余晖满山
赶到白鹅岭索道,已是夕阳西下了。人同样很多,都是满脸的兴奋。下到山下,坐上景区的大巴车,我惊喜地又看见了那位年青的母亲,她胸兜中的婴儿,睁大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着。笑盈盈的她,非常惬意。一天的爬山,正如她自己说的,吓不倒她。她也看到了我,客气地朝我点了点头,微微一笑。
“你真行!”我由衷地佩服。
“谢谢你!‘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今天,我算品味到了这句话的意思!”她看着婴儿,说得很开心。“我要赶着回去,明天给学生们上一堂黄山的课,他们正在热切地等着呢!”
前几排的座位,清一色的坐着白发老人,我一眼又看到了那面旗子:“夕阳红旅游团”,还是那批老头老太。想不到爬上爬下,大多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七嘴八舌还说个不停。“黄山上了,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九寨沟!”一个老头信心满满地说,“我倒上泰山看看!”一个老太也不甘示弱。这批老人,也到人生的秋天了,看不出他们有丝毫的倦意,夕阳照在他们身上,红光满面,谈笑风生。
下山的路很长,接连不断的盘旋,山峰、深壑渐渐落在身后,快到山下时,倒是在连绵的竹林里,一直穿行很久,黄山的青竹特别挺拔,根根直立,苍翠欲滴,就像我在山上见到壁石和苍松,栉风沐雨,不改容颜。“这一山的松竹石,看来都是传承了一个秉性:黄山松精神!”我喃喃自语。薄暮中,竹林中的小溪叮咚作响,像是在为我们送行。
车子里依然欢歌笑语。
我再一次回首朝山上望去,只有高可摩天的山峰,今天在山上所见到的一切,已渐行渐远,全然不见。我想,今天走过的一切,应该是一片余晖,一片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