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唐的头像

高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2/09
分享

一路试

十月怀胎。幼儿教师宏燕快临产了。一家人都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无论她生个儿子还是女儿。宏燕1米7的个子,微胖,圆脸。她做事执着,一旦认定事的就要去做,且做到底。要做妈妈了,她的脸上不时绽放出会心地微笑和自豪。在心里她给常在她肚子里捣腾的孩子说:孩子,你快些出来吧,一家人都在眼巴巴地等着你呢。愿你平安降临!当公务员的老公汪清看着老婆成天腆着大肚子,迈着沉重的脚步,深知老婆的辛苦不易,心里也巴不得老婆快点把孩子生下来,早点当爸爸。

这一天终于来了。那天一早,宏燕感觉孩子在肚子里使劲地踢了她一下,接着胯下见血了。老公汪清赶紧打电话叫来120急救车。在医院产房里,在一家人焦急地等待中,久没有听到孩子的哭声。原来孩子在母体宫内窒息。医生经过艰难努力,总算保住了大人和孩子。但出生的儿子,躺在婴儿床上不哭不闹不动弹。在他幼小的身上插着急救用的输液输气管子。

医生告诉宏燕和她的家人,孩子出生前因为宫内窒息导致脑瘫,处于危险期。如果延续他的生命,将来长大了也是非残即傻。医生连续五次下了《病危通知书》。医生建议说,孩子既然这样,长痛不如短痛。意思是说,与其将来孩子长大了受一辈子痛苦,家长也会跟着受一辈子连累,还不如现在就此了结。宏燕明白医生的好意。如果这个时候,心一狠,孩子身上的输氧气管子一拔掉就一了百了。但宏燕下不了这个决心。毕竟孩子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啊!十个月,三百多天的亲密互动,默默地陪伴,尽管孩子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作为母亲又如何下得去手呢?宏燕咬了咬牙,坚决没在《病危通知书》上签字,她要求医生尽最大努力保全孩子的性命。丈夫汪清却对此表示反对。他对宏燕说,“孩子你要留,你管。”宏燕看了看丈夫,她以为丈夫是在对他开玩笑。她对丈夫说,“行,我管。”就这样,孩子活了下来。

一家人把宏燕和孩子都接回家。令宏燕没想到的是,丈夫汪清真就对孩子不管了。他们很快分开了。虽然法律规定,夫妻在孩子哺育期的一年内不得离婚,但汪清却态度坚决地离开了这个家。抚育孩子的责任落在了宏燕一个人身上,好在宏燕的母亲,孩子的外婆对女儿和外孙不离不弃,这使宏燕感到安慰。

孩子不幸成了脑瘫,并非天生是这样。这一点宏燕十分清楚。平时除了单位上给孩子上课,她就专门买来治疗儿童脑瘫方面的书籍,一页一页地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琢磨,不懂的地方就去医院向医生咨询请教。因宫内窒息的脑瘫儿童,在六个月、一岁、三岁之前是重要的康复期。她就抱着孩子经常去医院做康复治疗。回到家来,就陪孩子玩,逗孩子笑。

冬去春来,孩子开始呀呀学语了。他发出的第一个语音,是含混不清的“妈啊妈”,虽然这一句不清晰不完整的“妈妈”比正常的孩子说出来来得要晚些,但却给了宏燕无限欣慰和力量,也使宏燕增添了信心。她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完全康复,成为和正常的孩子一样的人,她要倾自己的所有所能,实现这一目标。她带着孩子去医院的时间更多了。孩子的康复按摩一直在坚持做。

母子所在的汉口冬天长,夏天也长。冬天寒风刺骨,有时寒风伴着雪花飞舞,宏燕也拉着孩子上医院。医生见母子俩一身泥水,冻得发抖,就告诉他们这样的天气就别来了。宏燕笑着说,只要孩子一天没好,我就得坚持来。如果我一次不来,下一次就会因为同样的理由也不会来。人都有惰性,如果放任自己,孩子就没有康复的可能。所以即使天上下着刀子,只要你们开门,我就一定会带着孩子来!

孩子长到两岁还没正式取名,宏燕思来想去,给孩子取个什么名字好呢?既然孩子在汉口出生,就叫汉生吧。在这里他出生时是个脑瘫儿,是个身体发育不正常的孩子,同样在这里,我要让孩子获得新生。这是宏燕给孩子取名的第二层也是更重要的一层含义。这个名字看似普通,却寄托和蕴含着宏燕对孩子的无限希望!

汉生到了三岁,也到了学会拿笔写字和用筷子吃饭的时候。与正常人相比,汉生手脚的灵敏度和协调能力要差好大一截。母亲又不其烦地教汉生。

一天中午,母亲把一双儿童用的轻短的竹筷子放到了饭桌上靠近汉生的面前。母亲给汉生示范了一下拿筷子吃饭的动作。汉生用双手拿起筷子,一只手拿一只,就象玩起从玩过的小木棍一样好奇。妈妈看着汉生,坐在一旁的外婆也看着汉生。妈妈放下自己吃饭的筷子,将汉生的筷子拿起教他学着拿。她将一只筷子放在汉生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之间,一只筷子放在了他的中指和无名指之间,然后用他的大姆指压住两只筷子。汉生的头一只筷子很快掉在了地上。当汉生想弯腰捡起掉在地下的筷子时,妈妈却大声对他说,你先别捡。妈妈将汉生夹在食指和无名指中间的那只筷子使劲地往下按了一下,又用一支手护着筷子,另一支手去捡掉在地下的那只筷子。因为掉地下的筷子脏了,妈妈叫外婆拿到水龙头下洗了洗拿回来。妈妈腾出手准备将那只筷子重新让汉生拿好时,另外一只在汉生手上的筷子又落在了地下。妈妈放下那只洗过后的筷子,捡起掉在地上的筷子,自己拿到水龙头下清洗干净后回到餐桌,又重新开始刚才的动作。一旁的外婆着急地说,干嘛非要这样啊?他还是个刚满三岁的孩子,脑子又不正常,给他把勺子吃不一样吗?

妈妈没有象外婆那样语中带着抱怨,而是轻言细语地说,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不能因为他脑子发育不好,就从小迁就他。如果他长大了,与朋友一起聚会,人家都拿筷子,而汉生却拿勺子,肯定会招来异样的眼光。与其那个时候让汉生难堪,受人白眼,不如从小关在家里让他强行接受,养成习惯。外婆无语了。老人明白了女儿的良苦用心,她是在为外孙的未来着想啊。她说得对,也做得对。从第二天开始,老人在女儿教外孙学拿筷子时,都默默地主动配合。一年后,汉生终于可以熟练且从容地拿着自己的那双筷子吃饭了。每当看着汉生用筷子夹着自己喜欢吃的饭和菜,一天天长大且发育逐渐正常时,外婆和妈妈脸上总会笑得象盛开的花儿一样灿烂。

孩子满四岁,康复训练已见到了成效。这时的汉生也开始懂事起来。他知道妈妈坚持不懈地带自己去医院做理疗是为了他好,使他与别人家正常的孩子看齐,不比身边的孩子在各方面差。妈妈是个要强的人,自己也象妈妈一样要学会坚强。做按摩理疗,医生力道必须用对用足,否则就不会有效果。这样做年幼的孩子感到按摩的地方很疼。和他一起做按摩的孩子因为受不了这种疼痛,哭得呼爹喊娘。做爹当妈的看到此景此情,往往无法忍受,有的甚至就此不再让孩子受“罪”。此时的汉生自己不但强忍着按摩理疗带来的肉体上的痛苦,还一个劲地对身边的小伙伴说,你别哭了,别哭了!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就永远学不会走路,我们就会永远要妈妈抱着。看着汉生痛苦而又坚强的表情,听到他说出的句句暖心的话,宏燕觉得自己的付出在孩子身上有了回报。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儿子正在脱离脑瘫的魔掌,奔跑在正常健康的孩子队伍的路上。

汉生长到了六岁半,到了应该上小学的年纪。孩子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还有脑瘫的后遗症,可以因此上特殊小学。二是与正常的孩子一样正常上小学。宏燕毅然选择了后者。她想,如果让孩子上特殊学校,就可能得到特殊的照顾和帮助,就会因此而属于那个特殊的始终被照顾的群体,这样他就会与正常健康的孩子的距离越拉越大,对他今后的成长肯定是不利的。但要孩子上正常的小学,也会遇到许多可以想见又无法预料的困难。汉生上幼儿园,各方面的努力都比正常的孩子付出多得多的经历告诉宏燕,只要大人心“狠”一点,让孩子从小就经受一些磨难,会对今后的成长有好处。于是,宏燕象孩子刚生下时果断留下,我来管的态度一样坚决。

孩子上小学,读书写字是必须的。还没开学,宏燕就教孩子说简单的语句,容易上口的简短的唐诗,唱容易学会的好听的儿歌。拿笔写字就象当初拿筷子吃饭一样,把他关在家里,反复练习拿笔的姿势。一次不行,再来第二次,二次不行,第三次,直到他能正确地拿起笔来,并能写出简单的数字和汉字,为他开学打基础作准备。这个过程母子俩都是痛苦的艰难的。用宏燕的话说,儿子长这么大,每当教会他一个正常的孩子毫不费力的动作,往往大人和孩子要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大人往往要通过对孩子的哄、骗、鼓励、斥责甚至打、骂来完成。

宏燕这么做,就是为给孩子争取一个更好的未来,在成长的路上少受不受别人嘲笑、冷落甚至歧视的目光。

在宏燕严格可以说苛刻的教育和训练之下,汉生付出了比正常的同龄的孩子多不知多少倍的努力,由不会且陌生的行为,以不断地“试一试”的认真的决心和姿态,以优异的成绩上完了小学,初中,重点高中。2007年汉生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学习。在学校四年,他读完了本科,接着又硕博连读。

有过脑瘫的孩子在智力发育拓展和身体的协调能力得以平衡并取得如此令人羡慕的成绩已属不易。但长大了的孩子在心理上的敏感示弱也逐渐暴露。宏燕不满足儿子已经完成的这种外表上的令人欣慰的转变。她要让儿子向怯弱挑战,在心理上向大胆和勇敢突破。凡事象他自己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做到最好最棒那样,在人生许多未知的领域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儿子上大学期间,宏燕曾问过儿子,如果遇上你喜欢心仪的姑娘,你会大胆地向她表白,或者人家姑娘主动向你示爱,你会勇敢地接受吗?汉生红着脸说,我会不好意思表白或羞于接受的。这时宏燕就鼓励他说,那这不是懦弱的表现,成了“熊包”一个吗?生活中不但要学有所成,也要勇敢去追求美好,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你要是追到你们学校最美的姑娘,摘取校园那朵最美的“校花”,你就是妈妈心中最棒的儿子!儿子听罢,对妈妈说,妈妈,你这不是“教唆犯”吗?他虽然嘴上说着这句玩笑话,心里却深深佩服着对自己始终不离不弃且勇敢坚强睿智的好妈妈!

汉生读完了博士学业,又没找女朋友。宏燕为儿子规划了更远更美好的前景,她对儿子说,趁你还年轻,就去考考哈佛大学法学院吧?儿子说,我可能不行。宏燕再一次对儿子说,你不去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两年后,汉生真的再一次凭自己的优异成绩进入了美国哈佛大学的校园。

人们为汉生一次次取得骄人成绩而生羡慕,更为宏燕千辛万苦千方百计把一个脑瘫儿培养成杰出的法学人才而骄傲。他们纷纷向宏燕讨教“育儿经”:你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宏燕说:我和儿子就象一个大写的“人”字。我和儿子相互支撑着走到现在,没有儿子这一撇,就没有儿子的今天。没有我这一捺,也就没有这个大写的“人”字。生活中你看似不可能成的事,只要勇敢地去试一试,说不定就可能成了。是呀,宏燕和儿子不是一路都在试一试,最后就试出这么一个人间奇迹了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