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伙伴,还记得故乡的寒冬腊月,田野一望无际的榨菜吗?尽管霜打雪压,仍然郁郁葱葱。特别是青菜头,像我们一样,一天天长大,该有多么高兴。这可是经济来源,生存的主要依赖,谁不动心呢?
彼时农村真穷,几乎家家户户,少有肉吃,炒菜缺油,一碗碗青菜头,寡得流清口水。春荒,大人还舍不得,因为要卖现钱,解决诸多问题。钱粮是必需品,而指望的无非是毛猪、柑橘、榨菜和红苕、洋芋、包谷之类,水稻和小麦交公粮后所剩无几,其它蔬菜和杂粮不值钱,也不能当顿吃。
种榨菜,短平快,比种粮、养猪、经营柑橘划算。自1915年境内的晒网坝就有农民种植,手工腌制,鲜香脆爽。万县成为榨菜之乡,举世闻名,尤以老家太龙为盛。尽管产品畅销,每年供不应求,但也不乏辛劳,有多少人深知?
入秋,稻谷金黄,收割完毕,赶紧割谷桩,犁一遍田,开挖垄沟,放多余的水,晾干泥土,保持湿度。待到秋分,精耕细作苗床,播种育秧。菜籽撒下,约一个月,幼芽破土而出。人们又挥锄翻土,把大田全挖一遍,培育舒适旱地。霜降便移栽秧苗,两三天返青,又巡视田间,若未成活,还得补栽。刚逾一周,淋一遍粪水保苗;二十天后,菜苗长整齐,上一次大肥;小雪临近,苗底渐露菜疙瘩,冬至再追一次肥,慢慢地越长越大。
雨水前后,菜头成熟,开始砍割。先剔去菜叶,堆放篾席,剥掉老筋脉,对开两块,用竹篾丝穿成串,搭在扯纤藤的晾架上,自然山风吹拂。鲜菜头脱水风干至七成时,运回庄屋,抽竹篾丝,倒入镶嵌石板的若干菜池。一层菜头一层盐,码满踩实腌一周,又穿草鞋下池子踩压,翻来覆去,踩冒盐水,捞取堆码围席,榨沥出水,略带苦味,再装入菜池码盐踩踏,七天后又捞出压榨。如此这般,反复三次,才变身榨菜头,修去边耳硬筋,又堆码压榨后,大功告成,搬运出售。
时无乡村公路,供销社统购统销,男女老幼只好肩挑背驮,汗滴足迹遍布陡峭山道。收购点设在长江边的观音堂码头,从窑厂烧制的陶瓷坛子摆满沙坝,菜头经收购员验级定价后,倒进偌大的拌桶内,由掌脉师傅撒调料,如五香粉、辣椒面,持长柄木铲搅均匀。随即,一群腰别木杵的壮汉装坛,层层叠叠,挤压紧实,不留空气,否则霉变,就麻烦了。检查合格,水泥封口,预留小眼,防止爆坛。一个月左右,可开坛食用,未开坛榨菜,能存放一年。外销时走水路,装载货船运输,下江一带最多。
万县榨菜是名优土特产,历经百年,浓香扑鼻,国内外品尝者赞不绝口。现在,太龙镇迈入专业化生产新阶段,以盐脱水工艺取代传统风脱水,年产上百万斤菜头,本地食品厂加工制作的榨菜成品,居然销往欧洲市场,老百姓也脱贫致富。
可童伴们,我依然难忘艰苦岁月,那些吃青菜头的日子。曾几何时,孩子们割谷桩累得直不起腰,又被稻田蚂蟥吓得魂飞魄散;榨菜籽撒播后,一片片嫩叶生长,绿在冰天雪地里,无不奔走相告;初春时节,房前屋后,田边地角,晾架搭成长蛇阵,挂满一串串菜头,在木架下嬉戏,大伙玩得开心,有时险象环生,纤藤断裂,晾架倒塌,砸伤多人;跳池踩菜头,通宵达旦,负重去卖,又没完没了,起早贪黑,从不叫苦。
是什么精神支撑大家啊,是集体劳动的通力协作,是卖菜所得提高工分值,是年终分红的喜眉笑脸,是村野茅屋改造成瓦房,是姐有嫁妆哥娶上媳妇,是学童不致因贫辍学了……还有令人欣慰的很多事,都是青菜头引申出来的。半个多世纪过去,我辈也垂垂老矣,往事如烟,挥之难去。
注:太龙传统榨菜制作工艺参见《万州历史文化丛书.流淌的乡愁(第5辑)》