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熊志忠的头像

熊志忠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5/26
分享

当闹


在乡下的老家,最热闹的地方当数集市,所以老家把赶集说成是当闹。

那个年代,乡下人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过得单调、郁闷,但每逢当闹大家却无比地开心。记得小时候,每逢集日,就能见到四邻八村的村民潮水般往集市涌,有的提个篮子、挎个筐子,有的背个袋子、挑个担子,把家里的山货、猪仔、鸡蛋、粗布、布鞋、瓜果甚至蒸馍、饼子等杂七麻八的农副产品带到集市,叫卖换钱,然后再买些自家需要的物品。

乡下人穷,没有什么挣钱的渠道,只好把地上长的、家里养的一些农副产品,拿来换点零花钱,贴补家用。当年虽然对个体经济管得比较死,但对集市贸易却放得比较松。在那个物资凭票供应的年代,只有乡下的集市,算是一块自由的天地。在集市上,不仅可以买到各种蔬菜、生活用品及零碎杂货,还可以买到农民自制的小吃……

乡下的集市,一方面是各地商品物资的大交流,一方面是展示乡村百姓生活风貌的露天舞台,汇集了浓郁的乡情、乡味、乡韵,在四季交替中永远有着生动、温暖、热烈和鲜活的场景。集市上有扛着糖葫芦红果串或提着鸡呀蛋的在人群里边走边喊的;还有耍猴的,挑着两个大木箱,扁担上挂两三件耍猴用的行头,肩膀上蹲着两只又丑又瘦的猴子,还有一面铜锣是绝对少不了的,在街头寻下一个空场,铜锣咣咣地一敲,眨眼间就会招来黑黑的一大圈看客;还有一些民间表演节目,耍武术的、杂技的。最惹孩子们眼神的是那吹糖人、捏江米面人的,不仅惹孩子们喜欢,大人们也都喜爱。赶集的人有凑热闹的,也有来寻亲会友,办点事的。有的人来了,东转转西瞅瞅,有的到了集上,就东来西往地尝各味小吃。临街的小酒馆也热闹起来,不时地会凑几个人,一碟花生米,一盘凉拌粉皮,一盘猪头肉,就边拉家常边吆五喝六地划拳喝上了。集市上最活跃的还是那些牛牙,巧舌如簧、能说会道。我看过几次牛牙相牛,真让我大长见识。牛牙相牛有其独门秘诀:先是看牙,从牛的牙上,来判断牛的岁数(五岁生六牙,六岁生边牙, 七摇八不动,九岁如钉钉,十岁裂开缝,十二岁后牙提升);接着看耳朵,如果耳朵前后错开摇摆,就说明耳朵和眼睛有毛病;再就是看眼睛(两眼暴红筋,不咬便抵人);看腿(前峰高一掌,犁田如水响);看腰(腰长肋巴稀,定是懒东西);看尾巴(鞭子尾巴,案板脊梁);看脚掌(乌眼黑蹄,拉断铁犁)等等。牛牙不仅懂行,还善于把握市场动态,并有高超的谈判技巧。当发现有人牵着牲口入市,便满脸堆笑地主动迎上去,热情地打着招呼,问牲口想要个啥价?需不需要帮忙找个合适的(买)主。当卖主同意后,便仔细相牲口,然后当着卖主的面,指出牲口的缺点,转身又找到买主,赞扬牲口的优点,想方设法促成买卖成交,然后从中得到一笔丰厚的中介费。

乡下的集市,有着乡野间未经雕饰的原始风俗,带有浓郁的乡土味道。赶集的都是乡亲、乡邻,买卖的都是一些农副产品。集市没有固定的摊位,只有一块空旷场地,摆摊时随便找一块地方,货物随意地往地上一摆,谁早到谁先占,没有太多的讲究,不会起争执。乡下人虽穷,可乡下人守规矩,讲良心,做买卖不会掺杂使假、不会短斤少两,买的放心、卖的称心。集市虽然人多、人杂,但杂而不乱,见不到小偷、看不到强买强卖的。

小时候,最渴望的事是和爸爸妈妈去赶集。不必说集市上热闹的见闻,单是一路的感受,足足可以向小伙伴炫耀一整天。离我家最近的集市就是水西闹上,记忆中从村子出发,沿一条土路走四里多地儿,要横跨铁路,经过一条小河才能到集市。那时人们都是步行,成群结队,长长的赶集队伍,成了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

乡下的集市,在那个物资匮乏、生活单调的贫困年代,不仅解决了人们的生计问题,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物资越来越丰富了,商业也越来越发达了,不仅有了超市,还有了电商、网购等现代化的购物方式,然而乡下人还是热衷于赶集,甚至连城里人也喜欢光顾乡下的集市,因为在那里不仅可以买到便宜的物品及放心的蔬菜,而且还能感受最本质的乡俗风情。所以如今乡下的集市,仍然是每天都人来人往、买卖不断。

离家之后,乡下的集市自然就去得少了,不过时间久了,总会留恋,所以平时回家,仍会去镇上的集市逛一逛,不完全是购物,更多的是想从家乡热闹的集市上,拣拾起童年的记忆,感受家乡熟悉的气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